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君子”人格获得路径刍议

2021-04-28 10:51于明珠
青年文学家 2021年6期
关键词:君子孔子

摘  要:“君子”人格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中对“君子”人格定义为:仁、义、中庸。并提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四条 “君子”理想人格的标准,此标准可以通过忠恕之道、知行合一、见贤思齐、博学于文等四条路径达到。“君子”人格在提出以后,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孔子;君子;人格定义;路径

作者简介:于明珠(1997.1-),女,汉族,山东人,现就读于扬州大学文学院2019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先秦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6-0-03

引言:

“君子”一词从最初代指社会地位高的人到成为道德人格的代名词经历了几百年,最终完成这种定型的是孔子。孔子为了重建礼乐制度和人们之间的道德体系提出“君子观”这种理想人格。 在《论语》中孔子对“君子”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这种理想人格作为最高追求,后世儒家谨守不移。本文将通过梳理“君子”人格的定义,探讨“君子”人格的获得路径。

一、“君子”人格的定义

根据《论语》,笔者总结出孔子的“君子”学说的含义。其中,“仁”是根本要求,“义”是价值准则,“中庸”是最高道德标准。以“仁”为本,遵守“义”的要求,追求“中庸”,通过自己不断地努力,就能获得一个完备的“君子”人格。

(一)“仁”—君子人格的根本要求

“仁”是“君子”人格的根本要求。《論语》中“仁”共提到了一百零九次,在不同情况下含义不同。“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1]在孔子眼中,身为君子,没有吃完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就是在仓促匆忙的时候也要和仁同在,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要和仁同在。所以做君子,就是不离开“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2]即仁者爱人。这里的爱人不仅仅指爱自己的亲人,朋友,更指每一个人之间都相亲相爱,宽以待人,互相尊重,互帮互助。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把别人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把别人的痛苦当做自己的痛苦。“仁者爱人”就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但是不同于墨家的“兼爱”,孔子主张的“爱人”是有差别的爱。造成这种差别的标准并非是地位或者财富,而是是否合乎“礼”。所以做到“仁”,就要“克己复礼”,不管是和别人相处讲话还是做事,都要合乎“礼”的规范,不逾矩。时时刻刻约束自己,自然也就会“其言也訒”,但这并非是这个人痴傻,而是因为他们谨慎,在每说一句话都要反省是否合乎“礼”之道。如果做到了这些,别人就会认为你是“仁人”。

(二)“义”—君子人格的价值准则

在与人相处时,要时刻怀“仁”,还要以“义”为行为准则。义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提供了一个价值准则。即以义为先,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3]作为君子,有高尚的人格,在与人相处,做人做事时,不会厚此薄彼,为人公正,处事灵活。这就是孔子提出的为人处世原则。提到“义”,势必会想到“利”。“义利观”亦是《论语》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孔子通过对“义利观”的阐述,对君子的行为准则在道德层面做了界定。“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作为君子,要关注的必然不是小利益,而是大道义。君子要“重义轻利”。但是孔子并不认为“重利”不好,只是要求要取之有道。这也为后来的儒家学者所继承。当“义”和“利”甚至是与“生”发生冲突的时候,要“重义轻利”,“舍生取义”。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明确阐释了他的选择。生命是君子所追求的,道义也是他追求的,当生和义只能二择其一时,那么君子会舍弃生命而坚持道义。这个思想,几乎成为中国古代士大夫乃至近现代志士仁人的行为准则,甚至是自己的理想纲领。明代冯梦龙曾提出:“虽不得其死,然大丈夫杀身成仁,视死如归,功在当时,名垂后世,何不可愿之有哉?”那些在历史上“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人,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不断演绎,比如程婴、公孙杵臼等,甚至成为后世的“偶像”。“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4]孔子认为,身为君子,就要在“义”与其他事情发生冲突的时候“取义”,而“成仁”便是 “取义”的结果和体现。孔子为了“仁”和“义”,可以杀身、舍生。这是孔子所追求的最高道德人格。一个人将“义”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就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三)“中庸”—君子人格的最高境界

