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类图书出版刍议

2021-04-29 19:33徐伟琦沈晓娜
出版广角 2021年6期
关键词:类图书劳动时代

徐伟琦?沈晓娜

【摘要】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随着劳动教育在大中小学全学段的深入开展,劳动教育类图书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类图书具有紧跟政策风向标、强化劳动教育思想性建设、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提供智力支持等特点。针对体现新时代内容的细节不足、数字化内容建设缺失、选题开发有限等问题,文章提出了劳动教育类图书出版要将时代性与思想性、社会性、实践性相结合,强化数字化内容建设、拓宽选题领域等建议。

【关  键  词】图书出版,图书策划,劳动教育类图书

【作者单位】徐伟琦,武汉轻工大学;沈晓娜,华中科技大学。

【基金项目】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立项研究项目“‘美丽劳动计划: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构建创新研究”(20JDSZ3165)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 G237.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06.029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随着劳动教育在大中小学全学段的深入开展,劳动教育类图书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同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对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提出了细化要求。为此,出版机构要策划高质量的劳动教育类图书,在更加开放、更具创造性的高等教育中为实施好劳动教育提供保障。

目前,高校融入劳动教育的相关课程多侧重于劳动技能,缺乏对学生劳动科学素养全面、系统、科学的培养培育。对此,高校应开设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构建扎实、完整的劳动知识体系。高校劳动教育不接地气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理论支撑,尚未形成“大劳动”意识,没有构成完整的劳动体系,缺少劳动评价更新机制。高质量的大学生劳动教育类图书是高校实施好劳动教育的基本依据,可以有效解决“劳动教育中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直接关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因此,做好相关图书出版工作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

通过在知网搜索“劳动教育”关键词可知,劳动教育是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但针对劳动教育类出版的研究并不多,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类图书出版的研究更少。对此,文章结合《指导纲要》,研究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类图书的出版特点、策划与推广方向,分析问题、提出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该类图书出版在高校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一、大学生劳动教育类图书出版的新特点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后,出版界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出版了一系列大学生劳动教育类图书,满足了高校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需求,这些图书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新特点。

1.紧跟政策“风向标”

编写与劳动教育要求相匹配的大学生劳动教材是高校开展劳动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目前,多家出版社出版了大学生劳动教育类教材。高等教育社出版发行了全国高等学校劳动教育教材《劳动通论》,该教材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刘向兵研究员主编。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审读参与了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劳动教育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该教材系统阐述了劳动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是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上的重要探索,是基于长期劳动科学教学研究优势的课程创新。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该教材适用于本科、高职院校学生的劳动教育课程。教材紧密贴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际,围绕高校劳动教学的课程特点和现实需求,集科学性、专业性、针对性、原创性于一体,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此外,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教程》、中国言实出版社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大学生劳动教育教程》、化学工业出版社的《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航空工业大学出版社的《用双手创造美好未来:大学生劳动教育教程》等教材也得到了读者广泛认可,在该类图书的网络平台销售中排名靠前。

2.强化劳动教育的思想建设

《指导纲要》指出,劳动教育要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贯彻始终。对此,强化思想建设成为劳动教育类图书的重要内容。以《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为例,该书封面就明示了“劳动长做美好生活,教育开启智慧人生”的价值导向。同时,该书创新了劳动教育内容体系,将思想性融入全书内容。书中,作者针对当代大学特点,从劳动品德涵养、劳动情怀培育、职业素养提升、劳动文化塑造、团队意识培养、未来劳动认知等多个维度全面阐释大学生的劳动素养。并通过设置导读、典型案例、小实践等模块,让学生体会劳动教育的意义,感受榜样的力量。

3.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高校劳动教育育人工作要有正确精神指引、有深厚理论基础,要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还要通过教材的引领、示范让学生亲身参与劳动、体验劳动。因此,内容贴近学生们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求的劳动教育类图书更受学生和学校的欢迎。《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教程》一书是试行学生劳动教育实践课的经验总结类出版物,内容包括劳动教育概述、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成绩评定和管理办法、劳动(保洁)工具功能与使用方法、一般项目劳动(校园保洁)流程规范、大学生勤工助(俭)学劳动、大学生义务(志愿)劳动、劳动教育安全等章节,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提供了专业参考。

4.学术研究论著为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除了教材,出版界还推出了关于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调查研究成果,为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提供了智力支持。如202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了《“95后”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研究》(郑银凤著),该书将定量研究的问卷调查法与质性研究的访谈法相结合,对“95后”大学生的劳动观及对劳动相关社会问题的认识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并从更新劳动观教育的理念、确立劳动观教育的新目标,丰富劳动观教育的内容、拓宽劳动观教育的途径、同时做好劳动观教育保障工作等方面提出增强大学生劳动觀教育实效性的具体路径,具有较高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大学生劳动教育类图书出版的空间

