案例一
◇张志鹏
一本方案
江西師范大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
·化学类(包含专业:化学<师范类>、应用化学)·生物科学(师范类)
·不服从专业调剂
选报理由
1.该校办学实力雄厚,拥有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化学、心理学、教育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5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3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在省属师范类院校中处于前列。
2.报考师范类专业最好选择师范类院校。
3.江西师范大学2019年在山西理工类投放计划1人,2020年激增至41人,参考往年录取分数作用不大,大胆报考,并不服从专业调剂,做好被录取二批本科的准备。
4.江西属于南方偏落后省份,暑期又遭遇特大洪灾,从心理因素判断遇冷可能性较大。
二本方案
录取结果
录取到江西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专业。
总结
1.该案例一本批次采用专业优先报考模式,果断采用“不服从专业调剂”规则。事先通过对外省其他优秀师范类院校如福建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等往年专业录取数据的比较,预判风险都偏大。
2.该案例二本批次填报时提前批和一本A类录取已经结束,从投档线和录取情况判断,本年度师范类院校投档分数有上升趋向,遂对重庆师范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专业录取的不确定性做了反复说明,最后考生和家长决定采用城市优先原则填报,第一院校志愿选择重庆师范大学。
3.填报志愿每一次选择都充满了纠结,历年数据可选择性地作为参考,假设该考生一本B类江西师范大学出现风险,二本A类的专业选择风险也急剧增大,需反复做好思想工作。
点评:杜军
该案例目标清淅,定位准确,对专业有较高的要求,体现了专业优先,在保证专业的前题下不盲目冲高,有取有舍,合理地选择了学校,注重了与家长的沟通,确保考生意愿的最高体现。
案例二
◇李治民
◆考生信息◆
◆规划思路◆
与孙××专业意向相匹配的第一批录取本科A类院校当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其次就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院校。但孙××的分数与首选学校的预测投档最低分数不匹配,因而哈尔滨工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院校考在晋招生专业及预测录取分数和该考生相关情况较为匹配。
哈尔滨工程大学其前身为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经国家院系调整后留守部分,以海军系全建制、原子系全建制,导弹系战术导弹分布为基础形成今天哈尔滨工程大学的“三海一核”+“航天”的办学特色。船舶与海洋工程为世界一流建设学科,第四次学科评估中船舶与海洋工程进入A+学科,与上海交通大学并列前两名。同时该学科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学校还拥有军用水下智能机器人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等,院校及学科优势十分明显。在山西以海洋工程大类招生,其包含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海洋机器人三种具体专业。武汉理工大学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虽然也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但预测其投档最低分数要高于哈尔滨工程大学。从满足考生专业意向和提高录取概率的思路出发,应该首选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海洋工程类专业,以此专业排序为:海洋工程类、航空航天类、电子信息工程(水声)、光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其他院校可作为志愿方案的补充。
最后该考生以超出哈尔滨工程大学投档线9分,高出该专业录取线1分的成绩录取到海洋工程类专业。考生在专业分流时,大一学期末选择海洋机器人专业。结合全球趋势及国家战略的调整,蓝海经济已初露曙光,以及国防建设的急需,海洋机器人专业国内人才急缺,有能力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又相对较少,就业前景一片光明。
点评:赵本义
这是一个特别追求专业意向的志愿选报案例。为了满足考生的专业意向,除应谨慎并科学地选择志愿院校和专业外,还须恰当运用“不服从专业调剂”手段,进行专业意向保障,同时再提前做好前序录取批次志愿院校脱档或被退档后的应对方案,亦即选报好后序的第一批录取本科B类院校志愿(比如具备考生志愿意向要求的中国民航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等)。这样的志愿选报设计就更加稳妥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