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宋《瘟使供养图》看客家驱瘟防疫民俗

2021-04-28 19:46钟庆禄
寻根 2021年2期
关键词:瘟神天花客家人

钟庆禄

瘟疫是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总称,包括鼠疫(黑死病)、天花、麻疹、水痘、霍乱、疟疾、埃博拉、SARS以及当前的新冠肺炎等。据统计,我国历代共发生了589次疫情,其中西汉17次,东汉18次,魏晋96次,南北朝20余次,隋唐16次,两宋50余次,元代12次,明代64次(一说23次),清代300余次(欣正人:《瘟疫与文明》,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瘟疫蔓延给人们带来灾难,几乎人人谈疫色变,人们也很早就形成各种疫病神明崇拜习俗。

2004年,赣州慈云寺塔发现了一批北宋初期以前的珍贵文物,其中一件为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纸本设色经变画《瘟使供养图》,反映了宋代疫病神明信仰民俗,从中可管窥赣闽粤边区客家人的驱瘟防疫民俗民风。

大中祥符年间的《瘟使供养图》

2004年5月,江西省赣州市在维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代慈云寺塔时,在塔身第四层内壁暗龛发现一批文物。经赣州市博物馆清理,共计书画经卷16件、木雕造像13件、泥塑造像6件、青白釉瓷观音像1件、铜佛像1件,共计37件整件,以及残破经文、纸绢彩画、各种零散构件400余件(片)。后送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历时8年修复,成功修复57件宗教文物和世俗文物,其中有纪年文物3件,分别是开宝二年(969年)纸本写经《四分戒本》、大中祥符六年纸本设色经变画《瘟使供养图》和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飞天佛教版画(局部)》。据考古现场信息判断,该批文物应为北宋天圣二年(1024年)慈云寺塔建塔时埋藏入塔身的。

北宋大中祥符六年《瘟使供养图》为纸本设色,长62.7厘米,宽34厘米,描绘“五方使者”礼拜“灵岩大圣”。画作上下留白,作本纸诗堂,上诗堂款:“具下降日:正月六日、九日,二月五日、八日,三月三日、六日,四月廿五日、廿八日,五月廿四日、廿七日,六月廿三日、廿六日,七月廿三日、廿七日,八月廿七日、三十日,九月十七日、二十日,十月十三日、十六日,十一月十二日、十五日,十二月十一日、十四日。右件使者下降之日,不得炼油,煮炙鱼肉,只宜烧香供养庆赞。讫。谨题。”下诗堂款:“按《灵严大圣赞》云:昔有商人胡弘,家有九十余口染患瘟疾,写大圣真容供养,患人尽皆而起。缘于越中人民,悉皆敢仰,后傳于世,供养不绝。兼述大圣□帛先生经云:每月天符七十二行,瘟使下降之日,香茶供养,愿免瘟黄灾瘴,乞保平安。大中祥符六年三月二十九日庚申,信受弟子徐熙及妻黄三娘家□收赎在家供养。”题签散佚,仅存一个“苏”字,右侧五位使者,分别题为“北方使者”“西方使者”“中□使者”“东方使者”“南方使者”。

据考,此图为瘟神供养画,左侧人物为灵严大圣,右侧五人为东、南、西、北、中“五方使者”,与明清时期的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士季(钟仕贵)、中瘟史文业“五瘟神”一脉相承。灵严大圣为“五方使者”的统领或主管神明,“五方使者”每月下降两日,春季上旬下降,夏、秋两季下旬下降,冬季中旬下降。瘟使下降之日,民间不得炼油和煮炙鱼肉,只宜烧香供养庆赞。民间供养灵严大圣起源于江西一带,是一个叫胡弘的商人,家族90余口人染患瘟疫,因供养大圣痊愈而将此习传之后世。

“五瘟神”起源于疫鬼传说,由最初的播瘟布疫之“疫鬼”发展成为驱瘟防疫护佑人们健康的“疫病神明”,古籍有较多记载,如南宋《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明代《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等。与明清时期的“五瘟神”比较,北宋《瘟使供养图》中的“五方使者”所着青、红、白、黄、黑五色袍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北宋《瘟使供养图》崇拜的是六神而非“五瘟”,并且灵严大圣才是五瘟的统领主管之神,而非中瘟统领其他四瘟。“五方使者”是按照地理方位负责消瘟除疫,而非按季节来管控瘟疫的。

