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琪
长江流域是世界上保存比较完整的淡水河流生态系统,也是世界淡水水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水系之一。这里是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等珍稀濒危动物的主要分布区,也是四大家鱼(青、草、鲢和鳙鱼)及其他重要水产种质资源的主要栖息繁殖地。
这里还繁育着诸多特有物种,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与人类的生產生活息息相关。从科学研究到餐桌,不同的长江特有物种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民间流传着“长江三鲜”的说法,指的就是刀鱼、鲥以及河豚。它们与一般定居类鱼类不同,属于河海洄游鱼类,咸淡水两栖,每逢春季就溯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繁殖后入海。因此,不仅肉质特别细嫩腴肥,且营养丰富。
按照完成生活史所需要的空间范围大小,长江鱼类可以划分为河海洄游型鱼类(如中华鲟、刀鲚、鲥等)、江湖洄游型鱼类(如“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和鳙等)、河道洄游型鱼类(如圆口铜鱼、长鳍吻鮈和长江鲟)和定居型鱼类(如鲤、鲫、鲇鱼等),其中很多鱼类都曾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美食。很长时期内,“长江野生鱼”一直受到美食爱好者的追捧。
然而,随着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的加剧,长江流域的鱼类资源持续衰减。如今的餐桌上已经不再能见到“长江鲥鱼”这道菜了。
现在人们常吃的“水煮鱼”“剁椒鱼头”等美味佳肴的原材料,都是养殖鱼,但物美价廉的养殖鱼仍然离不开长江野生鱼。
这是因为,“鱼塘里人工养殖的鱼通常是固定的几对亲鱼的后代,长期近亲繁殖后基因就会退化,容易生病,因此必须要有野生鱼来改善其种质资源,这样养殖鱼才能长得快、长得好。”“长江十年”禁渔首倡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介绍道。
长江流域是我国淡水渔业的种质资源宝库,目前国内绝大多数淡水养殖品种来源于长江。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刘飞告诉记者,“在‘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技术尚未取得成功以前,国内人工养殖的‘四大家鱼的苗种均来自于长江中下游的天然捕捞,而‘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技术取得成功以后,人工繁殖用的亲鱼仍然需要定期引进长江流域天然苗种培育的原种,以保证种质资源的纯正和复壮。”
可见,长江鱼类资源的兴衰直接影响到长江流域的鱼类生物多样性和水域生态环境健康,关系着我国淡水渔业的永续发展。
长江流域还分布着大量的珍稀濒危鱼类,这些物种的生存现状反映着长江生态系统是否健康。
以长江上游的赤水河为例,这里生活着长江鲟和胭脂鱼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此建立了生态观测试验站,对赤水河流域的禁渔效果和生物多样性现状进行监测和评估。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的重要栖息地和繁殖场所,也是长江上游唯一干流未建水电大坝的一级支流,通过监测活动掌握禁渔效果,能及时发现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也为其他流域的生态修复工作提供示范。”刘飞告诉记者。
令人惊喜的是,监测结果表明,赤水河流域全面禁渔以来鱼类资源明显恢复,多样性水平得到逐步提升。
“这具体表现为,特有鱼类种类增加,在监测江段消失多年的土著鱼类如鳗鲡、异鳔鳅鮀和鲈鲤被重新采集到;珍稀鱼类资源逐步恢复,长江鲟和胭脂鱼两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采集数量均明显增加;资源量也明显增加,单船监测产量较禁渔前增加1倍左右;种群结构日益优化,鱼类栖息繁殖状况显著改善。”刘飞介绍道。
赤水河流域珍稀鱼类资源的逐步恢复,是禁渔与生态修复所带来的直观效果。
如今,生物多样性水平提升的现象在长江的其他江段也有发现。在农业农村部长江办、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等多部门于2020年联合发布的《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及生境状况公报(2019年)》中显示,长江武汉至安庆段枯水期监测到长江江豚102头次,湖口至南通段丰水期监测到243头次,洞庭湖和鄱阳湖枯水期分别监测到252头次、1049头次。
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已启动,我们期待看到长江常见鱼类种群规模的继续增大,更期待长江流域国家保护野生动物的身影常伴左右。
(摘自4月14日《中国环境报》)
■ 本栏责任编辑 赵婷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