1.体现新时代内容的细节不足

《指导纲要》对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性提出了具体要求:劳动教育要紧跟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劳动形态的新变化,创新劳动教育内容、途径、方式,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性。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过渡时期,当代大学生只有掌握新时代的新技能才能成为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另外,在数字时代,每个人都是数字劳动者,如何系统地在教材中体现数字劳动教育的时代性,在细节上呼应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以提高大学生的劳动素养,值得出版人思考。目前,大学劳动教育类图书出版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内容与科技发展技术进步对接上的系统性、细节性不足。

2.数字化内容建设缺失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对教育卷入程度的加深,劳动更多地指向创造性内涵,非物质劳动形式日趋占据主导地位,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课程资源也将主要来自数据。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类教材出版种类不多,数字教材开发不足。一些教材以电子书的形式在网络平台销售,但总体上看,与当前高等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有一定的差距,立体化开发数字教材便于提升各专业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针对性。

3.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类出版物的选题开发有限

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类出版物的品类有限。一是教材类图书以通识教材居多,多从劳动学科领域相关学科知识入手,普及必要的实用知识,同质化趋势明显。二是学术研究论著往往只选择大学生劳动教育领域的某一问题进行研讨。虽然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是热点问题,但由于领域较新,相关学术研究并不成熟,目前出版的学术研究论著数量有限。《指导纲要》也指出了劳动教育类图书出版的方向,比如,《指导纲要》中提到了相关单位可以组织编写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读本;又比如, 针对普通高等院校“结合学科专业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积累职业经验,培育创造性劳动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合法劳动意识”等工作要求,围绕“劳动”“职业经验”“合法劳动意识”等内容挖掘相应选题。可见,劳动教育类图书选题的可开发空间很大。

三、劳动教育类图书出版建议

做好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类图书的出版工作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特别是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学精神和相关文件部署的重要实践,出版机构应积极联合高校、企业等单位,围绕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工作,出版发行高质量劳动教育图书。

1.将图书的时代性与思想性、社会性、实践性相结合

大学生劳动教育图书的时代性要与内容的思想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首先,在思想性上突出时代特点,坚持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思想的指导作用,深刻解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树牢大学生“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引领大学生通过劳动创造幸福、感受幸福;其次,在社会性上突出时代特点,引导学生认识新技术引领下的现代化智慧型社会发展特点,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运用,增强社会责任感;最后,在实践性上突出时代特点。图书策划在介绍劳动实践经验时,要广泛宣传有时代榜样的经验,以榜样力量给大学生读者创造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

2.强化数字化内容建设

大学生劳动教育数字化出版有多重路径,出版单位可以将纸质内容转化为数字内容供学生学习,满足教师数字化教学的需要。《指导纲要》鼓励学校、学术团体、专业机构等收集整理反映劳动先进人物事迹和精神的影视资料,组织研发展示劳动过程、劳动安全要求的数字资源,梳理遴选来自教学一线的典型案例和鲜活经验,形成分学段、分专题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包,促进优质资源的共享与使用。出版单位可将此作为切入点,开发适合大学生特点的数字化内容,还可以结合高校区域性、专业性等特点,开发各院系的劳动教育数字化教学实践平台,并与其他学科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深度融合,与劳动实践紧密结合,全方位延伸大学生的劳动教育知识服务。

3.拓宽选题领域

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类图书不仅要在内容上体现实践性,还要延展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中的内容。在策划选题时,要深入理解《指导纲要》导向,研究《指导纲要》的细节,注重大学生的劳动教育与高校劳动教育类工作实践的对接。在图书出版后,配合院校开展企业课堂等活动,面向职场需求导向,实现文本内容的落地转化,为更新图书内容积累经验和素材。同时,要发挥自身优势,团结有经验的高校、学者,开展跟踪研究、行动研究,举办论坛讲座,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支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相统一的学术论著出版。

综上所述,面对劳动教育类图书发展的新机遇,出版机构要认真研究高校劳动教育政策,结合当代大学生特点,在学术研究、课程开发、教材建设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共同促进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J]. 教育科学论坛,2020(24):3-11.

[2]赵健杰,刘向兵. 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课程建设[J]. 北京教育(高教),2020(2):14-17.

[3]李美希.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实价值[A].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劳动文化研究》编辑部. 劳动文化研究(3)[C].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劳动文化研究》编辑部,2021:7.

[4]李悦,吴艳华. 新时代中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发探析[J]. 教学与管理,2021(6):97-99.

[5]吴全华. 劳动教育实践的问题及规避[J]. 当代教育科学,2020(9):37-41.

[6]陈光. 试论“一体多翼”的劳动教育教材体系的构建[J]. 当代教育与文化,2021(1):45-50.

[7]朱潇. 人的全面发展视角的高校劳动教育研究[J]. 現代交际,2020(24):117-119.

猜你喜欢
类图书劳动时代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新形势下教育类图书编辑如何全面提升编辑素质
热爱劳动
航天类图书的出版现状与选题策划研究
从一本书的出版到一门课程的建设:浅谈教育类图书编辑的作用
新媒体环境下小说类图书的创意营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