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吴佩孚研究述评(上)

2021-04-27 00:02朱华龚倩
文史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吴佩孚编著研究

朱华?龚倩

摘   要:

在民国人物研究领域,有很多学者致力于对北洋军阀吴佩孚的研究。近十年(2009-2019)以文献、文集、回忆录等形式出现的新史料,以及出版的新著作、发表的新论文、开展的新研讨,在拓展了对吴佩孚研究的广度的同时,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对吴佩孚研究的深度。

关键词:

吴佩孚;研究;综述

吴佩孚(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字子玉,山东蓬莱人,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爱国者。吴佩孚是首位亮相《时代》杂志封面的中国人,该杂志称他为“Biggest man in China”。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涉及吴佩孚的著作有近510部,论文有290余篇。笔者不揣浅陋,尝试梳理近十年学界对吴佩孚的研究,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吴佩孚研究之史料

(一)文献汇编

2011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著的《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其中第一册和第三册涉及吴佩孚在惨杀工人、进攻国民军等方面的有关内容。2014年湘潭大学出版社出版《红藏:进步期刊总汇(1915—1949)》,其中蔡和森主编的《向导》收录了有关吴佩孚的丰富的期刊资料,内容涉及吴佩孚与陈炯明、康有为、冯玉祥,与中国共产党、国民党,与北京政变,与外交系,与湖北、河南(红枪会)等方面。赵世炎编著的《政治生活》和《学习》第一册中也收录了不少关于吴佩孚的资料,此外《华美》第二册、《华美》第三册、《共进》第一册、《时代学生·消息》、《工人之路》第三册、《布尔塞维克》第二册、《文献》第三册、《中国工人》第二册、《上海周报》第一册、《中国青年》第一册、《职业生活》第二册也有涉及吴佩孚的内容。2015年中华书局出版王建朗主编的《中华民国时期外交文献汇编(1911—1949)》,其中的第二卷上、下和第四卷下中收录了吴佩孚的通电信件。

(二)文集资料

2011年海洋出版社出版汤锐祥编著的《护法时期孙中山轶文集》,内容涉及吴佩孚与曹锟、孙中山、沈鸿英等人物以及外交问题。同年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嘉兴市政协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著的《褚辅成文存》,其中有给吴佩孚的通电资料。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张荣华编校之《康有为往来书信集》,其中有吴佩孚与康有为交涉的很多资料。同年还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姚鹓雏编著的《姚鹓雏文集·杂著卷(上)》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桑兵主编的《各方致孙中山函电汇编》,其中第三至六卷中收录了有关吴佩孚的致电。2013年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骆宝善、刘路生主编的《袁世凯全集》收录了任命吴佩孚的职务令。同年万卷出版公司出版郭春修主编的《张作霖书信文电集(下)》,其中有吴佩孚与张作霖交涉的很多资料。2014年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唐锡彤、刘晓焕、吴德运主编的《吴佩孚新论:吴佩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同年还有湘潭大学出版社出版刘建强编著之《谭延闿文集·论稿(上)》,其内容涉及吴佩孚与章太炎。2015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白化文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历史名人轶事集成》,其中第五卷收录有《吴佩孚卷》。

(三)回忆录

近十年出版的有关吴佩孚的回忆录有:2010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刘凤翰主编《民国军阀:亲历者口述实录》、法律出版社出版陈夏红整理的江平口述《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2013年新星出版社出版沈迦著之《寻找·苏慧廉:传教士和近代中国》,同年中华书局出版周海滨执笔的韩子华口述《我的父亲韩复榘》。

除了以上史料,还有很多收录吴佩孚的诗词绘画的作品,以及有关吴佩孚的小说和碑刻资料等。

此外,苏全有和王淑杰指出加强对《大公报》的研究有利于推动吴佩孚研究走向深入,并进一步指出《大公报》“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外交与社会舆论、下野與去世、人际交往与地方建设等方面”[1]。

