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电影美学:《雨中曲》中歌舞片段的镜头分析

2021-04-28 12:27王陆璐
青年文学家 2021年6期
关键词:镜头语言

王陆璐

摘  要:作为好莱坞历史上极负盛名的电影,《雨中曲》至今仍是不朽的经典,影片中的歌舞片段同样为影片增添了不少色彩。本文就《雨中曲》的镜头语言进美学进行分析,从景别的选取、拍摄手法、拍摄角度以及镜头时长等等分析其镜头语言使用的特点,以便更深层次的解读影片。

关键词:《雨中曲》;歌舞片段;镜头语言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6--02

一、《雨中曲》剧情概述

(一)《雨中曲》制作背景

二十世纪三十到六十年代,世界经济处于低谷期,社会动荡不安,但是好莱坞电影却蒸蒸日上,当时处于生活崩溃边缘之下的民众需要电影充实内心世界,于是衍生了电影类型之一的歌舞剧。起初歌舞剧仅仅是百老汇的演出剧目,后来被发掘拍摄成为电影,其华丽充满幻想的剧情拍摄手法,轻松愉快的叙事方式,给予观众乌托邦式的精神享受。然而,在当时的现实社会下,正是需要这样的电影给当时的生活带来希望,《雨中曲》在此背景之下也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二)《雨中曲》剧情梗概

《雨中曲》是金·凯利自导自演的一部好莱坞经典歌舞剧影片,更是世界电影学院学生们学习电影史课程的影片之一,其代表着好莱坞歌舞片黄金阶段的开启。电影围绕着《骑士歌王》这一无声电影改编成有声电影的故事展开,以男女主人公的感情发展为线索,观众在观看时不仅了解到电影的发展史,更加见证了电影前期准备、台前幕后、拍摄场景的制作过程,仿佛身临其境般见证了电影的诞生。影片中最精彩的片段是金·凯利在雨中边唱边舞的“雨中曲”。这段歌舞音乐也是当时好莱坞影片中歌舞表演的最高水准,此部分的音乐、景物、舞蹈的美学交融,成就了电影上最经典的歌舞电影片段。电影中歌舞的编排不仅从演员的表情、动作入手,更利用了钢琴、椅子等众多新颖的道具,将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处理的更加细腻,创新出“叙事链条”的电影美学。

2006年,《雨中曲》被美国电影学院评价为“最伟大的电影”之一,成为电影学院学生学习课程的经典影片,而电影的镜头语言美学也成为了电影制作人学习的经典。

二、《雨中曲》镜头语言美学分析

《雨中曲》的镜头语言主要是景别、拍摄方式以及拍摄角度来展现的,其新颖的景别抓取方式、精密的拍摄方式与特别的拍摄角度,造就了《雨中曲》轻松、华丽的电影美学。

(一)景别的选取

景别是画面呈现的重要元素之一,电影的表现力以及剧情开展都需要通过景别渲染,通过对雨中曲的景别分析,电影中全景的运用比较多,其次是中景、近景、特写以及远景的运用,其中全景占到了影片景别的31%。对于《雨中曲》而言,中景为说明性的镜头,而全景推动着故事的发生,导演利用景别的变化掌握影片的节奏变化,利用景别画面切换丰富了电影层次感,以下为《雨中曲》景别选取的特点:

1.景别的类型丰富且新颖

电影中长达5分15秒的歌舞片段,是唐与凯西等人商量将《骑士歌王》改变成歌舞片之后出现的片段,本文对此片段截取“剧中剧”片段部分,可以从镜号307-317中的10个镜头中看出其景别类型的丰富以及内容的丰富。

从上文的十个镜头中可以看出,全景以及远景的镜头较多,景别与镜头的转换更加丰富电影层次感,比如在314-316号镜头中,此镜头表现的内容为唐与女子起舞,三个镜头一起,且拍摄角度相同,但是镜头跟着人物转动,前面的313镜头与317镜头与这场景的景别展示方式不同,波澜浮起的剧情跟随镜头的转变呈现在观众的视野里,镜头中人物的表情动作被凸显。不仅如此,《雨中曲》景别的镜头的连接方式分为附加以及无附加技巧,二者的方法不同。附加技巧的镜头连接往往令节奏更加平稳、舒缓,其方式为淡入、淡出等;无附加技巧的镜头连接方法,主要分为跳过、闪回等,节奏为快速、激烈。上述两种方式根据故事情节的演变而进行使用,节奏的直接变化影响故事的发展,丰富整个剧情。

2.全景使用较多

《雨中曲》歌舞片段景别的选取实际上全景较多,这是由于歌舞剧中舞种的关系,由于影片中大多选用踢踏舞,踢踏舞的舞蹈形式在于开放自由,并且没有较多的形式化限制,反而重点在于身体的舞姿等,画面注重于身体与节奏的配合,且在影片中,夸张的上肢动作以及搞怪的面部表情同样是画面中呈现的一部分。因此,整部影片中的镜头全景,实际上是为了保障身体活动在镜头中的呈现,并且保留了一部分的活动以及环境空间,方便画面能够完整地表现出人物的形体动作。