赣闽粤边客家地区为传染病多发地区

北宋《瘟使供养图》缘何于赣州出土?这和赣闽粤边区历史上传染病频发是直接相关的。

(一)瘟疫是驱动北民南迁的因素之一

在客家族群的形成史上,作为客家先民的北方汉民于魏晋南北朝、唐代及北宋末期大规模向南迁徙,至迟于宋代在赣闽粤边区形成了客家。他们南迁的原因除由战乱并起饥荒外,另一个原因即是瘟疫。瘟疫往往与战争、饥荒相伴,当它们降临时,人们不得不远离故乡,迁居他地,这促进了人口移动,大量北方汉民由此南迁。

(二)唐宋时期赣闽粤边区为烟瘴之地,疟疾频发

唐宋时期,赣闽粤边区开发层次低,是有名的烟瘴之地,瘴病频发。“汉唐以前,(赣南)率以荒服视之”,唐初诗人沈期流放州,在大庾岭作诗“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洛浦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唐时汀州府治“州初治杂罗,以其地瘴,居民多死,大历十四年移理长汀白石村”。宋代“虔(赣州)于江南地最旷,大山长谷,荒翳险阻”。“虔州龙南、安远二县有瘴,朝廷为立赏添俸甚尤,而邑官常缺不补。他官以职事至者,卒不敢留,甚至界上移文索案牍行遗而已。”“赣有十二邑,安远滨岭,地恶瘴深,谚曰:‘龙南、安远,一去不转。言必死也。”“然虔之诸县,多是烟瘴之地,盗贼出没不常。朝廷初无赏格,士大夫之有材者,多不肯就,又难强之使行。”北宋《瘟使供养图》也提到崇拜瘟神的目的是“愿免瘟黄灾瘴”。可见,唐宋时期赣闽粤边区实为烟瘴之地。

根据现代医学研究,瘴病其实是一种恶性疟疾传染病。民国时期,疟疾还时常威胁赣闽粤边区客家人的生命健康。《赣州地区志》和《信丰县志》均载:“建国前,疟疾发病率达45%,边远山区高达90%。”《安远县志》载:“民国期间,(疟疾)县内年均发病率高达19%。”客家人称瘴病为“打摆子”,赣南民谣唱道:“晚稻无人割,木无人摘。十人九床上,冷得抖抖响。”“秋来豆叶黄,摆子病上床。稻熟无人割,谷黄又生秧。”

(三)天花、麻风病、霍乱在赣闽粤边区传播

除疟疾外,客家人还受到天花、麻风病等其他传染病的严重威胁。天花病是由天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特点是传染性强、病情重和死亡率高。《赣州地区志》载:“清光绪三年至五年(1877-1879年),寻乌县天花流行,死人无数……民国11年(1922年)、19年(1930年),寻乌天花流行,死人很多。16年(1927年),宁都固厚天花流行,不到1个月,发病3000余人,持续3年。”《安远县志》载:“民国35年(1946年),天花在县内流行,死亡0.2万人。”《会昌县志》“民国17年(1928年)流行天花,患者死亡十之八九。”《南康县志》载:“清末和民国期间(天花)是危害儿童生命狂烈的传染病。”

麻风病则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麻风病在本县流行久远。民国25年(1936年)粤军第一军在本县新余村壶头岭枪杀麻风病人20余名,用石灰坑深埋。”(江西省大余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大余县志》,三环出版社,1990年)

赣闽粤边区传染病多发,医疗条件却相当落后,逢疫即死伤无数。大余县“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春、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清顺治三年(1646年)、康熙二十年(1681年)瘟疫流行,全县人口锐减。民国31年(1942年)霍乱流行,全县日死数百人”。“(民国)31年(1942年),宁都县霍乱流行,死亡2000余人。32年(1943年)八九月间,会昌筠门岭霍乱流行,死亡700余人。”

赣闽粤边客家地区的驱瘟防疫民俗

面对疾疫频发的恶劣生存环境,赣闽粤边区客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疫病神明崇拜和预防民俗。

(一)崇拜疫病神明

1.五瘟神信仰

北宋《瘟使供养图》是宋代“瘟神”信仰实物,但现今在赣闽粤边区“五瘟神”信仰基本難觅踪影。宋代黄震撰《黄氏日抄》记载了官府禁止吉州划船迎神,烧毁船千三百余只,坼毁邪庙,禁绝瘟神一事,并且认为“赣州干地划船之风尤甚”。吉州即今江西吉安市,与赣州接壤,可知宋时赣州盛行五瘟神信仰。

