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人物类特稿创作的叙事变化

2021-04-29 20:31王潇
出版广角 2021年6期
关键词:细节

【摘要】媒介环境的巨变推动了人物类特稿近年来在叙事层面的不断革新。文章以众多新闻媒体的特稿作品为例,探讨新媒体浪潮之下,人物类特稿在叙事主题、叙事视角和叙事技巧方面的变化。由此得出,对报道主题别样价值的挖掘、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增多以及细节描写的文学化倾向,已经成为当前人物类特稿创作的共识。这种变化既是为了适应融媒时代的多元传播环境,也是这一新闻类别在发展过程中的自我探索。

【关  键  词】人物特稿;主题;叙述视角;细节

【作者单位】王潇,榆林学院文学院。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人物特稿报道的叙事研究”(20JK046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212.1【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06.022

微信的发展与崛起,正逢传统纸媒遭遇新媒体发展浪潮的冲击,亟须改变生产模式,拓宽传播渠道,因此,微信公众号以其移动性、及时性与高送达率的优势成为《财经》《南方周末》《人物》等传统纸媒转型的优先选项,把其所生产的调查报道、新闻特稿等综合类稿件在官方公众平台广泛传播。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特稿外在的呈现方式愈发多元,内在的叙事肌理也逐步调整,以适应新媒体的传播特点。人物类特稿继承了“南方系”特稿的宏大叙事与操作技巧,延续了《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贴近生活、表达细腻等特质,借助主题与读者的亲近性,通过特稿记者的新闻实践与读者的互动,逐渐形成一些新的操作标准。稿件的主题不仅指向公共利益或社会图景,人的价值也被进一步放大与彰显,由此深刻影响了当下人们解读新闻事件,关注社会议题与个人命运,并最终为自己找到价值坐标轴的方式。这种变化趋势可以从当前人物类特稿的叙事主题、叙事视角、叙事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概括。

一、叙事主题:注重挖掘人物报道中的别样价值

近年来,伴随着“流量新闻”对注意力经济的争夺,加之特稿从业者身份认同的变化,以及读者对报道多元主题的需求,严肃主题类调查报道逐渐减少,人物类特稿愈发兴盛。回顾新近发表的特稿,能引起巨大社会反响、取得不俗成绩的,大多为紧贴时代主题、展示时代精神风貌的人物类特稿。这类特稿摆脱了曾经较为主流的典型人物报道框架,以及重新闻事实、轻个体价值的创作思路,更倾向于在报道中聚焦当事人的价值追求与社会发展背景,以引起读者共鸣。在选题操作中,一般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挖掘热点人物的别样价值

即特稿中的主人公虽身处于新闻热点中,但报道并不重点着墨于新闻事件本身,而是顺着当事人的行为价值延伸展开报道。如2020年《人物》杂志刊发的特稿《葬花词、打胶机与情书》正是此类代表,聚焦于新闻事件之外的当事人身上新闻价值的再度挖掘。文章以外来农民工吴桂春因为要返乡离开东莞,由于不舍当地的图书馆,在留言簿上写下深情真挚的感谢文字而被媒体报道为基础展开,阐释了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对一座城市精神风貌的深远影响。

文中写道:“这是一个几乎称得上完美同时又充满耦合的故事。这又是一个不可复制的故事。它击中了变幻时刻所有人群的心绪和时代的情绪。或许故事只可能发生在这里——发生在吴桂春、东莞图书馆和‘世界工厂的落脚城市之上。它只能从开放、包容、务实、温暖的物候和土壤中长出,只能在依旧鼓呼和实践公共价值观的行业里被看见。”主人公吴桂春对知识的尊重和对阅读的痴迷,是文章前半部分着力挖掘的重点。但是记者并没有将故事停留在吴桂春的个人成长史和心灵史,而是以吴桂春为切入点,采访了大量的图书馆一线从业人员。文章的后半部分,以相当大的篇幅探讨从他们身上所折射出来的国内公共图书馆的行业观念,以及东莞这座城市开放、包容的价值观,由此形成一篇立体、有层次、有深度的新闻人物特稿。这也说明,相较于吴桂春身上的戏剧张力,记者更看重的是一个城市对知识的尊重所能引起的读者强烈回响与共情。

2.寻找普通人身上的超越性

除新闻热点事件延伸外,近年来人物特稿的另一個发展趋势是,报道对象可能只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主人公并没有因为某一新闻事件而被大众熟知,稿件的价值与意义由记者挖掘和赋予,记者对报道对象的理解成为稿件至关重要的部分。

