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云村落、晒秋人家”篁岭古村,建村于明朝宣德年间,隶属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栗木坑村委会管辖。过去一直是深藏在婺源石耳山脉的一个偏僻而幽静的山村,它因“修篁遍岭”而得名,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徽派古村落之一,迄今已有580余年历史。由于受地形地貌限制,篁岭古村房屋建在一个陡坡上,建筑物高低错落,呈半环状分布,被人称为“挂在悬崖上的古村”。村内可用地十分稀少,可谓“地无三尺平”,村民晒晾农作物只能使用竹簟晒在自家屋顶木架上。每年的秋收季节,这里五颜六色的农作物与黑色屋顶层层叠叠,甚是壮观,造就了独特的“晒秋”景观。有关篁岭晒秋的摄影作品,曾在全国获得十多次大奖。
然而,前溯十年,尽管篁岭古村有它独特的韵味,但是也和国内其他濒临消亡的古村落一样,这里地质灾害频发,交通不便,饮水困难,生产生活条件逐渐恶化,原来的180多户人家中,有条件的村民都陆陆续续搬走了,最后只剩下68户,整个村庄“人走、屋空、田荒、村散”,一片萧条。村民搬迁后的闲置房屋,因年久失修,部分开始腐烂,有的甚至倒塌,村庄面临着在“半空心化”中逐渐消亡的命运,宝贵的“晒秋”景观也在逐渐消失。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如何让这68户村民过上好日子?如何更好地保护晒秋文化?如何实现村民脱贫致富和文化生态保护双贏……这些,成了婺源县委、县政府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面对困难和问题,婺源县委、县政府主动扛起责任,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针对这些难题,制定了引進社会资本对篁岭古村进行保护性开发,发展旅游产业的解决方案。2009年,这一问题有了转机,婺源县乡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决定对篁岭古村进行整体搬迁和保护性开发。如今的篁岭村庄“一分为二”:一个是山上的篁岭古村,另一个是山下的篁岭新村。
短短几年时间,篁岭古村“置之死地而后生”,奏响“整体搬迁、精准返迁、产业融动”三部曲,变“砍树”为“看树”、变“种田”为“种景”、变“废宅”为“宝宅”,打通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篁岭通道”,实现了从“衰败村”到“网红村”的华丽转身。如今,篁岭古村是一个热门景区、爆款景区,是中国乡村旅游的“黑马”,有人解释它为“草民的皇宫”,被专家赞誉为“中国乡村旅游皇冠上的明珠”。
近年来,篁岭古村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传统村落、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特色景观名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全国乡村旅游超级IP村、中国商旅文产业发展示范乡村”等诸多荣誉称号,冲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呈现出了“青山绿水不变、村民返居兴业、乡村文明开放”的新面貌,备受瞩目、广受好评。
主要做法
婺源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核心,加快完善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着力构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政策和制度体系,探索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篁岭模式”。
一、“敢叫日月换新天”,敢为人先推动政策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篁岭古村整村搬迁、保护开发,没有先例可言、没有经验遵循,唯有创新才能创造生产力,才能引领发展。婺源县委、县政府拥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丰富经验和锐利眼光,认为篁岭古村“变废为宝”不是空谈。婺源敢为人先,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敢闯新路,进行了两大政策创新:
一是旅游扶持政策创新。2009年,婺源县委、县政府研究出台全国首例旅游扶持政策,整合运用小产权房办证试点和地质灾害点整村搬迁的相关政策,推出篁岭古村“整体性转让、整村式搬迁、市场化开发、股份制运营”新模式。这个政策创新,直接促成了篁岭景区的开门营业。
