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艳,李楠楠,张燕飞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八八医院焦作院区,河南 焦作)
胃肠道紊乱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损伤疾病,主要发病因素包括情绪紧张、意外不幸、精神压力、烦恼不安等精神因素。此病可影响患者正常的饮食习惯和消化、吸收功能,使患者的营养供给严重不足,且导致体重持续下降,而针对此病除有效的治疗外还要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以促进患者营养吸收和后期康复效果。本次研究采用集束护理为患者提供最佳护理质量和效果,加之危重症患者也必须在恢复期融入最佳营养治疗,才能满足患者热量和蛋白质的供给,快速促进病情转归[1]。
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抽取某我院患者进行研究调查,并将100 例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需对胃肠道功能进行护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0 例)和参照组(50 例),研究时间为2018 年3 月至2020 年3 月。其中成人参照组中男26 例,女16 例,年龄在50~65 岁,平均(55.59±4.28)岁,体外循环时间(90.00±10.03)min,其中有12 例冠状动脉搭桥,有7 例先天性心脏病,有15 例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置换术,有8 例主动脉夹层;成人研究组男24 例,女18例,年龄在51~64 岁,平均(57.04±4.52)岁,体外循环时间(92.00±4.53)min,有13 例冠状动脉搭桥,有12例先天性心脏病,有8 例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置换术,有9 例主动脉夹层;婴幼儿研究组男4 例,女4 例,年龄在35~49 个月,平均(38.67±3.47)个月,体外循环时间(95.00±5.79)min;婴幼儿参照组男5 例,女3 例,年龄在36~50 个月,平均(39.72±3.59)个月,体外循环时间(94.00±5.28)min。对比研究组和参照组的基本资料可知,P>0.05,两者无明显差异,且具有可比性。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具体如下。
①全肠外营养(TPN)-经静脉为患者提供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以抑制分解代谢,促进合成代谢并维持结构蛋白的功能。
②腹泻护理-a.保持肛周皮肤的干燥度,适当涂抹润滑油,避免皮肤出现损伤,幼儿腹泻时应尽量使用温水进行擦洗;b.禁食禁水,使用静脉补充营养、水、电解质等,鼻饲时注意温度,严格杜绝细菌污染;c.遵医嘱用止泻药[2-4]。
③腹胀护理- 发生腹胀时,给予胃肠减压,环形按摩排出气体。
④便秘护理-a.指导患者培养正常排便习惯,为其制定适宜排便时间(早餐后),固定时间点排便;若有排便感觉,指导并帮助患者绕环形按摩结肠解剖位置,增加腹压,促进排便。b. 合理安排饮食,患者应多吃新鲜蔬果;每日液体摄入量需超过2000 mL,提升排泄能力,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运动量,并制定适合患者的性化运动方案。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集束护理:①将床头抬高30°~45°;②术后当天将鼻胃管留置,行胃肠减压;③需每小时听诊肠鸣音,待其恢复正常后方可给予鼻饲护理,成人组--鼻饲能全力每小时泵入20~40 mL,鼻饲液温度控制在38~40 ℃,婴幼儿组同参照组一致,鼻饲药物必须研磨充分后才可溶解至胃管中,给药时注意药物禁忌;④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认真清洗肛周及会阴部位,尤其是在排便后,在距离创面15 cm 处用无痛保护膜喷洒润肤液,完全干燥后再喷洒一次,热敷腹部(成人用40 ℃热水袋,婴幼儿用37℃热水袋),热敷时用毛巾隔离,避免烫伤皮肤;⑤针灸双侧足三里,再采用新斯的明封闭,促进肠蠕动,缓解便秘或腹胀。
①研究组和参照组的胃肠道紊乱概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比较,胃肠道紊乱--便秘、恶心呕吐、腹泻、腹胀腹痛、便血或黑便。②两组中的成年组和婴幼儿组的胃肠道紊乱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比较。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 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率(%)表示,P<0.05 表示差异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和参照组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发生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相比较,其出现便秘、恶心呕吐、腹泻、腹胀腹痛、便血或黑便概率更高的一组明显是参照组,研究组胃肠道紊乱的情况相较于参照组明显较少,其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概率较低的一组亦是研究组,两组胃肠道各项紊乱因素概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形成鲜明对比,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胃肠道紊乱发生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对比[n(%)]
两组内的成年组和婴幼儿组胃肠道紊乱例数比例和住院时间比较,成年组和婴幼儿组胃肠道紊乱发生概率较低的一组明显是研究组,其住院时间较长的一组是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中成年组和婴幼儿组的对比效果差异较大,组间数据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对比结果见表2。
表2 成年组和婴幼儿组胃肠道紊乱情况与住院时间对比[n(%),±s]
表2 成年组和婴幼儿组胃肠道紊乱情况与住院时间对比[n(%),±s]
注:#表示成人组之间比较;*表示婴儿组之间比较。
组别 类型 例数 胃肠道紊乱 住院时间(d)研究组 成人组 42 2(4.76)# 22.48±3.41#婴幼儿组 8 1(12.50)* 32.26±5.47*参照组 成人组 42 9(21.43)# 30.41±4.28#婴幼儿组 8 3(37.50)* 39.48±3.86*χ2 12.209#,16.667* 9.391#,6.989*P 0.000#*,0.000#* 0.000#*,0.000#*
由于体外心脏循环手术的手术时间较长、低灌注压,且手术过程中容易破坏血液,因而极易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现象。集束护理则是一种将循证基础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相互融合的护理模式,可从多个方面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医疗护理措施,及时处理患者的突发状况和情绪变化,加之充足的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满足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集束护理也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肠屏障,预防胃肠道紊乱发生[5]。本次研究将集束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模式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改善患者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依据对比结果可知,研究组和参照组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发生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相比较,其出现便秘、恶心呕吐、腹泻、腹胀腹痛、便血或黑便概率更高的一组明显是参照组,研究组胃肠道紊乱的情况相较于参照组明显较少,其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概率较低的一组亦是研究组,两组胃肠道各项紊乱因素概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形成鲜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的成年组和婴幼儿组胃肠道紊乱例数比例和住院时间比较,成年组和婴幼儿组胃肠道紊乱发生概率较低的一组明显是研究组,其住院时间较长的一组是参照组,参照组中的成年组和婴幼儿组胃肠道紊乱发生概率亦然是较高的,研究组和参照组中成年组和婴幼儿组的对比效果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集束护理应用到行体外心脏手术后急需营养供给患者的恢复过程中,可有效减轻胃肠道紊乱情况,减少因胃肠道紊乱的住院时间及费用,并能积极促进病情转归,且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