二、吴佩孚研究之论著

吴佩孚一生跌宕起伏,大起大落。以下主要为近十年学界对已有专著和论文成果的进一步认识。

(一)专著

2009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田建群编著之《细说北洋:吴佩孚》,以细致的历史人物传记和史评笔法,征引了大量史料并附有大量历史照片,叙述了从清末到民国初年北洋军阀从发生发展到执掌政权和最终结束这一段时间里吴佩孚的生活。2010年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陈杰编著之《吴佩孚传》,用新角度、新观点全面讲述了吴佩孚叱咤风云而又艰难曲折的颇具传奇色彩的一生。2012年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康狄编著之《最后的北洋三雄: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殒命秘闻》。康狄邀集民国史专家学者从各自的研究出发,以故事化的语言描写了吴佩孚的人生历程、人物交往与性格特点等,利用档案全方位记录了吴佩孚的人生传奇和最后命运。2014年花城出版社出版温靖邦编著之《最后的关公:吴佩孚》,描述了吴佩孚传奇的一生。同年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杨潜编著之《民国猛士吴佩孚》,收录了关于吴佩孚的一些老照片。史料收集自馆藏档案、报刊文献、史料丛刊、口述回忆、人物传记、笔记杂录、论著等,不仅对还原一个真实的吴佩孚很有必要,而且还为研究者及一般读者提供了史料线索。此外,还有2010年解放军出版社出版曹剑浪著之《中国国民党军简史(上)》、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王光远编著之《蒋介石与北伐》以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张鸣编著之《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2011年岳麓书社出版陈柱编著之《中华民国史》,同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美)阿尔弗雷德·考尼比斯著之《扛龙旗的美国大兵:美国第十五步兵团在中国》。2013年台海出版社出版朱晓迪编著之《民国档案系列:民国十大军阀》、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陈钦著之《北洋大时代》、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袁灿兴著之《枪口下的北洋》以及文物出版社出版蒋凡著之《音调不定的文武北洋》。2016年作家出版社出版陈钦编著之《北洋大战争:枭雄是怎样炼成的》,同年东方出版社出版何小兰、上官人编著之《封面民国》。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马建标编著之《权力与媒介:近代中国的政治与传播》等著作。

(二)论文

1.吴佩孚与五四运动关系研究

2019年为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此前近十年间,学界对五四运动的研究成果较多,其中有很多关于吴佩孚与五四运动关系的研究。姜建芳认为吴佩孚作为统治阶级的一员骁将,他支持五四运动的原因是复杂的:吴佩孚“心灵内处的民族主义爱国情结是他支持五四运动的根本动因;军事力量与政治权力对比的不均衡,是吴支持五四运动的又一原因;为直系崛起捞取政治积累是其支持五四运动的根本目的。”[2]马建标认为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语境下,吴佩孚通过大众传媒获得了政治斗争的话语权,并最终通过直皖战争打败皖系,“实现了他的政治优势与军事优势的双结合,完成中国政治权势从皖系到直系的转移”[3]。张杭杭认为,“五四运动为吴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机,他不同于当时其他军阀将领对待公众爱国运动的冷漠态度,而是积极投身于当时的爱国洪流中,声援公众爱国运动,进而引导舆论抨击皖系的卖国政策”,“可以说五四运动是吴佩孚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4]张志勇指出,五四前后吴佩孚的政治主张经历了由“和平统一中国”向“武力统一中国”转变的过程,吴佩孚“主观上存在传统儒家思想与五四运动进步思想的矛盾”,这是他政治主张转变的主要原因之一。[5]

2.吴佩孚与汪精卫、曹锟等人关系研究

在近十年关于吴佩孚与其他人物关系的研究中,对于吴佩孚与汪精卫的研究为其中之最。刘明钢根据吴佩孚复汪精卫函领会吴佩孚的基本主张,指出吴佩孚与汪精卫的汉奸言论有很多共同点,认为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的时候,“吴佩孚始终坚持主和的立场,公开与日本进行接触和交涉,这无疑是有损于国家、民族利益的,无疑是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背道而驰的。”[6]对于董必武的《日寇企图搬演新傀儡》,刘明钢进一步指出这篇文章“主旨是要国人警惕日寇扶植傀儡政权的新阴谋,强调吴佩孚存在着叛国投敌的可能性,并告诫吴氏不要做日寇的傀儡”[7]。而范国平则从双方往来函电入手,通过研究吴佩孚与汪精卫交涉的主要过程,认为忠奸不两立:吴佩孚不可能与汪精卫合作,并且赞扬了吴佩孚的民族立场。[8]

关于吴佩孚与曹锟的研究。苏全有和邹宝刚则认为:“吴佩孚与曹锟一生中交集部分虽存有相当之合作,但更为突出的是二者的矛盾与分歧,并始终与其相伴随,只是吴的忠上思想使之与曹并未彻底决裂而已。”他们二者的关系体现了民国初年跌宕起伏的政治状况。[9]杨天宏将吴佩孚与曹锟进行对比,分析了吴佩孚良好名声形象的形成原因。[10]

关于吴佩孚与孙中山的研究。《共产国际、俄共(布)对于中国革命联合对象的选择——以吴佩孚、陈炯明和孙中山为例》一文指出,当时共产国际与俄共(布)最初选择掌握北京政府实权的吴佩孚为合作对象,后又极力促使吴佩孚与孙中山组成亲俄政府,并分析了原因。[11]

关于吴佩孚与夏明翰的研究。近十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梁贤之又增加了“火烧家里日货”部分以及夏明翰遇见毛泽东直至死亡这期间的事迹。作者通过分析夏明翰对吴佩孚的态度,说明了吴佩孚作为军阀在人们心目中受鄙夷的情况。[12]

