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生物技术应运而生,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当中。在食品检测领域,生物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生物技术能够实现对食品质量的有效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食品,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健康。本文首先概述了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意义,其次分析了生物技术食品检测中的具体应用,最后探讨了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的应用发展趋势。
关键词:食品检测;生物技术;应用;发展趋势
现阶段,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更好地保证食品质量,最后食品检测工作至关重要,借助生物技术展开食品检测工作,能够为工作的开展提供巨大的便利与帮助。
一、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意义概述
生物技术涉及生物学、化学以及工程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也被称之为生物工程技术,将其应用于食品检测领域中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对于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以蔬菜水果为例,当前大部分农户在种植蔬菜水果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更高的产量,往往会滥用一些农药。农药的滥用,导致蔬菜水果出现了农药残留现象,人在食用后将会极大地影响到自身健康,引发肝肾功能损伤,甚至会导致死亡。再例如,在食品生产的时候,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不法厂家滥用防腐剂,为了提高提升食品的口感,滥用添加剂,人在食用后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自身的健康。在这种情况下,认真做好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在食品检测中,应用现代生物技术,能够极大地提升食品检测工作效率及质量,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及时发现并销毁问题食品,维护消费者健康。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中的应用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生物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一)PCR技术
该技术也被称之为多聚酶链反应技术,该技术利用DNA变性和复性原理体外对特定的双链DNA序列实行高效倍增的一种方法。在DNA聚合酶的催化影响下,扩增特定DNA片段。该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在食品生产及食品运输的过程当中,极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常规检测方法无法实现对微生物的快速有效检测,仅仅能够实现定性检测。借助先进的PCR技术展开食品生产、食品加工检测,尤其是在转基因食品检测中,使得检测工作的更加便利化、高效化、精确化。
(二)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
该技术属于新型核酸扩增技术,当前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领域及医学领域当中均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并且应用较为成熟。食品检测工作的开展,涵盖多方面的内容,包括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检测、食品过敏原检测、食品掺假检测等,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在各个环节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认可,应用该技术进行食品检测,和PCR技术相比较而言,具备更高的特异性、灵敏性、效率,整个检测过程方便简单快捷,在1小时内能够完全完成反应。不仅如此,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的应用,能够达到检测结果可视化的目的,检测流程极大简化,检测成本显著降低。
(三)DNA探针技术
该技术也被称之为核算杂交技术,在应用中是依靠DNA碱基互补配对特点,利用生物素、同位素在DNA及其片段上标记,进而形成DNA探针,然后和未标记的单链互补形成带有标记的分子。该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中的应用具备明显的优势,不仅特异性强,而且精确度和敏感度高。在实践应用中,需要结合不同的监测目标制定针对性的DNA探针后方可展开检测工作。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该技术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那就是应用成本较高,这是阻碍DNA探针技术发展与应用的重要因素。不仅如此,由于DNA探针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所标记的,因此会给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这也是阻碍其应用的因素之一。此外,利用生物素所标记的DNA探针,极易出现非特异性反应,并且在强光照射下极易被分解,给最终的检测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生物芯片技术
该技术主要涵盖两项技术,一项是DNA芯片,另一项则是DNA微阵列。在食品检测中,主要是将基因寡核苷酸点样在生物芯片上,然后再借助扩增仪来检测食品样品DNA,在这一过程中一旦检测到致病性病菌,能够通过基因芯片扩增基因片段长度,并且能够实现对多个病菌的同时检测,因而具备了更高的检测效率,检测成本则显著降低。应用生物芯片技术,能够实现对食品转基因成分的准确检测,验证其是否处于安全标准内。在不需要较多试剂的情况下即可完成对食品样品的自动化检测,特异性较高,交叉反应发生概率较低,检测结果较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生物芯片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那就是检测过程中所需要应用的生物芯片的价值较高,在完成杂交后现,其敏感性显著下降,再加上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检查设施设备及方案,检测及数据处理标准不统一,进而给最终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五)生物传感器检验技术