如2019年“故事硬核”刊发的《分子战争:实验室里的新冠之战》,就是此类型人物特稿的典型。记者选择两个对抗新冠肺炎的年轻科学家团队为报道对象,记录了他们惊心动魄、分秒必争的科研进程。报道围绕科学家身上的超越性、精神性特质展开,探讨人类对自然世界的敬畏以及互相之间守望相助、彼此相连的精神。相较于一线的医生护士,科研人员一直默默无闻地在第二战场与新冠肺炎对抗,他们的工作内容严谨而枯燥,很难通过强故事性的稿件来讲述他们的努力。该稿件的成功依靠记者挖掘、把握报道对象价值的能力,即抓住某个“概念”——某种价值观、社会情绪、社会潮流、时代性和精神来写,这个“概念”能随时唤起广大读者心中情绪,也最能打动读者。

总的来说,此类人物特稿近年来日益多见,记者不再满足于对新闻事件的客观复盘,而是以新闻之外人物个体的价值为叙事主题,挖掘更多的意义。这样操作既可以帮助记者在同题竞争中胜出,提高个人辨识度,也是自媒体时代多元文化环境中新闻受众所需要的。因此,找到这些隐藏的故事富矿,挖掘寻找某一个意向,成为特稿记者的任务。

二、叙事视角:第一人称叙述愈发常见

特稿中的叙述视角是指“一部作品,或一个文本,看世界的特殊眼光和角度”,即作者讲述新闻故事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作者的情感倾向与价值判断都隐藏在叙事文本中。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就是记者进入新闻现场、阐释采访对象的方式。法国学者热奈特将“聚焦”的概念引入叙事学,并针对不同叙事方式进行区分,简要来说可以归纳为内视角与外视角两种。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特稿领域近年内视角叙事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记者把第一人称写作运用到人物特稿的创作中。

过去特稿写作模式中,由于记者的材料多来自对某一固定人物的采访,有可能面临事实缺乏佐证的情况。因此,在传统特稿中,较为常见的创作视角为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写作,强调记者对整体新闻事件和叙述节奏的把握。新闻背景、场景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等要素都是通过记者转述,文章虽然客观严谨,但也由此导致视角过于单一,行文容易枯燥。而“我”的视角的介入则解放了记者论述的立场,让文章活跃起来。在这种模式中,记者成为叙述者“我”,采用事件发生时“我”的观察目光对与新闻有关的事件进行聚焦,以第一人称的体验视角讲述自己看到的事实,发挥了“带着读者看”的功能,把做出价值判断的权力留给读者,是一种更具有沉浸式效果的采访。

如2018年《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教育的水平线》,讲述以云南省国家级贫困县禄劝第一中学为代表的200多所学校7.2万名高中学生,观看“中国最前列的高中”成都七中的平行班教学直播,跟随他们一起学习,由此弥补了教育资源差距,很多学生高考成绩出众,改变了命运的故事。记者花了5个月的时间收集资料,实地走访,与观看直播的孩子面对面聊天,记录他们的艰难与喜悦。

“‘我没想到我这么差。和禄劝一中高一的女生王艺涵聊了两个小时,她把这话重复了6遍。她是镇里中考的第一名,还曾是数学课代表。但这次期中考试考成都七中的试卷,除了语文,其他科都没及格。她说现在的英语课,除了课前3分钟的英文歌,其他完全听不懂。她以为某篇课文还没讲,其实老师早讲完了。她花半小时做七中出的阅读题,查很多单词,密密麻麻地填在题目的缝隙里。然后对答案——全错了。”文章通过记者的视角,讲述他和禄劝的学生聊天时采访到的故事细节,后面还有大量作者对这种状况的所思所想。作者在采访手记中写道,自己也是出生在经济不发达的小县城,这些学生面对高考的压力自己感同身受。

文章如果不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体验视角来展开,而是纯粹的第三者观察视角,就会丧失一定的鲜活性和生动性。当然,此类型写法需要注意的是,记者的主观介入要掌控好度,体验视角之外也要穿插客观的背景信息,不能无节制地下判断,以免沦为记者手记。

三、叙事技巧:细节描写的文学化倾向

长期以来,细节描写在特稿创作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合理地运用细节可以帮助文章贴近事实,表达主题,把控文章的叙事节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细节的使用可以从人物对话、场景描写、行为举止等方面入手。

