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 技术的农村土地权利登记管理系统设计研究

2021-04-29 01:02:28郭晨宇
江西测绘 2021年1期
关键词:农村土地纠纷管理系统

郭晨宇

(宁波冶金勘察设计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315041)

1 引言

在2013 年国务院出台了《针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村发展水平的指导建议》,在该文件中重点强调了“计划在五年时间内基本实现农村土地权利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个人承包土地面积与实际情况不符、四至不清等关键问题。完善农村土地权利登记管理体系,逐步提高对农村地区农耕地、林地等多种土地承包所有权的保护”[1]。近几年来,我国各个市、县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所有权确权工作,为各种土地承包用户颁发确权证书,提高土地所属权的物权保护。传统的农村土地权利登记工作存在效率低下、数据传输不通畅以及准确率不好等问题,不利于农村土地权利登记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以各个地区的农村土地性质与分布特征为依据,建立农村土地权利登记管理系统,一方面可以提高农村土地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形成农村土地所属权数据库,实现图形与数据相结合的综合服务体系,建立与市、县信息化工作互通互联,进一步改善市县国土部门的工作能力与服务品质。

2 系统建设目标

以我国农业部颁布的《农村土地权利登记数据库建立准则》为基础,结合SQA、GIS 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开发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农村土地权利登记管理系统,该系统建立的根本目的是完善和弥补信息数据收集、管理、存储、交换以及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建成集图像和数据为一体的全面型农村土地权利登记业务工作管理平台[2-3]。

3 系统的整体设计

3.1 整体架构

该系统的设计总共包含了5 个级别,分别是用户层、应用层、服务层、数据层以及设施层,每个层面都具有自身的特征与要实现的功能,如图1 所示。

图1 体统整体结构

第一,设施层。是为系统正常工作提供互联网环境以及相关硬件支持,是农村土地权利登记管理系统设计的基础。

第二,数据层。数据层是管理系统设计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承载了农村土地权利登记中各项数据信息,为管理系统正常运行提供数据支持[4]。具体来说,数据层主要包含了各区域基本地理数据库、专题数据库等。

第三,服务层。该层主要负责为保障管理系统正常运行提供数据管理和应用服务,主要涵盖了政务电子地图服务、WMF 服务、WFS 服务、地址匹配服务以及认证授权服务等。

第四,应用层。是管理系统平台主要应用的承载层,主要涵盖了农村土地权利登记管理服务平台中的各项子系统。

第五,用户层。该层重点包含了农村土地权利登记管理系统平台需要服务的对象,比如说省厅、各区域地方政府相关部分、县级农业管理部门以及种植户等其它用户。

3.2 系统结构

农村土地权利登记管理系统是基于信息服务平台,结合SOA 以及云计算技术,与国家层面的数据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土地权利登记信息资源的共享,不仅有利于提高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制定土地发展政策的准确性,也可以为科研机构与研究人员提供专业、准确的数据服务,同时还能够为人民群众展现最新的数据信息。市、县层面的土地权利登记管理系统是以SOA 服务为载体,融合数据交互与汇交等服务,进而为市、县级别相关部门提供数据服务的系统应用平台。

在数据服务运行模式中,省级的数据资源主要来源于市级,而市级的数据资源则需要有县级提供,为各个层次的数据信息建立高效的共享平台,并实现数据信息的实时动态更新,保障省级、市级以及县级的数据资源相一致[5]。

结合信息化技术特征进行农村土地权利登记管理系统设计,该系统分别涵盖了国家、省级、市级以及县级四个级别,各个级别又细分为基础层、数据层、信息服务层以及信息应用层,其中国家与省级的管理系统中包含了以上四个系统层,而市级与省级的管理系统中则缩减为基础层与数据层[6]。如图2 所示为不同级别单位的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2 不同级别单位的逻辑结构示意图

4 数据库设计

4.1 数据库总体内容

农村土地权利登记管理系统数据库涵盖了各区域基本地理数据库、专题数据库、业务以及监管数据库四种类型。其中监管数据库的形成需要建立在前三种数据库的基础上,能够为各个级别土地资源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农村土地权利登记管理系统数据库是以相同的地理空间架构为载体,实现土地所属权规划管理以及工作监管,统筹管理者、土地以及用户为一体的多种数据库的结合[7]。如表1 所示为数据库建设包含的主要内容。