在“礼”的约束下,以义为行为准则追求“仁”,这样是为了达到“君子”的最高境界,“中庸”。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5]“仁”是孔子的道德追求。“中庸”是最高的道德境界。何晏在《论语集解义疏》中提到:“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所以“中庸”就是“宜”,就是适当。儒家的思想植根于人,所以为人中庸,并非平凡或者平庸,而是指人在做事时要“适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而且制宜的原则就是“仁”和“义”。中庸就是走中道,“德”的最高境界是中庸,君子最高境界是走中道,而非天道或者地道。“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人是不可能到达“天道”的,天与地是万物根本,所以孔子不谈天的道德。“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6]人能做到的“道”,就是“德”。将天下的人按照“义”的原则去公平对待就是“人道”。中道即人道,人道即仁道,所以仁道是符合人性的,谁都不能违反。这就是“常”即常有常存。故“庸者,常也”。中庸是孔子界定的“君子观”的最高境界,是一种德行,是人生所能达到的一种最高的道德境界,如果达到了这个境界,甚至超越君子,而达于位于君子之上的圣人。当孔子评价一个人为中庸时,是指这个人已达到或者已经接近至境,事事合礼,大善如水,没有私心,他做的每件事,所的每句话都是“人道”。孔子自述“六十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正是这种境界的体现。当然,在《论语》、《中庸》中,孔子曾一再感叹达于“中庸”非常难,这也正说明“中庸”的可贵。在孔子眼中,达到这种境界的只有尧、舜、禹、文王、周公等寥寥数人矣。正是这种境界的可贵和困难,才成为“君子”的毕生所求。中庸看似是“中”,其实亦是“极”。

仁、义、中庸构成孔子“君子观”,有了这些,就是君子。君子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人格。孔子在《论语》也给出了成为君子的方法。

二、“君子”人格的获得路径

《论语》中孔子不仅论述了“君子”人格的含义,亦给出了如何获得“君子人格”的方法。君子人格,是个人内心在道德层面所遵从的一种规范。这种规范的标准就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是君子立志的最高目的,但是“君子”是一种可获得的人格,因此,“道”是可以追求的。最高的“道”就是中庸,在此基础上,它的核心即“忠恕”。立志虽要目标高远,可追求的“道”也是需要不断深化的。人能做到的“道”就是“德”。要“据于德”。“德”就是内心的修养。成为君子的过程中,要将内心的修养转换为道德的行为,这个转换的方式就是知行合一。“依于仁”,仁者爱人,就是要保持内心的爱,这个过程是很难的如何不做错,就要时刻见贤思齐,反躬自省。游于艺,就是对“六艺”游刃有余。要想“游于艺”,就要“博学于文”。如此,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于道德主体的心中,成为道德主体,也就是君子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实践中自觉地遵守这些道德规范。

(一)忠恕之道

“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中非常重要的道德理想。也是获得“君子人格”的重要路径。儒家学者以“忠恕”作为君子追求的“道”的具体途径,一以贯之。最早将“忠恕”放在一起的是曾子。“孔子呼而告之,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7]在这里,明确出现了孔子心中的“道”的内容,亦提出了与人相处的原则和追求:忠恕。儒家的“忠”,是做自己,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8]时内心无愧,坚持自我,就是“忠”。是否“忠”不是别人判断的对错,而是做的事情是否合乎自身的道德追求。“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9]。朱熹说:“推己之谓恕。”所为“恕”,就是自己不想遭遇的,也不会强加给别人。“恕道”是一个平等概念,意味着人尊重自身的感受,进而尊重他人的感受。忠与恕,是孔子的“道”,也是后世君子立志的目标,要想成为君子,首先要学习“忠恕之道”。

(二)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获得“君子人格”另一重要途径。君子内心的道德修养要在与人交往中反映出来,“据于德”,即将内心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外在的道德行为,就是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0]从这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实践应该重于理论。“知”与“行”,应该是内与外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子曰:“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11]孔子赞赏的是知行合一的人,反对夸夸其谈,只有嘴上说说的人。“行”就是实践。“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12]在孔子看来,仁爱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最重要的根基。“能近取譬”是最重要的实践。能近取譬就是推己及人。一个真正拥有仁爱的君子,不仅仅自己要立得住,也要让别人立得住;不仅要自己事事行得通,也要去帮助别人事事行得通。推己及人,就是实践“仁”的方法。

