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初,很多人挂在嘴边用来骂人话是:“你得了脑膜炎”,类似于现在的“神经病”。这句充满着冒犯和歧视的话,背后是一场超过300万人染病、16.8万人死亡的烈性传染病疫情。
随着4月24日世界脑膜炎日的到来,这段尘封的记忆再次被打开。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严重传染病。在中国以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6月龄至2岁的婴幼儿的发病率最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病死率可高达50%,且10%~20%的存活者可能患上脑部损伤、失聪等后遗症。
资料显示,脑膜炎球菌主要有12个群别,导致人类疾病的主要是A群、B群、C群、X群、Y群和W群这6个群别。除X群外,其他5个群都有疫苗可以预防。
近年来,伴随生物技术的发展,流脑结合疫苗的研究和开发取得了诸多进展,更多疫苗有望通过临床试验进入市场。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持续为适龄人群提供免费疫苗接种,从而消灭了天花、脊髓灰质炎,控制了麻疹、白喉等多种曾经广泛流行的疾病,儿童慢性乙肝携带率从接种乙肝疫苗前的10%降至0.75%。
实践证明,在对抗传染病、降低死亡率方面,疫苗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有效措施,也是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佳防疫效果的措施。因此,预防流脑最有效、最经济的办法就是接种流脑疫苗。
近年来,伴随生物技术的发展,流脑结合疫苗的研究和开发取得了诸多进展,更多疫苗有望通过临床试验进入市场。可以说,流脑疫苗的创新研究,对提高中国流脑疾病的防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脑膜炎路线图已被指定为世卫组织《2019-2023年第十三个工作总规划》的全球旗舰战略。
整理/应琛。制图/刘绮黎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曾暴发过5次流脑疫情,1966年到1967年的那次最為严重。资料显示,仅辽宁一省,在1967年有51931人染病流脑,死亡3013人,病死率为5.80%;广东更为严重,从1966年11月到1967年2月上旬,感染者有51834人,死亡3394人。等到3月15日再次统计时,患病人数竟然升到了195745人,死亡10770人,病死率为5.50%。
疫情快速蔓延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当时中国正值十年动乱,大学生在全国性的“大串联”中挤进绿皮火车、招待所,人员的聚集为疫情推波助澜。
大量死亡的病人给当时的亲历者留下难以磨灭的人生阴影,也让国家认识到了传染病防控的重要性,开始重视流脑疫苗的研发。
资料显示,1966年,中国开始研制流脑菌体疫苗,但这种疫苗接种针次多,不良反应大且预防效果不好。
当时中国流脑的主要菌群是A群。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V -A)于1975年开始研制,1980年研制成功,其反应轻微,保护效果高达90%以上。2001年,A+C群流脑多糖疫苗获得生产批准。
改革开放后,从1984年起,全国开始大规模推广流脑疫苗,2008年纳入儿童计划免疫,流脑发病人数从最高峰的304万例,降到2017年的低于2000例。以广东省为例,疫苗接种前,1967 年流脑发病率最高,达 705.04 例/10 万;而疫苗接种后,2016 年发病率为 0.0037 例/102 万。
经过一番大刀阔斧的防控,流脑疫情逐渐偃旗息鼓。流脑疫情带来的恐慌经过几十年时光的冲刷已经几乎被我们淡忘。
按照工艺区分,现有流脑疫苗分为多糖疫苗和结合疫苗两大类。除了比较特殊的B群疫苗以外,其他4个群别,加上两种工艺,可以排列组合出无数流脑疫苗,其种类用“叹为观止”来形容并不过分。
2020年4月,医护人员为儿童接种疫苗。
美国在疫苗接种领域一直引领世界。在美国疾控中心的网站上,有从1983年到目前为止的接种程序,从中可以了解美国流脑疫苗纳入接种计划的历史进程。
2006年,美国的接种程序表中同时出现了流脑4价多糖疫苗和4价结合疫苗,前者用于2—6岁普通人群,后者基本用于11—18岁普通人群。2008年,美国的接种程序表里就已经看不到流脑4价多糖疫苗,只剩下4价结合疫苗,用于2—10岁高危人群和11—18岁普通人群。
2012年,美国将4价结合疫苗的接种年龄范围扩展到9月龄—18岁。一年后,接种年龄范围扩展到2月龄—1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