表1 数据库建设主要内容

4.2 数据库构建技术与方法

农村土地权利登记管理系统数据库总共包含了属性数据、矢量数据以及影像数据等众多数据类型,每一种数据形式所发挥的功能均不相同,相应的其存储方式也是千差万别,所以在构建各种数据库时,需要采取的技术与方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对各种数据库技术与方法灵活运用。

矢量与影像数据库构建技术:矢量数据库以及影像数据库的数据资源都存储在Oracle 数据库中,在数据库构建时一般是基于GIS 软件系统进行的,在完成影像与矢量数据处理工作以后转入农村土地权利登记管理系统数据库,如图3 所示。

图3 数据入库示意图

数据格式变化:各个数据库中的数据格式也是多种多样,所以在进行数据存入工作前必须要进行数据格式的转化,使其能够满足存入数据库的格式要求。所以数据入库时要通过专业的软件转变数据格式,在维持现有数据系统本质不变的基础上,显著提升数据访问速度以及共享水平。

数据挖掘:结合各种数据信息的提取、挖掘以及整合技术,基于各个部门工作中的数据库以及土地权利登记管理数据库,对数据信息进行深入挖掘,获取需要的各类信息数据,同时融合数据监管标准与所处区域的地理特征信息开展分析工作,精准、全面的反馈出现状、使用状况等信息。

数据入库:明确各个数据库数据的入库标准,也可以利用字典表,建立数据源以及目标数据表两者间各项数据的对应关系。在将不同类型的数据库信息转入到目标数据库中时,必须要对所有的转入数据信息与属性进行全面核查,保证进入到目标数据库中的信息资源都能够满足规定的入库标准。

5 系统功能开发及实现

农村土地权利登记管理系统是以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ArcGIS 10.6 软件为基础平台进行二次设计,基于甲骨文软件系统有限公司开发的Oracle 19C 数据库平台,设定服务器系统类型为UNIX,用户设备支持系统为Windows 10,融合IE 浏览器进行设计[8]。农村土地权利登记管理系统涵盖了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及服务子系统、农村土地使用纠纷仲裁管理子系统等3 个系统。

5.1 农村土地使用权基础数据管理子系统

在进行各种类型数据库建设中均采取相同的数据模式以及开发标准,保障三维模型数据库、影像数据库以及特征数据库等能够顺利融合。

在数据库开发与设计环节,可以实现的数据库功能有数据转变与导入聚集、数据目录管理、数据查看和显现、数据搜索和更改操作、数据统计总结、数据完善和旧数据管理等。如图4 所示为数据入库途径示意图。

图4 数据入库途径示意图

5.2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及服务子系统

该管理及服务子系统主要是实时精准发布需要流转的土地信息,包含有现有土地承包人员的个人信息、土地面积、方位、手机号码以及成交价格等,土地购买人员提出的土地方位、特殊需求等;对交易双方签订的转让合同进行管理;提供与流转土地相关联的地图服务;可以为参与土地交易的双方人员给予短信服务[9]。如图5 所示为地图服务图。

图5 地图服务图

5.3 农村土地使用纠纷仲裁管理子系统

农村土地使用纠纷仲裁管理子系统主要是进行土地承包纠纷事件调查记录与问题处理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乡级以下的土地使用权纠纷材料需要提交到县级,由县级农业管理单位对纠纷事件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审核登记与管理,并对每一项纠纷事件设定唯一的档案编码,此后依次实现对纠纷事件的立案审批、下达仲裁书等一系列工作。如图6 所示为土地使用纠纷仲裁方法示意图。

图6 土地使用纠纷仲裁方法示意图

6 结束语

以GIS 技术为基础开展农村土地权利登记管理系统开发工作,融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核查中的外业审查结果、数据库开发以及土地证书审核与发放等工作,整合了各种确权数据信息,建立了农村土地权利登记管理信息数据库,显著改善各级国土管理机构的工作品质和服务能力。

猜你喜欢
农村土地纠纷管理系统
邻居装修侵权引纠纷
莘县农村土地托管的实践与探索
农业知识(2022年9期)2022-10-13 08:25:26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署名先后引纠纷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1期)2019-03-15 09:27:26
农村土地流转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纠纷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中国船检(2017年3期)2017-05-18 11:33:08
健全机制推动农村土地确权
湖南农业(2017年1期)2017-03-20 14:0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