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聪凡
如今的教育中,非常注重“以人为本,回归学生”,因此教学必须要回归教育的本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美术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需要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三年级学生对于直观的东西很容易接受,这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切入点。接下来以《我的好邻居》一课为例,在分析了教材与学生特点的基础上,针对该课进行了教学设计,希望可以为美术教学提供借鉴,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我的好邻居》是义务教育美术教科书(岭南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这个课程以“我的好邻居”为主题作为切入点,课程蕴含了多个美术学习活动,从整个课程内容结构和知识要素来看,课程的重点应该是学习使用各种工具,设计、制作和体验纸为主要材料的立体造型效果。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受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的影响,对直观的东西更容易接受,所以本课将造型表现和生动的多媒体画面结合起来,把抽象的创造活动融入生动的游戏活动中。以“摆一摆”为契机,借助帮邻居阿姨摆一摆家具,在整个感受和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创造、动手表现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愉快轻松的学习,充分体验到画面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用线条描绘邻居的形象,能用点、线、面来处理场景的前后遮挡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建设文明和谐的现代社区”,在合作过程中发挥想象与创作的思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生活,了解邻居间应该互相关心、相互帮助。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线条表现邻居的形象和生活。
难点:学会处理画面的细节以及前后遮挡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道具、素材(教具)。
教科書、彩笔(学具)。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兰兰阿姨帮助我找到钥匙的故事
师:今天老师很开心。为什么呢?因为今天出门的时候,老师的钥匙掉在路上,被邻居的阿姨捡到,她跑了好长一段路才把钥匙给我。如果没有这个阿姨,恐怕我今晚就回不了家了。
问题一:我的邻居真好,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这样的邻居啊?
问题二:同学们都发现了我们身边有个好邻居,现在大家就这张图来说一下你对“远亲不如近邻”这句俗语的理解吧。
学生分小组讨论,根据自己课前了解的知识尝试解惑,教师补充解答。
(二)质疑交流———了解人的形态和特征
问题三:怎样画出你的好邻居?(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创作过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质疑、解惑,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物的画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开展有效学习。
(三)探究学习———分析遮挡的关系
教师画出邻居,学生上来摆道具,摆完之后讲解画面的前后遮挡关系。教师出示完成之后的作品。
我们在画人的时候要注意人物的特征和形态。老师的邻居已经画出来啦,同学们是不是发现很空呀,那我们摆一些家具上去,请一个同学上来摆一下,我现在摆的场景是在客厅,家里面除了客厅还可以是书房、卧室、厨房等等。兰兰阿姨家里画出来是这个样子的,大家看见没有,画面当中老师运用了遮挡关系。什么是前后遮挡关系呢?前后遮挡关系就是人在前,沙发在后,离你近的人会挡住后面的沙发的一部分,后面的沙发只能看见一小部分而不是全部,所以同学们在构图的时候呀,要注意离你近的画得稍微大些,离你远的画得稍微小一些。
(四)艺术实践———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师:这里已经准备了漂亮的房子,大家一起来画出你的好邻居,并邀请他们住进这些小房子里。
作业的小要求:
1.人物形象生动有趣;
2.构图饱满,合理运用遮挡关系;
3.画面色彩丰富。
(五)小结
1.你最欣赏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2.学生欣赏立体作品,自评与互评,教师简评(人的形态和特征、场景设计、遮挡关系的运用、色彩等)。
(六)课堂延伸
我们周围生活了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人,有可爱的,有善良的,有悲观的,千万户灯火组成了我们现代社会和谐的景象。现在啊老师变成一名魔法建筑师,即将打造一个小区,你们觉得这个小区叫什么名字好呢?嗯,老师听了你们的意见之后觉得“和谐小区”这个名字很符合。小区里面的人们都面带微笑,互相问候,相互帮助,一派和谐的景象。如果你住在这这个小区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那老师布置一个任务,每个同学回家之后见到邻居后微笑着问声好,如果发现邻居们遇到什么困难请主动帮助他们,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