新闻特稿创作所追求的深刻性和强故事性,注定其要不断地向小说、电影借鉴创作技法。近年来,纪录片、口述史等泛化的非虚构创作概念较热,其开放性的文化姿态也渗透到新闻实践领域,深刻影响了特稿的创作,尤其是文章的细节表达。由于人物类特稿的主题多为对新闻个体的解读,相对来说拘束更小,有更广阔的写作空间,因此文学化趋势更加明显。

无论是特稿还是非虚构创作,从故事的主题层面来说都有共通之处。人性本身是复杂的,新闻可以有不同面向的解读,而对人的深层次理解则是两者所共同追求的。因此,把人和故事放到更深入、繁密的细节中去,用文学化的手段加以修饰更有利于这种表达。

如“故事硬核”作品《武汉女孩方舱内外的这些天:扛过去,他就会跟我求婚了》写道:“她是个漂亮又快乐的姑娘,认识的人都这么说。原本她过着那种最轻盈的、糖水味儿的生活。开医美医院,做游戏主播,粉丝数量足够满足小女孩的虚荣心,但没有庞大到造成困扰。而疫情往她的心里填满了有重量的东西。像很多很多人一样,可能连他们自己都说不清为什么,那重量推着他们行动、行动,愚公移山似的,試图把石头一点一点从心里搬出去。”这是文章开头部分作者对志愿者李小熊疫情前的生活状况,以及疫情之中她带病坚持组织车队运送抗疫物资的描述,通过这段象征性的、文学化色彩的细节描述,读者可以感受到志愿者性格中坚韧、不服输的一面,以及李小熊天然的传播快乐的能力,从而加深读者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同样,《人物》特稿《成为张桂梅》也是如此:“早上5点15分醒来,张桂梅每天都在想,不干了不干了,明天就不干了。每天成把成把地吃着药,也止不住地疼。下床感到非常艰难,腿落地就像针刺一样。但她又想起来她的清华北大,‘六十多岁了,不想彻底治病了,这点余光我放着就行了,继续追逐我的梦想。”在稿件的结尾部分,记者通过一段非常生活化、文学化的细节描写,记录了张桂梅虽然重病在身,但依然牵挂着女高,想要帮自己的学生实现考上清华北大的梦想。末尾直接引语的使用也指向文章主题。这些文学化细节描写手法的运用,独特而准确,不仅深化了读者的认知,相对于严格而规范的转述来说更有价值,也是其文学性的重要体现。

当然,在细节使用作为一种文学化的创作手法被重视的前提下,也应当明确新闻叙事与文学叙事是截然不同的。文学叙事以虚构为主,追求的是艺术上的独特性和逻辑上的合理性。而新闻叙事以追求真实为前提,记者笔下的人物、时间、场景等都必须真实存在,是“重现”而不是“塑造”。在不偏离基本事实的前提下,避免机械式、归因式的总结,适当使用文学化的手段进行细节描述,从而引发读者的共情,于主题表达大有裨益。

四、结语

媒介环境的巨变推动了人物类特稿在叙事层面的自我革新,叙事层面的变化既适应了新的传播环境,也促进了这一新闻种类的发展与创新,推动了更多精彩且兼具深度与影响力报道的诞生。但从读者的接受角度考虑,人物类特稿叙事一定要警惕在多元价值挖掘的过程中,落入记者视点过于主观、文学化描写私密抽象和晦涩难懂的窠臼。

|参考文献|

[1]2019-2020微信就业影响力报告[EB/OL]. (2020-05-01)[2021-03-30]. https://kuaibao. qq. com/s/20200514A0KUM800?refer=spider.

[2]安小庆. 葬花词、打胶机与情书[J]. 人物,  2020(7):76-87.

[3]王天挺. 新闻特稿的叙事变化[J]. 新闻与写作,2016(6):16-18.

[4]杨义. 中国叙事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程盟超. 教育的水平线[N]. 中国青年报,2018-12-12.

[6]胡群芳. 杜强:非虚构作品,要有放到十年后还能看的潜力[J]. 南方传媒研究,2019(6):173-182.

[7]武汉女孩方舱内外的这些天:扛过去,他就会跟我求婚了[EB/OL]. (2020-03-04)[2021-03-30]. https://mp. weixin. qq. com/s/hkg5QJD9N1TnOf0hYnEfDQ.

[8]戴敏洁. 成为张桂梅[J]. 人物,2020(12):66-77.

猜你喜欢
细节
不让细节打败自己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怎样进行细节描写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奇妙的细节
用Adobe Camera Raw还原隐藏的细节
夏日养生重细节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细节取胜
时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