该技术主要适用于对食品病菌的检测,主要是由生物敏感元件、换能元件和信号处理放大装置所构成的,将生物识别元件固定于换能器上,待检测的食品样本和生物传感器结合发出信号,最终即可得到相应的检测结果。生物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优势非常明显,不仅特异性高,而且操作便利,在不需要试剂的情况下即可实现检测。通过快速分析大量生物分子,能够精准实现对食品样品的检测,明确食品质量。现阶段,生物传感器检验技术凭借自身的諸多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新鲜度、熟度及味道的检测中。
(六)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
该技术属于综合性技术,融合了胶体金标记技术、免疫检测技术等等。在实践应用中,将胶体金作为显色物,硝酸纤维膜作为载体,并在层析的过程中完成对食品的检测工作。该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中的应用,样品由于毛细作用在层析条上游动,和受体产生免疫反应。在食品检测过程中,大多是对食品进行半定量分析以便于快速完成食品成分检测工作。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有25%的粮食等食品遭受真菌毒素污染,该技术的出现与应用,为食品真菌毒素等诸多有害物质的检测提供了巨大便利。在不需要使用大型仪器设备的情况下,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即可实现对对食品中农药残留及生物毒素残留的检测工作,整个检测过程方便快捷。
(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
该技术属于新型免疫检测技术,是在抗原和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与酶的催化作用结合所产生的,当前该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氯类农残检测工作中实现了有效的应用。不仅如此,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荧光分析技术,能够实现对乳制品质量的有效检测。该技术优势明显,特异性、灵敏性及检测准确性高,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该技术的应用对于试剂的选择和应用有着较高的要求,无法实现对多种成分的同时化分析,如被测食品的蛋白质浓度较低,则无法应用该技术。
(八)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该技术也结合多种技术,包括:色谱法、层析法等,在实践中需要分离不同物质,并结合不同物质所具备的不同的吸光度区分物质。该技术能够实现对食品营养成分的高效检测,针对样品中的多种糖类及其糖分含量,均可精准检测。不仅如此,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该技术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不提取的情况下,即可完成检测工作,降低了对于食品结构所带来的影响。在食品蛋白质、无机盐以及脂肪等成分含量的检测方面,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检测效率还是检测灵敏度,均非常高。
三、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的应用发展趋势探讨
(一)更高效
众所周知,市面上的食品种类是非常多的,导致食品检测工作量巨大,因此非常迫切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食品检测工作效率,降低工作量,同时也保证食品行业的良好发展。在提升食品检测效率的同时,要确保达到较高的食品检测质量,确保食品检测指标符合要求。工作人员在检测食品有害微生物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降低对于有害物质所带来的影响,提升食品检测技术水平。
(二)更灵敏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生物技术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创新与完善,进一步提升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灵敏性。尤其是在食品农残及污染物等检测方面,对于检测技术灵敏度要求较高,以便于更加精准高效地完成检测工作,及时发现并剔除有问题的食品。现阶段,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越来越重视起食品质量安全方面的问题,同时对于食品有害物质产生了更加全面的认知,如果长期服用有质量问题的食品,必定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生物技术将会更加先进化,在食品检测中将会具备更高的灵敏性,为食品检测工作提供巨大便利。
(三)更多样
工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在空气、水源及土壤等方面,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进而间接威胁到食品质量安全及人体健康。因而新时期对于食品检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借助更加先进、科学的生物技术,做好食品质量检测工作,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不仅如此,生物技术创新中,应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避免生物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受到干扰,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此外,为更好地满足新时期食品检测工作需要求,在接下来的時间里生物检测技术应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食品检测领域中的应用也将更加多样化,充分发挥生物技术的价值作用,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四、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的频频发生,为人们敲响了警钟。食品检测部门要充分履行自身的职责,发挥自身价值作用,利用生物技术做好食品安全检测工作,及时地发现并处理问题食品,保证市场食品质量达标,维护消费者健康与切身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莉.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8(06):114.
[2]郝可昕.生物工程技术在食品工业领域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03):118-119.
[3]李淑泉,张贺兰.生物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探析[J].生物化工,2018(01):132-134.
[4]娄缨.食品检验中现代生物检测技术应用的思考与实践[J].食品安全导刊,2019(21):136,160.
作者简介:周浩(1998— ),男,汉族,湖北荆州人,本科,研究方向:生物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