现今在福建闽江流域(福州一带)还留存有五瘟神信仰,影响不小。但其名称却五花八门,一般称作“瘟神五帝”,主要原因是历史上官府对五瘟神信仰的打压,民间为应对而将五瘟神伪装起来。故五瘟神称法众多,有五显、五通、五帝、五圣、五瘟等。在赣闽粤边区的赣南上犹县五指峰乡还有五显庙,粤东蕉岭县新铺镇也有五显宫,但均无法考证这些“五显”与五瘟神有何关联。赣南地区道教现今使用的《赵大元帅财神真经》《五路财神真经》均载“五路财神”为“东路财神青金使者、南路财神赤金使者、中路财神黄金使者、西路财神白金使者、北路财神乌金使者”。“五路财神”按方位司职和所著五色袍与“五瘟神”是一致的,并且财神赵公明即由瘟神演化而来,故推测宋代在赣南盛行的五瘟神信仰,一方面受到官府打压,一部分消失了;另一方面随着瘴气散去,疟疾得到较好控制,一部分转化成五路财神等其他信仰。

2.天花神信仰

天花是威胁客家人主要传染病之一,故天花神信仰在赣闽粤边区传播范围极广,至今还存在一定数量的“天花宫”或“天花娘娘”神像崇拜。

在距离赣州市城区不远的七里古镇上,有一座仙娘古庙。该庙占地面积约372平方米,始建于明代,原名为“天花宫”,主要供奉“天花圣母”,是一座专为祭祀天花神而建的庙宇。在仙娘神位上方,至今还挂着一块“天花圣母”牌匾。相传,七里镇一带古时天花肆虐,夺去了很多人的性命,是一位外来的老太医治了天花儿童,故村民修建了此庙。

后来,附近坝上村上游的杨梅庵被水冲毁,人们把庵内的观音菩萨等移入“天花宫”。后因天花得到控制,不再肆虐,主神便变成了云霄、琼霄和碧霄“三霄”,同时增加祭奉七仙姑等神,“天花宫”就变为“仙娘古庙”了。现今天花病早已被人类消灭,但仙娘庙里还供奉着“天花娘娘”,并且“三霄”神和七仙姑等神也被赋予主管妇女生育和小孩疾病等职能,成为当地的保护神,保佑儿童免得天花、水痘、麻疹等疾病。

在赣县区梅林镇有座圣母庙,原名“天花宫”,始建于明末崇祯年间。古时,梅林一带常发天花,而天花宫建成后,疫情大减,香火旺盛。以前,信众除周边群众外,还有福建、湖南、广东等地的信众来参加庙会。在宁都县有座七仙庙,供奉着三太夫人、七仙娘娘、天府大帝等11位神。传说古时有位太子患天花死亡,被封为天府人圣大帝,以监视三太夫人和七仙娘娘,若出现天花死人,即拿她们母女问罪,故天府大帝神像安放在七仙庙楼上。七仙娘娘是玉皇大帝的使者,每天定期查看病人的病情和病人家庭成员行为,上报玉皇大帝以判定生死。在赣州城区“县岗坡”原来也有一座建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的痘娘宫,又称作“天花宫”。

3.麻疹、水痘神信仰

在赣闽粤边区,麻疹、水痘神明信仰也较为常见。宁都县在县城建有12座七仙庙,乡镇除石上乡外都建有七仙庙,田头乡七仙庙是规模较大和香火旺盛的一座。庙内神像多达19尊,男女共祀,其中大殿16尊、二楼3尊。大殿神是七仙娘娘、三太夫人、金花小姐、银花小姐、花婆、花公、千里眼、顺风耳,二楼是天府大帝、种痘童子、收痘郎。三太夫人中的大婆婆管天花,二婆婆管麻疹,三婆婆管水痘,而种痘童子和收痘郎也是痘神。在瑞金市城区原有两座仙太庙,祀奉凌霄、碧霄、琼霄三仙太,当地传说三位仙太也是专管人间痘花(麻疹)的痘神,受到众多妇女的崇拜。

此外,还有其他未明确主管某疫病的神明,却因保护妇女儿童健康成长或祛除疾疫而闻名。比如,在石城县朱坑唐台村夫人山上有座夫人庵,供奉着陈靖姑、林九娘、李三娘“三奶夫人”和观音、许真君等神。“三奶夫人”因护佑小孩、祛除疾疫而受到诸多信众崇拜。客家人为了祈求健康、除疫祛病,还形成了崇拜古代医者的习俗。闽西奉保生大帝为医神,庙宇称慈济宫,在永定湖坑一带,每年举行“做大福”大型民俗活动,请保生大帝游村。长汀县城有座药王庙,供奉药王扁鹊,医者世家也会在家里设立药王神牌。赣南宁都县城外也有一座药王庙,除供奉扁鹊外,还祀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等名医。粤东则常奉华佗为先师,庙宇称“先师庙”。五华县先师庙供奉着一大一小两尊华佗神像,受人香火并供人求医问药。