二是古建保护政策创新。2013年,婺源县委、县政府研究出台全国首例古建保护政策,支持篁岭古村创新“古建异地搬迁保护”举措,打造“婺源古建异地搬迁保护试验区”。这个政策创新,直接促成了篁岭景区的声名远扬。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得益于婺源县委、县政府的高瞻远瞩、创新作为,让婺源县乡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吃上了“定心丸”,一心一意干事业。由此,也让篁岭景区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实现了从“藏在深闺人未识”到“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蜕变,获评“最美中国符号”。
2013年,篁岭景区对外迎客,当年接待游客20万人;到2017年,接待游客突破百万大关;2019年,接待游客达142万人……如今,篁岭景区越来越热闹。随着游客蜂拥而至,山下篁岭新村扩至220户,发展农家乐、民宿产业的有120户;原来搬迁户花10万元置换的一幢山下楼房,一下子暴涨到了100多万元,村民从中一次次享受到了整体搬迁的政策红利。
二、“不畏浮云遮望眼”,标本兼治发展乡村旅游。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了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促进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婺源县委、县政府引导篁岭村民积极投身旅游发展,从产业中寻找创业、就业的机遇,实现标本兼治,永续发展。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资源入股。篁岭村民以土地、资源等入股旅游发展,依托当地祠堂、古树、巷道等公共资源和流转给景区的田地,拥有篁岭户籍的村民每年可从公司旅游收益中获得一定的分红。如今,篁岭景区每年支付给村民上百万元的资源费、流转费。同时,带动栗木坑村委会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00万元。
二是手艺加工。积极引导村民从事农副产品生产经营和旅游商品加工增收致富,涌现了“晒秋大妈”“米粿达人”“抖音新秀”等网红职业。篁岭景区按照“每户至少一人”的标准返聘搬迁村民,鼓励有手艺、有专长的贫困户回景区生活,参与旅游业态经营,活态呈现古村生活和古村文化,让古村更有烟火气。仅此一项,景区就安排了160多名村民在景区上班,实现人均增收3.5万元,户均增收10万元,实现了村民与景区共赢。
三是土地流转。篁岭景区整合村庄资源,让公司与当地村民抱团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共同开发梯田观光农业,变传统的“种农田”为现代的“种景观”,打响了“千亩梯田四季花海”品牌。仅油菜种植这一项,就带给村民人均450元的收益,户均增收2100元。同时,景区根据贫困户个人的情况,量身定制工作岗位,促进脱贫攻坚。如贫困户曹爱珍,她丈夫偏瘫了近20年,搬迁下山后,又安排她到景区的客房部担任服务员。曹爱珍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照顾丈夫、孩子,2017年成功脱贫,还获评首届“最美江湾人”。在篁岭村,像曹爱珍这样的“脱贫之星”不胜枚举。2016年8月,篁岭获评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
三、“不破楼兰终不还”,与时俱进推动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借助2019年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经验交流现场会在篁岭古村设立分会场之契机,篁岭景区坚持“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秉持乡村振兴不是原住村民消失的振兴,而是村民宜居兴业的振兴思路,吸引村民和其他人群回到山上,与景区共建共享共荣。具体来说,主要做了以下三本“作业”:
一是返乡创业。篁岭景区动员一拨服从规划、懂得经营的“创客”返迁回来在“家门口”创业。这两年陆续回村创业的年轻人已有三四百人。他们经营旅游相关业态,有的月收入达8000元,全体村民旅游创业年收入达600余万元。
二是引才兴业。篁岭景区做出了名气后,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一些大学生也从发达地区回流。如景區导游陶淑云就是个典型例子。她大学毕业后和丈夫原本在浙江工作,2013年景区伸出招才引智之手,把她从发达地区“挖”了过来,回村当了导游。紧接着,她丈夫也考入进江湾景区管理委员会工作。如今,他俩琴瑟和鸣,月收入过万元。
