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习天性 培养创新素养

2021-04-28 11:50张耀佳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科学思维自主学习创新

张耀佳

[摘   要]通过物理课堂创新导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天性与潜能,让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就能逐步学会学习,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继而提升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自主创新能力,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关键词]核心素养;自主学习;科学思维;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1-0051-03

当前,随着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物理教學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天性与潜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带来新的变化,学校教育从传统的师本教育转变为生本教育,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实施,我们发现课堂教学中仍有效率不高的现象,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仍存在,不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缺乏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也不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给我们指明了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提高育人效率的最佳途径就是进行更深入的课堂教学改革,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天性与潜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教师应创新课堂教学导入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天性与潜能,大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素养,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运用、自主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问题的解决

要解决现阶段物理课程标准实施中的问题,可以借助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契机,开展创新课堂教学导入研究,找寻物理课堂教学导入创新模式,全面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素养,进而提高物理教学实效。

(一)认真解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奠定物理教学改革基础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及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组成,是物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理解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及关系,并落实到具体教学中,就能为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明确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素养

科学思维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内容。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任务。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物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素养,发展学生的自主思维、自我认知和自我调控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敢于质疑,大胆创新,勇于提出新颖的和有价值的想法并付诸实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就能有效提高。

(三)确立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创新物理教学导入方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1.确立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重点是通过课堂教学培养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素养。每位学生都有主动学习的天性与潜能,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教学导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让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素养。

2.确定导入方式

(1)课堂教学导入概述

教学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对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在不同课型的教学中采用对应的导入方式,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高效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研究表明,课堂教学导入有以下理论依据。

① 心理学依据

教育心理学家加涅的学习条件理论认为:人类都有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天性,人类学习活动受内部和外部两类条件制约。实际教学中,教师教学必须科学安排外部学习条件,做好学生学习的发动、激发、维持和提高工作,创造合适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条件。因此,课堂教学需要创新课堂教学导入方式,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天性,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让学生主动投入学习。

② 教育学依据

布鲁纳认知学习理论认为:人们新知识的获得很大程度可以说是主动、积极的认知过程。教学中,学生是知识的探究者,教师要精心设计并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境,把学生学习的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因此,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保持需要创新性的教学导入。

(2)课堂教学导入

建立在课堂教学导入的基础上的教学模式:情境导入——主动探究——汇报分享——回归情境——创新应用。课堂教学从激发兴趣开始,回归解决兴趣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创新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就能高效实现教学目标。

3.创新导入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创新导入教学的操作,在教学中,需结合不同课型实际进行,不同课型的教学要采用相应的情境导入教学,从而刺激学生主动学习。

(1)新授课教学

新授课教学中,可采用“生活情境(竞赛)导入——主动探究——汇报分享——回归情境——创新应用”的导入方式。

比如,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引入课题:要求学生课前先用相同的纸叠好纸飞机,上课后利用课前2分钟,让学生在教室中进行纸飞机飞行比赛,谁的飞机飞得远就获胜。颁奖后提出问题:为什么纸飞机能飞起来?为什么甲同学的纸飞机飞得更远?学生很自然地投入到飞机飞行原理的探究中去,展开“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知识探究。教师再引导学生围绕有关生活现象开展实验探究,并让学生展示、汇报,分享对知识的探究及建构结果。再回归课堂,让学生找到刚上课时飞机飞行现象的准确解释。最后,引导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就能主动建构并掌握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原理。

(2)实验课教学

实验课教学可采用实验情境(竞赛)导入方式。

在“探究焦耳定律”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导入课题。

① 课前竞赛

展示提问:如图1、图2所示,有两个由小灯泡、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及导线组成的相似电路,原来两个电路中的小灯泡都亮,经教师调节后,两灯现在都不亮了,你能使电路中的小灯泡发热并亮起来吗?请上来演示操作,看哪位同学做得又快又好。

② 释疑导学

教师颁奖后提出问题:同学们操作得不错。那你们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这两种解决小灯泡发热、变亮问题的做法促使我们思考:电流产生的热量与通过电路的电流大小和电路的电阻大小_____________(有或无)关。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

之后,学生主动探究“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开展了“探究焦耳定律”实验活动,教师再引导学生展示、汇报实验结果。学生自主归纳结论后,再回归课前的实验竞赛,让学生解释相关现象。最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归纳出的结论,解决电热问题。

(3)复习课教学

复习课教学可采用知识竞赛导入课堂教学。

在进行“声现象复习”教学时,我们可以这样导入教学。

① 知识竞赛

教师先将不完整的知识点归纳罗列出来,课前请学生初步归纳:请同学们用5分钟的时间,按照自己的理解以及思路归纳以上知识,看谁做得又快又好。有可能的话,请给出两道相应练习题或实验题,以便在本节课结束前5分钟,同学们互相考查。

② 比较导学

颁奖后提出问题:甲同学对这部分知识的归纳不错,那你们觉得这样归纳完整了吗?若不完整,则请你们帮忙补充完整。在比较中,学生很自然就投入到“声现象”知识与规律的详细归纳中,并在归纳的过程中主动参与成果的展示、汇报、分享。最后,在“回归情境——创新应用”阶段,自主完成找题考查其他同学知识与实验技能掌握情况的竞赛任务。这样的教学,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学生既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自主归纳能力及实验操作能力,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4)综合运用教学

创新导入教学模式的应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态灵活选择的。只要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实验课、复习课也可利用生活情境或知识情境导入教学,新授课、复习课也可利用实验导入教学。灵活导入,才能彰显创新导入的优势。例如,在“质量与密度复习”教学中,就可以采用实验导入教学。课前展示提问:这里有大小相同的两个瓶子,装有体积相同的不同种透明液体,你能鉴别出它们是什么物质吗?想好了的,请上来演示讲解。看哪位同学做得又快又好。学生实验竞赛颁奖后,引导学生鉴别液体的种类。为此,教师还要给学生复习“质量与密度”知识。最后,启发学生回答课前实验竞赛问题,并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这样的操作,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就能得到有效提高。

三、评价与反思

(一)初步试验,成效明显

我们首先在本校连续两届初二学生中开展创新导入教学,到初三毕业会考试验结束。选取两个基础以及起点都基本一样的普通班进行对比实验,两个班实验后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调查对比发现,运用创新导入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二)向外推广,深受肯定

我们将成果向全校推广,再将成功经验向市、区不同学校推广,受到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肯定和嘉奖,受到相关学校领导及教师的欢迎。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郭玉英,姚建欣,张玉峰.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物理学科能力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  皮連生. 教育心理学[M].4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 易志毅)

猜你喜欢
科学思维自主学习创新
用面向科学思维的教学方法改进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