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情感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

2021-04-28 22:41崔竞
现代企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津渡文脉乡愁

崔竞

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的系列纪录片《记住乡愁第五季》以关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主题播出,获得了广泛关注。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明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提出“让城市融入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讨论加强对城市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的宏观调控,强调要留住城市特色。我国社会变革趋势表明,变化中的城市有不可遗忘的样貌,城市的记忆和情感需要延续。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活的”记忆,集中展现典型的建筑风貌、丰富的文化遗存,彰显着浓郁的地方特色与传统,成为近年来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作为承载城市文脉的实体,历史文化街区见证过当地居民从古至今的繁衍生息,不仅保留了深厚的历史积淀,也在延续城市文化的情感脉络。随著我国城镇化进程加速,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开发面临诸多问题,游客的“乡愁”情感需求日益突显。因此,研究如何通过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开发“留住乡愁”、使人们“记住乡愁”,让街区在新时代里延续城市根脉,具有深远意义。

一、乡愁情感解读

何谓“乡愁”?从相关文献研究发现,学者们对“乡愁”的理解各持己见。陆大道教授曾说,“乡愁”情感发自人们内心深处,是一种对家乡或生活过地方的记忆、怀念和向往。又如陆邵明教授所讲,“中国人的乡愁不同于西方的怀旧与恋地情结,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人文情怀”。事实上,乡愁是以特定的场所为物质承载,基于时间、空间和人物等多种意象因子而产生的文化、价值认同。它唤醒人们对于地方文化的情感共鸣,是联结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重要纽带,如今更强烈地表现为“家园、家国”情怀,具体可从两方面解读。

第一,“乡愁”必须以“乡”为依托,“乡”是情感缘起。此处的“乡”并不局限于乡村,而多指“家乡、故土”,是富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地理空间。历史文化街区是符合此特征的场所。第二,“乡愁”并非充满忧伤思绪的“愁”。它反映出人们寻求地方文化的记忆与心灵慰藉,也逐渐成为精神寄托甚至支柱。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历史街区得以保护开发,许多建筑、场所不断被更替或消失,原先熟悉的环境与生产、生活方式也渐渐模糊。对于亲历变迁的居民来说,无论是否本地出身,都会因为怀念过去而找寻精神归属,产生了“乡愁”。

二、乡愁情感视角下的镇江西津渡旅游开发路径研究

1.镇江西津渡概述。江苏省镇江市位于长三角北翼,地处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十字中心,素有“城市山林”、“天下第一江山”的美誉。西津渡在镇江城西,始建于六朝时代,原是长江下游的一个渡口。历经唐宋直至民国的兴盛,成片街巷格局应运而生。西津渡的古迹保存集中且完整,共有3个国家级、38个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名城镇江文脉之精髓。众多考察证明,西津渡街区“一眼看千年”,东西方文化荟萃,古今中外多元交融,具有重要的保护、开发和旅游价值。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女士曾由衷赞叹西津渡说,“这里才是镇江旅游的真正金矿”。

2.镇江西津渡发展现状。西津渡街区北面长江,南依云台山,东西头分别与镇江金山、北固山串联。“枕山抱水”的地理优势、临江依山的古朴街巷和成片的传统民居形成了独具江南韵味的城市特色历史文化街区。根据《镇江市历史文化名城规划(2004-2020)》,西津渡保护区面积约6万平方米,规划用地面积14万平方米。“十二五”期间,西津渡街区建设累计投资超过8亿元,已顺利完成保护更新工程,并开启深化拓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阶段。据统计,西津渡年接待游客已超过150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4万人次。街区是国家4A级景区,获得过各类奖项殊荣。比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地区历史文化遗产优秀保护奖”、国家级的“人居环境范例奖”、最受欢迎的“世博体验之旅示范点”以及“江苏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西津渡发展遵循人本理念,开辟了文物保护与文旅市场开发并举的“西津模式”,可仍然存在街区整体影响力不够、地方传统特色不突出、开发管理不合理、商业化氛围太浓等系列问题。如何展现西津活力,在人们重视“乡愁”情感溯源和体验的今天,需进一步探寻通过旅游开发复兴“千年古渡”之路。