三是成就家业。篁岭景区注重旅游产业发展的传帮带扶工作,辐射周边村庄结合实际开发相关产业,直接带动了晓容、前段、岭脚、栗木坑、篁岭新村等山下沿线村庄旅游产业的发展兴旺。目前,已形成了一定的集聚效应,共发展农家乐、民宿等200余家,拥有床位数4000余张,带动沿线80%以上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户均年收入10万余元。其中,岭脚村有村民32户,就有20多家农家乐和民宿。特别是一些原本没啥收入的家庭妇女,摇身一变成为“晒秋达人”,成了篁岭古村的一张旅游名片,人均年收入超过3.5万元。
如今,篁岭村外出青壮年中有一半以上回村发展,原住村民从旅游开发前的人均年收入3500元提升至6万元,户均年收入从1.5万元提升为16.5万元,有的家庭一年旅游相关收入达30万元。“人人腰包鼓、户户喜笑开”,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全家团圆,一副乡村振兴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扑面而来。
取得成效
篁岭古村是中国乡村旅游的“宠儿”,也是全国“旅游扶贫”的典范。为进一步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水平,加快推进旅游富民、促进乡村振兴,近年来,篁岭景区还因地制宜打造了冰雪馆、水上乐园、森林探险、滑索天桥等主题乐园,规划建设了二期水街、夜游等项目,着力把夏季做热、把冬季做火,总共投资达6亿元,促进了旅游产业全年均衡发展,打造了“四季不落幕”的乡村旅游胜地和全域旅游样板。
一、保护了生态。“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篁岭景区的“企业运营”管理模式和“生态入股”发展理念,打破了以往景区一次性买断乡村旅游资源经营权的传统发展模式,创新性采取“公司+农户”形式,由景区与农户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社,将村庄的水口林、古树木等生态资源纳入股本,并将农民的山林、果园、梯田等资源要素进行有序流转,与农户共同开发农业观光体验项目,从而实现了企业与农户“共同入股、共同保护、共同开发、共同受益”的可持续共建模式。如以“篁岭花海”为例,景区向600余户村民租赁了近千亩梯田,统一规划种植,打造四季花海观光园,村民也由“庄稼户”变为公司的“造景师”,实现了“生态入股、红利共享”的共建共享新格局。
二、传承了文化。“先解决产权问题,古村才能得到更好的开发与保护。”篁岭景区通过“人下山、屋上山、貌还原”的整体性打造,推动了古村民俗文化的保护、开发与传承。产权置换为篁岭古村赋予了明晰的法律保护,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被施予了一场精准的外科“手术”,倒塌的牛栏猪舍被拆除,120栋原址古宅在一流古建筑修复师的手下修旧如旧,20多栋濒临消失的古村老宅被异地搬迁到篁岭安置保护。而地质灾害威胁也由专业部门完成了专项治理,水源问题得到了根本性解决,旅游交通环境也焕然一新。
“一幢一风格、一屋一品位”,一栋栋古民居依山势错落铺陈在百米落差的篁岭坡面上,通过内涵挖掘、文化灌注、活态演绎等方式凸显古村文化的“原真性”和民俗文化的“原味性”,实现了古村落文化、民俗文化及生态文化的完美融合。同时,策应婺源打造中国乡村民宿“婺源样板”的号召,修缮后的篁岭景区,一幢幢古宅改造而成的“外面五百年、里面五星级”的精品民宿,旅游旺季“一屋难求”。
三、创造了典范。篁岭“半空心村”发展乡村旅游,“越是艰难越向前”,创造了乡村旅游“篁岭典范”。首先,通过市场经济杠杆,对村落建筑物采取产权收购、对村民采取搬迁安置的方式,厘清关系,排除干扰。同时,在保持原有村落建筑和古村文化“原真性”的基础上,对古建筑实施修旧如旧,并向高端食宿、会议会所、购物街、山乡休闲、民俗体验等方向发展,返迁村民就业创业,复原烟火气。其次,在经营上走门票与经营复合的路子。门票定位在中低价位,今后将根据国家产业发展要求和自身经营发展状况,逐步降低门票价位,摆脱“门票经济”依赖。并通过休闲度假、旅游会展、民俗体验、文化演艺等综合旅游消费取得项目收益,推进旅游发展转型升级。再次,围绕乡村文化元素主线,遵循地域民俗文化特色,在保护基础上充分利用遗留闲置的生产生活资料、旧屋老舍等存量资源,挖掘展示当地民俗文化,发展休闲旅游文化产业,最终将篁岭打造成中国最具民俗特色的休闲旅游目的地和民俗文化影视村落。最后,采取“公司+协会+农户”等形式,科学有效整合旅游资源,推进相关资源权益集中流转经营,与农户共同开发观光农业、经营旅游产业,形成产业链条,将农户融入旅游产业项目中,构建利益共同体,达到了“就地城镇化”“就地脱贫致富”的效果,实现了公司与农户“互利共赢”。
作者简介:吕军,婺源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