(二)拍摄方法和镜头时长分析

1.歌舞片段中运动镜头的使用

整部影片中,运动镜头被大量使用,这也是本片的亮点之一,在电影历史上被评价为“摄像机拜托顶点摄影,电影作为艺术的出现正是由此诞生”。纵观影片中出现的运动镜头,统计过后发现大约有206个,且大部分出现在歌舞镜头中。在运动镜头中,出现了大量的摇臂、跳跃等动作。其中使用了推镜头、摇镜头等方式,推镜头可以渲染情感氛围,引导观众感受影片魅力,体会演员的内心活动。拉镜头可增强人物的表现力,突出主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并将人物的关系串联起来,构建和谐的环境,建立一个广泛延伸的感觉,也是一个场景变化的过渡。摇镜头是展示人物此时工作的目的,场景之间内部的关系,以速度分为快摇以及慢摇,空间分为上下摇动,上下摇动可以转移拍摄重点,打造悬念,将电影结果放置在最后,给人惊喜的感觉。《雨中曲》中正是利用运动镜头掌握电影节奏,推动故事主线。

2.歌舞片中长镜头的使用

美国早起电影的镜头平均长度为5秒钟秒,有声电影时代改变了镜头的平均时长,不少导演开始使用长镜頭,《雨中曲》一共有379个镜头,但是却有102分钟的时长,这说明影片使用了大量的长镜头。在表2中可以看到,有歌舞的部分大部分使用长镜头,长镜头可展现歌舞的魅力,镜头跟随者演员的舞动而转动,利用长镜头的时长以及跟随镜头的转动方式来代替剪辑,不仅让观众有代入感,更能更好带动电影的节奏。比如在185号长达1分26秒的镜头中,唐对凯西的表白用唱歌来表达感情,此时的景别方式为全景——中景——特写,先表现整体环境的氛围,再突出演员的动作,最终的特写镜头实际上是对演员情绪的捕捉,层层推动,利用长镜头延展影片的故事性,丰富影片视觉体验的同时带给观众更新奇的体验。

(三)拍摄角度以及拍摄方向的选取

《雨中曲》的经典歌舞剧是唐在雨中歌唱的一个片段,此部分拍摄大多以正面及侧面为主,且拍摄角度以及拍摄方向实际上是在控制画面的构图美感。当拍摄一个物体进行构图时,要充分组织镜头利用整个画面。尤其是在运动镜头中,很多人的误区在于把摄像机当成一个工具,死板、不停地捕捉运动对象,总是将被摄物体放在构图的正中央,形成千篇一律的构图画面,使观众在观看影片时容易产生视觉上的疲劳,影响观众的观影效果。要想引导观众突破画框的限制,产生画面外空间的联想,就必须采用活泼的构图方式。《雨中曲》正是采用这种活泼的构图方式,将人物的脸部特征以及表情动作表現在画面上,使用正面镜头展示故事,侧面镜头展示美感。

比如在《Beautiful girl》的歌舞表演中,为了展示演员与场地的位置关系,采用了俯拍的方式,不仅可以表达情绪,更能叠加空间层次感,使得电影颇具一格。不仅如此,导演为了展示故事的发生、人物的情绪,采用拍摄方式交叠,比如在后一幕揭发女二唱歌时的幕布时,先采用正面拍摄的方法,在采用侧面拍摄,而后又回到正面拍摄,这是为了展示故事情节的发生以及在场观众的情绪。这样的拍摄手法在当时无疑是丰富又新奇的。

三、结论

《雨中曲》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电影”之一,它被称之为伟大,不仅仅是它影片内容具备浓厚的历史意义,更重要的是其镜头语言的艺术之美。不论是景别的选取、镜头的转换还是拍摄手法的特别,都是带给影片艺术美学的先决条件。从实际来看,《雨中曲》这部描绘当时好莱坞演员现状的电影,不仅揭露了社会现实,比如影片中的女二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地位,不惜大肆报道假消息,为了给自己配音逼迫女主,这样的社会现实在影片中赤裸裸的被描述,导演将爱情作为主线,影片中的《骑士歌王》上映为辅,男女主是代表着正义的一方,结尾必定是正义战胜邪恶,这样的故事主题实际上正符合当时的人们内心的期盼。

简而言之,《雨中曲》作为电影历史上的经典,它的叙事手法、设计性的镜头以及极具张力的故事,使得电影充满幽默感,这也是其不朽的原因之一。二其镜头语言需要更加深入的分析,本文仅仅通过分析其景别、拍摄监督、镜头等具体的分析其镜头语言,为当下电影工作者提供镜鉴。

参考文献:

[1]杜翊菲.浅谈《雨中曲》中音乐对电影叙事的构建[J].戏剧之家,2020(06):84.

[2]张忻忻.《雨中曲》美学内蕴之史学观照[J].电影评介,2019(21):85-88.

[3]郭书含.浅谈《雨中曲》中音乐对电影叙事的构建[J].参花(上),2019(07):104.

猜你喜欢
镜头语言
论电视舞台舞蹈表演的镜头语言运用
浅淡摄像机运动镜头
写意与留白:《刺客聂隐娘》体现的中国传统美学
浅析镜头语言中的隐性叙事
电影《钢琴家》——谱写生命的序曲
镜头语言在电视新闻摄像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外景记者的镜头语言运用
黑暗中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