关于吴佩孚与康有为的研究。苏全有和任同芹认为,吴佩孚和康有为“冲破文人和军人之界域践行理想,尽管其结果均以失败告终,然其思想行为中所昭示的借鉴意义和价值”,成为在历史演化之中铸就民国进程的合力。[13]

此外,还有关于吴佩孚与李大钊、蔡元培、胡适等人关系的进一步研究,关于吴佩孚与冯玉祥、蒋介石、张学良以及于学忠等国民党人关系的研究,关于吴佩孚与白坚武、王承斌等北洋人物的关系研究,还有关于吴佩孚与韩国钧、乔林等关系的探索。更有学者跳出人物界限,例如李翔分析了青年党与吴佩孚的关系。[14]何树远认为在1922年直奉战争结束之后,北京教育界与吴佩孚的合作为双方以及当时的社会带去了希望;而双方合作的失败,在损害双方利益的同时,或许也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15]

3.吴佩孚与苏俄、日本等国关系研究

首先,苏俄。孙亮认为“吴佩孚对抗苏联、求助于苏联的对手英国等一系列‘反苏言行,都与他所坚守的传统政治伦理有关。当国际政治力量频频干预中国的政局时,缺少外援的吴佩孚在国内军政角逐中的失败也就不可避免”[16]。黄黎指出共产國际、俄共(布)的对华政策具有双重性,其中一方面是要“同当时中国的合法政府——北京政府,甚至地方军阀保持外交和经济关系,从而保留沙俄在中国遗留的部分特权”。当时共产国际与俄共(布)最初选择掌握北京政府实权的吴佩孚为合作对象,后又力促吴佩孚与孙中山组成亲俄政府。[17]张留见也叙述了孙中山、吴佩孚、苏俄三者之间的关系。[18]

其次,日本。苏全有认为:“吴佩孚对日本的态度,一如袁世凯的日本观,也许其中有策略性质的妥协,可骨子里是反对日本的。”[19]李子玉认为:“日本对吴佩孚晚年诱降工作的失败,不仅造就了吴佩孚的爱国声誉,而且大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刺激了汉奸政权,破坏了日本的既定方针,加速了日本侵华失败的步伐。”[20]

此外,还有关于吴佩孚与其他国家之间关系的研究。

4.从舆论宣传的角度来研究吴佩孚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规定国民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此后,各种报刊纷纷创立,舆论功能渐渐凸显。吴佩孚也利用舆论宣传为政治仕途保驾护航。从舆论宣传的角度来分析吴佩孚的学者有很多。林辉锋和黄宝撰充分挖掘相关报刊史料,从舆论角度“考察吴佩孚逝世后各方围绕着其因何而死、是否附逆及历史功过等问题所展开的争论,以求更深入地了解吴佩孚这一重要人物及抗战时期复杂的政治环境”[21]。阎书钦认为吴佩孚驻湘期间公开开展的一系列对北京政界造成冲击的干政行为,受到了舆论界的关注,“由此,他由一名普通军人,成为被各界广泛瞩目的政治新人”,并且“其政治制高点地位的确立,亦成为直皖战争中直胜皖败的一大要因”[22]。马建标认为从1918年到1920年,吴佩孚从“北洋师长”到“政治领袖”的身份转型与其借助大众媒介的宣传造势有关。[23]张杭杭认为梁士诒内阁之倒台是吴佩孚运用舆论宣传的成功范例,“这也为其在接下来的直奉战争中取得了舆论上的先机”[24]。此后,张杭杭进一步论证“吴佩孚之所以积极地与公众舆论互动很大程度上是从派系利益纠葛的角度出发的。从衡阳罢战主和,到五四时期支持学生爱国运动,吴佩孚正是通过自身的一系列的顺应舆情的政治行动,进而取得公众舆论的普遍认可与支持,争得民意的支持,这也是直皖战争中直系最终获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25]。张建冬也认为“吴佩孚撤防北归前后的舆论宣传活动,为直皖战争直胜皖败的结局埋下了伏笔,同时也对北洋政局产生了莫大的影响”[26]。

5.從教育思想的角度来研究吴佩孚

朱华认为“吴佩孚对近代中国教育也非常关注,在教育理念、教育方针等方面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并且“为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7]这一认识拓展了吴佩孚研究的视野。耿旭认为吴佩孚的教育思想“并不完全拘泥于传统的儒家道德体系,其教育思想大致分为社会教育方面、学校教育方面和家庭教育方面。他的教育思想对当时社会的教育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有些内容在今天也极其发人深省”[28]。

