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黄散联合红光照射对动静脉内瘘感染初期干预效果观察

2021-04-27 05:46张丽虹覃祚莲孟立锋韦美丹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内瘘瘘管动静脉

张丽虹,史 伟,覃祚莲,孟立锋,韦美丹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530023)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肾脏结构和功能不可逆性改变,可持续数月或数年,已成为公共健康资源的沉重负担[1]。透析治疗广泛应用于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因其操作简单、使用年限长等优点成为长期性血管通路的首要选择。加强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与感染治疗对提高透析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尤为重要。本文对60例动静脉内瘘感染初期患者进行研究,旨在评价中药三黄散联合红光照射对内瘘感染初期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0年11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动静脉内瘘感染初期患者60例。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39~73岁。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肾病类型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标准 ①患者临床诊断符合《慢性肾衰竭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中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且符合透析标准,为维持性血透患者;②为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维持血液透析治疗6个月以上,每周透析2~3次;③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局部有轻微的红肿,或仅为穿刺点周围的红肿,并伴有轻微的瘙痒和压痛,感染指标正常或轻微升高者;④患者意识清晰且语言表达准确,自愿参与本研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对敷贴方中药物过敏者;②不按无菌操作换药者;③人为引起的动静脉内瘘感染者;④动静脉内瘘周围皮肤感染面积>2 cm2者;⑤皮肤破溃,发热,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由专科护士对内瘘感染部位采用硫酸镁湿敷,每天1次,每次2 h,5 d为1个疗程。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动静脉内瘘是否有湿疹、水泡、瘙痒、疼痛等情况,应仔细观察局部及全身情况。治疗组:使用本院生产的三黄散(大黄、黄连、黄柏,按5∶3∶2重量比配置,研磨成黄色粉末,使用时加适量生理盐水调至糊状,置于10 cm×10 cm敷贴上),外敷穿刺口周围皮肤,每天1次,每次外敷2 h,同时采用红光治疗仪(威海市博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型号:BH-1LR)距离局部约3 cm照射30 min,5 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6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 ①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9分为重度疼痛,10分为剧痛。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评分。②内瘘血流量及管径使用多普勒超声仪检测治疗前(发现内瘘感染当次透析时)、透析后1个月内瘘最大血流量和内瘘管径。

1.6 疗效标准[3]①治愈:无红肿,红肿部位消失。②显效:局部皮肤灼热、疼痛消失,红肿面积消失>80%。③有效:皮肤灼热、疼痛减轻,红肿面积消退<80%。④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加重。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差异性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差异性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疼痛程度VA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治疗组对照组n 30 30治疗前6.9±1.2 6.6±2.0治疗后1.8±0.6①②2.6±1.3①

2.3 两组内瘘管径、内瘘血流量比较 两组治疗后内瘘管径和内瘘血流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内瘘管径明显增加(P<0.05),内瘘血流量明显增多(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内瘘管径、内瘘血流量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内瘘管径、内瘘血流量比较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治疗组n 30对照组30时 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内瘘管径(mm)2.94±0.21 4.42±0.28①②2.85±0.14 3.96±0.23①内瘘血流量(ml/min)376.03±62.00 513.56±97.44①②383.00±58.20 430.15±72.83①

3 讨论

动静脉内瘘在透析治疗中易发生皮下组织血肿、炎症反应、内瘘血流量下降及患者不适,影响透析疗效[4]。针对长期维持性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感染初期有效护理与治疗,可减少患者疼痛,提高患者透析质量和依从性。

近年来中医药外治法在促进AVF成熟和降低并发症方面的疗效获得广泛关注,尹雪童[5]报道伤科黑药膏外敷可促慢性肾病患者内瘘成熟,保障内瘘血流量充足。陈亚晖[6]发现运用红花、透骨草、丹参等中药外敷,结合远红外线治疗能改善维持内瘘管径大小及提高血流量。红光照射是临床促进创面愈合的常用方法,通过热能的形式转移能量,进而扩张血管,改善机体的血流循环不畅,恢复血管内皮功能,最终达到增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AVF血流量的目的,亦可以减少内瘘血栓和狭窄等并发症[7]。在临床治疗中,红光疗法已逐步应用在促AVF的成熟及临床护理中,通常联合中药熏洗等方式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的自体动静脉内瘘,具有操作便捷、温度适中、易于皮肤吸收、无创性等优点。三黄散由大黄、黄柏、黄连组成,外用时研末调糊外敷患处,其性温和,对皮肤一般无刺激,可适用于各年龄段的患者。方中大黄凉血解毒、活血化瘀,黄柏、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三药合用同起消痛、消肿的作用。三黄散广泛应用于中医内外科不同领域,疗效可靠,安全性有保障。有研究表明[8-9],活血化瘀类药物在AVF术后干预均能不同程度改善内瘘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刘玉娣[10]研究发现三黄散外敷对持续泵入胺碘酮致相关性静脉炎患者穿刺部位感染疗效良好。现代药理发现大黄中的蒽醌衍生物,可抑制多种细菌;大黄酚可软化血管,增强血管活动[11]。黄柏的主要成分小檗碱、防己碱、黄柏碱,具广谱抗菌作用[12]。黄连成分主要为黄连小檗碱、黄连碱和药根碱等,研究发现其具有抗炎及解热作用[13]。

本研究表明,三黄散联合红光照射治疗动静脉内瘘感染初期有显著效果,可以增强AFV功能及改善患者局部疼痛不适感。该方法操作便捷,经济实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内瘘瘘管动静脉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诊治进展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中药泡手结合按摩用于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护理中的效果与并发症分析
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预见性护理对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耳前瘘管:聪明洞还是烦恼洞
动静脉内瘘感染原因及护理干预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耳仓”是福还是祸
长期留置肾造瘘管患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