3.乡愁情感视角下镇江西津渡旅游开发路径。①发掘津渡文化内核。镇江西津渡有着丰厚而独特的自然人文内涵,在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中占据重要地位,被中国古建筑学专家罗哲文先生赞誉,题名为“中国古渡博物馆”。街区因渡而生,也因渡而兴。区别于其他古渡,西津渡的千年古渡与古街风貌依旧保存完好。街区更新期间,专家学者们做了大量研究工作,解读西津渡的历史文脉,论证了以津渡文化为核心的文保、文旅开发价值。街区旅游资源丰富,呈现出多元文化交织相融的特色。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救生义渡文化、宗教文化、东西方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市井商贾文化、诗画文化、近代西洋文化以及民国文化等。因此,目前有必要结合主题定位,深挖细掘津渡文化内核。其一,重新梳理街区特质,围绕核心价值,从延续记忆的角度出发,提取典型的乡愁情感虚实体要素。其二,深度融合地域文化基因,设计“昔日古渡江河汇,今朝西津容采生”的复兴主题,再现往日情境,移景于情,回归地方生活气息。其三,重点打造津渡历史记忆符号,杜绝发展与核心文化不相称的景观、建筑,强化“家园”意识,助推津渡文化旅游开发的引擎力。②修缮乡愁空间维度。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背倚城市山林,远眺长江风云,显山露水,景色秀美。不仅如此,街区内特色建筑、文物遗址遗迹汇聚,展现出它丰厚的人文底蕴。沿着西津渡小码头街这条东西向的中轴线行走,游客如同在历史河流中徜徉。人们可以踏上风雨千年的古渡石阶,穿梭于纵横交错的巷坊,欣赏着六朝以来的遗迹,随处可见粉墙黛瓦、古色古香的传统民居,而琳琅满目的各式商铺、小巧精致的江南园林、别具一格的宗教与西洋建筑,例如国内仅有的元代“昭关”过街石塔、清末英国领事馆楼群,更是将西津渡的历史文化描绘地异彩纷呈。空间与景观等载体影响着乡愁情感,是其依附的对象。对西津渡的旅游开发应注重维护街区空间和场所精神,以协调整体风貌为抓手,做好保护更新工作的同时,重新解构空间肌理,包括街巷、景观、水系、建筑和场地,转换并提升空间功能,使街区不单单具有静态展示、商业、观赏、休闲的作用,还要通过改善品质、活化场景来审视乡愁与旅游开发的内在关系,进一步修缮乡愁空间维度,满足人们精神消费的需求。③传承地方情感文脉。乡愁反映由人地关系产生的情感偏好。人们以地方为依托,在生产生活中对地方形成情感依赖进而认同。旅游活动提供了人地互动的条件,可以实现文化实践、情感认知的过程。如今,游览历史文化街区受到大众青睐。与国内众多的历史街区相比,西津渡的优势在于它的历史传承久远、文化积淀深厚、风貌保存完整,呈现出旅游资源多元且集中,古今中外、自然人文兼容并蓄的总体特征。西津渡是镇江城的根,作为历史文化街区的典型代表,西津渡的旅游开发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除了把握历史文脉之外,还需要以乡愁为研究开发的支点,深度了解并传承地方情感文脉。基于津渡文脉核心价值,街区文化辐射宽广体现出它强大的生命力。许多原真的历史遗迹,珍贵的“孤本”与“善本”遗留,以及家喻户晓的地方美食和传统手工艺品,都寄托着人们深厚的乡愁情感。说起西津渡里的美食,当地人如数家珍,像“镇江三怪(镇江香醋、水晶肴肉、锅盖面)”、“镇江酱菜”、“小磨麻油”、“恒顺老酒”、“长江三鲜”、“京江脐”等,都是联结城市地方记忆和情感的纽带。再比如,街区现有的传统手工艺品,像汉白玉台屏、正则绣、绒花制品、竹编字画、铜板彩画、灯彩、瓷刻等,其中有些是亟待保护与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延续城市文化和情感根脉的宝藏所在。

三、结语

乡愁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表征,旅游已成为保存城镇记忆、传承地域文化和记住乡愁的重要载体。历史文化街区饱含乡愁情感,是文化自信、城市复兴的源泉。镇江西津渡厚载的人文历史需要地方认知和情感浸润。在街区旅游开发过程中,要让它的根在乡愁之情中活着,并不断衍生,必将焕发新的生机。

(作者单位: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人文与旅游学院)

猜你喜欢
津渡文脉乡愁
保护“文脉” 吸引“人脉”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脉
永远的乡愁
乡愁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西津渡古街忆旧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九月的乡愁
西津渡元夜观灯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