6.吴佩孚的儒道观和民族观

关于吴佩孚的儒道观研究。范国平分析了吴佩孚不当汉奸的三个原因,认为吴佩孚深受儒学影响,立志做驱逐倭寇的戚继光是其原因之一。[29]俞祖华和赵慧峰也认为吴佩孚深受传统文化“儒道互补”模式的影响,他晚年的“退”,在极艰难的情况下最终“守”住了民族大义、清廉人格与爱国情怀等底线。[30]任同芹认为儒家文化在吴佩孚身上表现为誓死不屈抵御外侮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思想;然而,吴佩孚过于拘泥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礼教规范和儒家学说的范畴,致使其未能与时同步。[31]张志勇指出吴佩孚主观上存在的传统儒家思想与五四运动进步思想的矛盾是五四前后其政治主张由和平统一中国转向武力统一中国的主要原因之一。[32]

关于吴佩孚的民族观的研究。董首玉认为吴佩孚身上体现的民族主义的精神被当时的国人、外国人所称道,这在当时的中国是难能可贵的。[33]朱德军和吴亮认为吴佩孚浓厚的民族意识渗透其一生的方方面面。[34]

注释:

[1]苏全有、王淑杰:《〈大公报〉的挖掘与吴佩孚研究的深化》,《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年第2期。

[2]姜建芳:《吴佩孚与五四运动的渊源探析》,《河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

[3][24]马建标:《媒介、主义与政争:五四前后吴佩孚的崛起与权势转移》,《安徽史学》2017年第4期。

[4]张杭杭:《五四前后吴佩孚与公众舆论的互动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18年。

[5][32]张志勇:《浅议吴佩孚由“和平统一”到“武力统一”思想的转变》,《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8年第7期。

[6]刘明钢:《评吴佩孚复汪精卫函》,《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年第7期。

[7]刘明钢:《董必武警诫吴佩孚》,《党史博采(纪实)》2015年第2期。

[8]范国平:《抗战时期吴佩孚与汪精卫的秘密交涉函电析论》,《历史教学问题》2015年第3期。

[9]苏全有、邹宝刚:《论曹锟与吴佩孚之关系》,《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10]杨天宏:《北洋时期军阀形象的“另类”书写》,《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11][17]黄黎:《共产国际、俄共(布)对于中国革命联合对象的选择——以吴佩孚、陈炯明和孙中山为例》,《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12]梁贤之:《夏明翰智斗吴佩孚》,《文史春秋》2011年第7期。

[13]苏全有、任同芹:《论康有为与吴佩孚之交往》,《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14]李翔:《“体温表”与“试金石”——青年党的军事活动(1923-1935)》,《近代史研究》2013年第4期。

[15]何树远:《从希望到失望——北京教育界与1922年的北京政局》,《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16]孙亮:《吴佩孚与苏联(1925-1927)》,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8]张留见:《苏俄拒绝孙中山西北军事计划原因探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19]苏全有:《从〈新闻报〉看晚年的吴佩孚与日本》,《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年第2期。

[20]李子玉:《日本诱降下的吴佩孚研究 1927-1939年》,河南大学2009年。

[21]林辉锋、黄宝撰:《吴佩孚逝世后的社会舆论反应》,《学术研究》2015年第1期。

[22]阎书钦:《武人与政治:吴佩孚驻湘期间的社会映像》,《社会科学辑刊》2015年第2期。

[23]张杭杭:《谣言传播与公众心理——吴佩孚倒梁内阁活动中舆论宣传策略与技巧》,《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9期。

[25]张杭杭:《五四前后吴佩孚与公众舆论的互动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18年。

[26]张建冬:《军阀、媒介与政治宣传——从舆论宣传角度看1920年吴佩孚衡阳撤防北归之行》,《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

[27]朱华:《吴佩孚教育思想略论》,《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28]耿旭:《浅述吴佩孚的教育思想》,《现代交际》2016年第6期。

[29]范国平:《吴佩孚为什么不当汉奸——兼论吴佩孚的历史功绩》,《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3年第2期。

[30]俞祖华、赵慧峰:《退与守:吴佩孚晚年儒道观考释》,《民国档案》2014年第4期。

[31]任同芹:《纷扰中的坚守:儒学视野下吴佩孚人格的建构与解读》,《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1期。

[33]董首玉:《浅析吴佩孚的民族情怀》,《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年第10期。

[34]朱德军、吴亮:《觉醒与抗争:北洋军阀吴佩孚民族意识述评》,《唐都学刊》2012年第5期。

朱华: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作者硕士生导师,博士后

龚倩: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吴佩孚编著研究
米小圈笑园
季进编著《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增订版)书影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汕大高教所陈小红教授编著的编著的《潘懋元先生与汕头大学》出版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从“三不主义”管窥吴佩孚的儒学情怀
吴佩孚鸡屁股“退敌”
低情商,易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