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2021-04-27 08:07曹晓昕,张宇星
世界建筑 2021年4期
关键词:建筑师现代性空间

伟大建筑手稿/Drawing Architecture

作者:[英] 海伦·托马斯/Helen Thomas

译者:马尧,婷玉

出版:中信出版集团,2019

我推荐的《伟大建筑手稿》是英文版书籍《Drawing Architecture》的中译本,作者是海伦·托马斯(Helen Thomas)。这本书可以毫无疑异地直接译作《图绘建筑》,当我仔细看过这部300 多页的大开本书并细嚼其中的文字时,感慨与感悟颇多,我更愿意把它译作《画本建筑》甚至叫做《心像建筑》。因为这本书不是传统意义上关于建筑绘图的客观呈现,而是把绘图及绘画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信息系统,即绘者(大部分是建筑师、少部分是画师)把建筑的表情与空间态度通过一种主观设定场景表达出来,在这里建筑本体以一种弱化的姿态溶解在场景里。这里面有建筑师的工程草图和画师的绘画,还有少量的电脑绘制的虚拟场景,时间跨度从公元前2000 多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无头石雕上的城市平面到500 多年前的帕拉迪奥绘制的浴场剖面,再到2018 年数字图像,在长达4000 多年的时间线索中,读者并不会因为古典趣味、现代构成和数字审美混杂在一起而产生困惑,反而由此对建筑设计及图像表达产生某种特有的思考。在看似杂乱的各类图纸中,读者很快就会发现自己与图像和故事之间已经建立了某种联系和场域,让自己的个体经验和知识生产在此共鸣,并产生足够想像的场景空间。选录的图画中有很多建筑师熟悉的经典建筑画,也有很多让人意外的激动。例如,书中选择了一张中国人很熟悉的《汉宫春晓图》与众多熟悉的建筑图纸一同呈现,人物温婉闲适的表情与精致的家具、门窗和台基极为融洽,使建筑与庭院有了新的表情。让我从该画的作者仇英笔下获得了更新的视角,也对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有别于西方透视法则的轴测表现方式有了新的价值理解。另一幅吸引我的画作是日本史学家可儿弘明带领团队绘制的香港九龙寨城(Kowloon Walled City)剖面,虽然书中所选的只是原图约10%的局部,但足以让人膛目结舌,从叠笼式的看似简单的房屋结构衍生出了丰富的生活场景:赌场、诊所、学校、妓院、餐厅和商业等等,楼板、墙面、地板、灯具和家具甚至是生活的每个细节都被记录下来,与其说它是一张建筑剖面还不如说它是一幅彼时彼地的生活全景的切片。令人获得思考的类似的图画很多,画书的最后是一份长长的关于该书收录的200 多份图稿的编年目录索引表,算是对建筑设计历史的另一种解读了。在当下这个大量充斥着由计算机绘制的图纸的毫无感性的、乏味的时代,《伟大建筑手稿》会让每一位建筑师眼前一亮,重新发现属于制图自身的文化属性与价值,或许这可能是图画作者内心呈现的自我世界,但更多的会让建筑摆脱掉枯燥的理论,用感性推进想象力,从而获得创造的能量。这一点在数字时代弥足珍贵,因为只有人焕发感情才能真正使空间成为被人感知、令人感动的空间,人与物的一体即可以解释为天人合一,又可以把它视为嵇康提出的“审贵贱而通物情”的现代解析,因而我把此书推荐给和我一同面对这个时代的建筑师们。□

(撰文:曹晓昕,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总院副总建筑师)

日常生活批判

作者:[法] 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

译者:叶齐茂,倪晓晖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让城市回归日常生活

亨 利· 列 斐 伏 尔(Henri Lefebvre)的《日常生活批判》(三卷本)如同一份宣言,让我们重新回视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因为唯有日常生活,才隐然存在着抵抗现代性异化现象的珍贵源泉。列斐伏尔期望通过为已被遗忘许久的日常生活进行辩护,证明日常生活批判概念的合法性、有效性,证明日常生活乃是我们进入最深刻、最直接的外部世界与社会世界的汇聚地,也是人类本性欲望的所在地与入口处。这里所指的日常生活,不再是朴素平淡的纯化场景,而是价值对峙、扭曲、异化最严重的杂糅区域,正如列斐伏尔所言:“日常生活是使用(使用价值)和交换(交换价值)之间的一种相遇和一种对峙。” 日常生活的复杂性源于许多结合。作为社会存在的‘人’发现扭曲和异化阻碍了他。”

特别是在全球化资本主义的空间生产逻辑已经对几乎所有城市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的今天,某种程度上,日常生活现场已经成为现代性压迫最沉重的领域,也是现代性最无法解决的难题,所以日常生活成为了总体性解放与解放现代性的革命策源地,现代性的希望,在于从平庸无奇的日常生活中超脱出来的革命与艺术狂欢节。

列斐伏尔在《日常生活批判》中所定义的日常生活,包含了“概念的空间”与“生活的空间”:一方面,日常生活现场是地方化生活的载体,是生活的(lived)空间,它是实体化、功能化和经验化的;另一方面,日常生活现场也是全球化生活的缩影,是概念的(conceptual)空间,体现、复制和象征着某一社会团体的共同意趣。这个概念化的空间无所不在,是一种“让日常生活同一化的因素:建立起来的法律和秩序——技术的和官僚机构的合理性;声称统一和事实上用于所有领域的逻辑,在大尺度上管理的时间,人为地重复,寻求行为的一致性和内聚力——具有各种禁止规定的空间——标准化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功能的分割——把空间处置为无限可分的视界。”

如果把地方化生活所要时刻遭遇的同质化要素(包括资本、技术、全球化商品等)看作是当今世界的主导性力量,那么,日常生活可以被看成是一种异质性残余。“日常生活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剩余物……即它是被所有那些独特的、高级的、专业化的结构性活动挑选出来用于分析之后所剩下来的‘鸡零狗碎’,日常生活是一切活动的汇聚处,是它们的纽带,它们的共同根基,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人类的和每一个人的存在的社会关系总和,才能以完整的形态与方式体现出来。”

当今中国的城市,经过40 年高速增长之后,亟需重新正视并找回城市的日常性,因为日常生活之中还残存着对资本主义和技术官僚体系强大异化作用的零星抵抗力量。如何才能让城市变得更加具有烟火气,真正回到以人的身体为核心的社会实践场景?这是中国城市所要集体回答的问题。正因如此,重读 《日常生活批判》已经成为一件非常紧迫的事。□

猜你喜欢
建筑师现代性空间
胖胖的“建筑师”
空间是什么?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创享空间
浅空间的现代性
也谈现当代诗词的“入史”及所谓“现代性”的问题
也谈现当代诗词“入史” 及所谓“现代性”问题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一个建筑师的独白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