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他强调,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这就更加鲜明地昭示,从严治党的直接指向即为各级党员干部,而主要路径则是管住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做到依规用权、秉公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坚决不让权力任性脱缰,作奸犯科、为所欲为。
事实也是如此,党员干部之所以能够腐败、胆敢腐败,靠的就是手中握有实权、大权、重权。一段时间以来,有的党员干部肆无忌惮地挖苦下属、无所顾忌地辱骂群众;有的党员干部只因群众稍一“不听话”,便下令将群众捆绑示众;有的党员干部在公开场合随意地“掌掴”同事、同志等,无不说明都是权力“惹的祸”,是权力带来的“便利”与“专利”。所以只有从管权起步、治权入手,使握有权力者规规矩矩、老老实实,才能推动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的向好向善,也才能营造风清气正、海晏河清的良好政治生态。
“知之深则行愈达。”治权第一位的考量,就是使党员干部切实认识到手中的权力从哪里来,也即发自肺腑地搞清楚“我是谁”。无论是党章,还是宪法,都一再强调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务必尊重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毋庸置疑,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与其说党员干部行使权力,不如说代替人民行使权力,要求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心甘情愿做人民公仆、人民的勤务员。“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既然能够赋予党员干部权力,自然也能够收回他们不好好珍惜的权力。因此,只有看清权力的人民属性,敬畏权力所代表的广泛而深厚民意,党员干部才能有权而不任性,依规依纪依法用权。
响鼓何须用重槌。同样是手中握有权力的党员干部,为何有人能够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践行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让群众有可持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无他,全在于时刻记得自己入党为什么,从政追求什么。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政党、政权的试金石。正是从这一角度言,治权重在持之以恒地開展“补钙”工程建设,使党员干部“吾日三省吾身”,自觉地与党的根本宗旨、初心使命对标对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让权力的行使不犯规、不逾矩,沿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行稳致远。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监督是治权的核心要义、题中应有之义,要求进一步织紧织细织密监督党员干部行使权力的“天罗地网”,使一切权力进入制度的笼子,在阳光下运行。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群众的感受是直接直观的,应着力强化群众在权力监督中的主体地位,高度重视来自基层党员、身边群众的监督之声、异议之调,使之成为评判党员干部是否依规依纪依法用权的重要凭证。毛泽东同志说过,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调动、发动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使党员干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敢越雷池半步。
重典必能治乱,猛药方能去疴。党员干部权力观错位,经常性地视自己为“老爷”“老大”,实在是因为出错成本不高、处罚的力度太轻。我们党培养一名党员干部不容易,即便从严治吏也并非一棍子打死,而是希望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使其悬崖勒马、改过自新。对于那些视党的纪律规矩浑然如无物,骨子里已经与党离心离德,公然站到人民群众对立面的贪官污吏,非痛下决心“清理出门户”不可。果断地对其施以重拳,既是民心所向,有利于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还具有杀一儆百、以儆效尤的积极功效,使后来者从此不敢、不能乱用权力。
古往今来,权力到底是不是一把“双刃剑”,其实并非由权力自身所决定,而全在于握有权力之人。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唯有铭记为官从政的初衷本意,不断加强政德建设,严以修身、严以律己,自我净化、自我提高,才能严以用权,让党放心、群众满意。而紧紧立足于“治权”,进而推动党员干部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的全面刷新,才能促进党群、干群关系和谐,勠力同心、众志成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