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患者术后早期发生玻璃体后脱离危险因素的研究

2021-04-29 14:35:12孔伶俐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8期
关键词:眼轴玻璃体晶状体

孔伶俐

(杭州华厦眼科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0)

白内障是一种由晶状体浑浊引起的以视物模糊为主要特征的视觉障碍性疾病。该病是老年人的高发病,是导致其失明的主要原因[1]。白内障的发生与患者的遗传因素、发生局部营养障碍、高龄等多种因素有关。另外,部分白内障患者的发病也与其罹患全身疾病、发生外伤、受到辐射等因素有关。临床上对白内障患者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手段。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白内障的常用术式。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白内障患者在接受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早期,极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发生玻璃体后脱离(PVD)等并发症,进而严重影响其视觉质量[2]。PVD 是指患者玻璃体后的皮质与视网膜分离后,使其视野内出现闪光、不规则点状物等症状[3]。目前,临床上对接受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发生PVD 的原因尚未完全明确,多数学者认为此症状可能与其身体状况、病情进展、接受手术的时间等多种因素有关。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导致白内障患者术后早期发生PVD 的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的研究对象为2019 年3 月至2020 年3 月期间在杭州华厦眼科医院接受白内障手术的152 例患者。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患者的病情符合白内障的相关诊断标准[4],并被确诊。2)患者的病情经临床各项检查后,拟对其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患者的眼压<21 mmHg,房角开放。4)患者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能够配合本次研究,并可在术后的3 个月内来本院复诊。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外伤性白内障患者。2)职业危害性白内障患者。3)已发生PVD 的患者。4)既往有眼科手术史的患者。5)合并有恶性肿瘤、免疫功能障碍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患者。按照这152 例患者在术后的3 个月内是否发生PVD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将其中未发生PVD 的111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其中发生PVD的41 例患者作为观察组。

1.2 研究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角膜的屈光度、角膜的散光度、眼轴的长度、进行手术的时长及是否合并有高度近视、糖尿病、高血压、黄斑病、巩膜葡萄肿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找出导致白内障患者术后早期发生PVD 的危险因素。方法是:收集、整理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等)、病史资料(包括是否合并有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黄斑病、巩膜葡萄肿等)和眼部检查资料(包括角膜的屈光度、角膜的散光度等),然后对上述资料进行Logistic 多元回归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上述单因素分析存在显著差异的以非条件Logistic 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中女性患者的占比、年龄≥60 岁患者的占比、眼轴的长度≥25 mm 患者的占比和合并有高度近视患者的占比均更高,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2.2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分析的结果

进行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导致患者术后早期发生PVD 的危险因素有性别为女性、年龄≥60 岁、眼轴的长度≥25 mm、合并有高度近视。详见表2。

表2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Logistic 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

3 讨论

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有20% ~40% 的白内障患者在接受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早期会发生PVD[5]。PVD 不利于患者视觉的恢复,进而影响其手术的效果。人的眼球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器官。白内障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其玻璃体会出现轻微移位的现象,进行侵入性操作也会对其玻璃体产生一定的影响,极易使其发生PVD。另外,人工晶状体的植入会改变患者玻璃体的结构,降低其玻璃体内含透明质酸与胶原成分的浓度,增加其玻璃体结构的不稳定性,进而其在术后的早期极易发生PVD[6]。但是,目前临床上对上述原因所致的PVD 尚无法有效的干预方法。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白内障患者为女性、年龄≥60 岁、眼轴的长度≥25mm、合并有高度近视均是导致其术后早期发生PVD 的危险因素。此结果与李萱等[7]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笔者针对上述因素逐一进行分析的结论是:1)女性患者受其体内雌激素分泌水平的影响,其玻璃体内透明质酸的浓度往往较男性低,故在接受白内障手术后难以维持其玻璃体功能的稳定,进而可增加其发生PVD 的风险[8]。2)随着年龄的增长白内障患者玻璃体液化的体积明显增加,致使其玻璃体胶质的稳定性降低,造成其视网膜内界膜与玻璃体后皮质间的黏附作用下降,进而可增加其发生PVD 的风险。3)白内障患者的眼轴若较长可增加玻璃体皮质的牵拉作用,进而增加其发生PVD 的风险。4)合并高度近视的白内障患者,其玻璃体的液化严重,致使其视网膜内界膜与玻璃体后皮质的粘附力弱于正常人群,进而增加其发生PVD 的风险[9]。

综上所述,导致白内障患者术后早期发生PVD 的危险因素有性别为女性、高龄、高度近视及眼轴过长等。

猜你喜欢
眼轴玻璃体晶状体
戴眼镜会让眼睛变凸吗?
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的CT 表现
白内障患者IOLMaster500及IOLMaster700眼轴测出率比较
单纯性近视患者鼻侧象限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眼轴及屈光度的关系
近10a东莞地区4~22岁屈光不正人群眼轴长度特征分析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疗效分析
中外医疗(2015年5期)2015-08-29 01:54:42
有晶状体眼ICL植入矫正高度近视
干扰PDGFR-α对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影响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