(三)见贤思齐

及时反省自己是儒家修身的重要方法,也是成为君子的重要路径之一。在成为君子的过程中要“依于仁”,这个要求在践行时常常会行差踏错而不自知,所以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3]这是先贤提出的修身方法,要时时刻刻反省自身。君子自身就是道德体,君子人格不能靠别人赋予,而是靠自己内在的道德修养指导为人处世。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14]孔子认为当道德个体想到“仁”,“仁”就到了。这就是强调了道德修养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见贤思齐”是道德个体自身主观的追求,但是自我反省不能闭门造车,而是应该多与别人相处,在于别人相处中,“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5]。儒家学者对这一条谨守不移。另外,孔子提出“反求诸己”,有了问题并非推卸责任,怨天尤人,而是反躬自省。

要想获得“君子人格”,必须将这件事长久以往地做下去,把反省自己作为像一日三餐一样重要而寻常之事。当上不怨天,下不尤人,反求诸己时,已经走上了成为君子的正途。

(四)博学于文

孔子眼中,文是非常重要的。君子就要“游于艺”。“博学于文”是“游于艺”的途径。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16]孔子认为,君子广泛学习文化知识,在用礼来约束自己,就不会离经叛道。博学于文,是为了成才。这里的文,包括广泛的典籍,典章制度,以及最重要的“六艺”。六艺一种说法是指:诗、书、礼、易、乐、春秋。这是孔子为弟子开设的六门课程,后来成为后世儒家学者传习的六门学科。春秋时期的文字一般记录在竹简或者絲帛之上,无数人著书立说,但只有少部分人的思想被记录并传播开来。在大浪淘沙中留下的文,是非常贵重的。所以孔子非常强调文的重要性。孔子认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17]天生就懂得道理的人最厉害,最聪明。通过学习而懂得道理的人次一等,遇到困难才去学习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难还不学习,就是下等的愚民。但是实际上,像舜这样在孔子的认知中属于天生的圣人的人几乎没有。在寻常人中,没有天生就懂得道理的人,但是通过学习懂得道理就很聪明了。另外,孔子讲的是通过学习懂得道理,而不是知道道理。仅仅知道,还不足以将文中的外在约束内化于心,只有懂得道理才能将文中的在在约束融进自己的生命,成为自己内在的道德修养。孔子不但提出博学于文,还给出了如何博学的切实可行的办法——学思结合。不仅要学,还要在学习中不断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8]如果只学习不思考,就像沙上建塔不牢靠,如果只思考不学习,就像空中楼阁没有根基。所以学习一定要与思考相结合。“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19]“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20],这些都说明了思考的重要性。

注释: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里仁》,中华书局,1980年,第2471页。(以下所引十三经原文皆出自阮元《十三经注疏》。)

[2]《十三经注疏·论语·颜渊》,第2504页。

[3]《十三经注疏·论语·里仁》,第2471页。

[4]《十三经注疏·论语·卫灵公》,第2517页。

[5][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庸》,中华书局,2016年,第21页。

[6]《十三经注疏·论语·公冶长篇》,第2474页。

[7]《十三经注疏·论语·里仁》,第2471页。

[8]《十三经注疏·论语·雍也》,第2479页。

[9]《十三经注疏·论语·颜渊》,第2502页。

[10]《十三经注疏·论语·学而》,第2458页。

[11]《十三经注疏·论语·公冶长》,第2474页。

[12]《十三经注疏·论语·雍也》,第2479页。

[13]《十三经注疏·论语·里仁》,第2471页。

[14]《十三经注疏·论语·述而》,第2483页。

[15]《十三经注疏·论语·述而》,第2483页。

[16]《十三经注疏·论语·颜渊》,第2504页。

[17]《十三经注疏·论语·季氏》,第2522页。

[18]《十三经注疏·论语·为政》,第2462页。

[19]《十三经注疏论语·子张》,第2532页。

[20]《十三经注疏·论语·卫灵公》,第2518页。

猜你喜欢
君子孔子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effect of Liujunzi decoction (六君子汤) on advanced-stag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 patients after first-line chemotherapy
君子之风
孔子请你加入群聊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君子无所争
有君子之道四焉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