(二)请神驱疫民俗

1.游神驱疫

《礼记·月令》《后汉书·礼仪志》等记载,古时人们每年岁终都要举行“大傩”祭祀。傩是一种驱鬼逐疫的原始宗教活动,通常以集体性祭祀舞蹈来渲染傩神的威慑力进行驱鬼逐疫。《瑞金县志》载:“元旦夜,傩以驱疫,男神船则龙头间杂扮故事,后为龙尾,押以社官、土地。”《宁都直隶州志》亦载:“其俗素尚强悍,信鬼神,疾恒祷祠,巫觋驱傩。”而今在赣南唯一传承下来的傩祭即是宁都县黄石乡中村的“中村傩”。目前“中村傩”每年仍在正月和九月举行两次傩神巡游活动,表演《判官点书》《打保安》等8个傩戏节目。巡游路线几百年不变,且不能原路返回。正月巡演十五天,九月巡演七天。巡演时场面火爆,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驱鬼逐疫。

2.打醮驱疫

道教神仙谱系繁杂,庙宇众多,许多神明与疫病有关。若有大疫,客家人即会请神打醮驱疫。在安远县高云山乡墟岗村有座水口庙,1949年农历十月举行过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打醮。当时村内疫病流行,村民们就凑了些钱,请了几个老师傅(夫人教的法师)做了三天三夜的法事,内容有念经拜、申文、解冤、过火炼、祭将等。后来停了打醮,直到1995年又打了一次五天五夜的保安清醮。不过,打醮不再是为了驱疫,而是为了恢复水口庙以往的敬神活动。古時安远县常遭瘟疫、蝗虫、干旱、洪水等灾害,百姓苦不堪言。由各地民间庙堂牵头,百姓募捐,举行斋蘸法事,驱邪驱疫,最后一天晚上还会举行“过火炼”表演,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现在人们打醮主要是为了娱神娱人,祈求平安。

(三)日常防疫习俗

勤洗澡,讲卫生。客家人生活在瘴疠蛮荒之地,长期面临瘴病、天花等传染病的困扰,逐渐养成了每天洗澡的生活习惯。这在当今看似平常,却是有效降低传染病的重要举措。

药食同源“治未病”。客家人喜将药草加入食物中一起蒸煮食用。客家擂茶是最富有客家特色的茶饮,基本原料是茶叶、大米、芝麻、黄豆、花生、盐等,有时随季节变换加入药草。春夏温热,就常用艾叶、薄荷、细叶金钱、斑笋菜等鲜草;秋季风燥,就多选金盏菊或白菊花;冬天寒冷,则用竹叶椒或肉桂。在全南县等地,也会随个人喜好加入鱼腥草、薄荷、紫苏等药草。定南客家酸酒鸭,口味酸辣,具有药用、保健价值。相传,南宋时北民南迁定南,当地雨多潮湿,易得伤风,客家先民将当地野山椒切碎拌以客家米醋一起服用,有发汗、杀菌、祛湿、醒脑功效。后来,客家人为预防疾病,常在食品中拌以酸辣佐料和姜、茶油等辅料。还有仙人,客家人将仙人草直接做成一种可以解渴、解饿,又可以消毒的健康食品——仙草冻。客家米酒也是客家人最常饮用的饮料,具有补养气血、助消化、健脾、益胃、舒筋活血、祛风除湿等功能。这些药食同源的食品,很好地提高了客家人的免疫力,预防了疾疫的发生。

结  语

赣州慈云寺塔发现的北宋《瘟使供养图》为我国古代瘟神信仰研究提供了实物,反映了北宋时期瘟神信仰的相关习俗,以及历史上赣闽粤边区是烟瘴之地,流行疟疾(瘴病)、天花、麻风病等传染病。面对疫病频发,又缺医少药的生存环境,赣闽粤边区客家人和其他民族一样,转向寻求神明的护佑,兴建了许多庙宇,崇拜“五瘟神”、天花神、水痘神等疫病神明。客家人对这些疫病神明的信仰一直传承至今,但后因疫病得到控制,供祀疫病神明的庙宇功能大部分发生了转变,成为保地方平安的一方福主。同时,客家人在长期与疫病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了计卫生、勤洗澡的习惯,并在饮食方面形成了药食同源,提升免疫力“治未病”的预防理念与风俗。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明清以来赣南土地契约文书的整理与研究”(20XZS023)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赣州市博物馆

猜你喜欢
瘟神天花客家人
毛泽东诗作《七律二首·送瘟神》(书法)
战瘟神
赞抗疫工作者
大疫
浅谈软膜天花
赖炜炜作品
可怕天花如何感染人类?
行酒
天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