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涵
天还没完全暗下来,远处的山头映着夕阳显得格外“和蔼”,只可惜那湖面上扯满了大大小小的网,插满了长短粗细不一的、数不过来的木头柱子,很不应景。前些年湖边的浅滩上还有大片的芦苇,绿油油的:现在呢,整个湖面被网分割成一块一块的,被渔民们用来养鱼了。
祖孙俩坐在老院门前的石盘上,小孙子吃着手,说话还不太清楚。老人每每坐在这里发呆,便不自觉地想起自己的童年,那个时候啊,年代可久远了,有多久远呢?应当是五六十年前了。
那个时候啊,正是艰难的时期,家家日子过得都很紧巴,可有趣的东西却有很多:水里有鱼有虾,有望不到头的荷花,有菱角和鸡斗米;湖西的山上有野山鸡,有野兔子,有山神庙……那时,家家都有几个孩子,大多都是“散养”的,黑压压一群,像野鸭子一样,成天闹事撒野,不是这个犯点小错,就是那个惹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经常被大人们拎着耳朵训斥或追着打。既是湖边上长大的人,没有一个不会水的,天一热,难消暑气,便一个个都钻进水里捉鱼,再爬进芦苇丛偷几个鸟蛋,大人们也不用担心有溺水的,“野鸭子”个个水性都好着呢。
“你还这么小,不知道那时候什么样,就连你爸爸也没经历过呢!”老人想着想着,嘴里突然蹦出一两句连不上弦的话,像是说给小孙子听,又像是说给自己听,随即便又陷入回忆里:后来,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可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开始嫌弃传统的撒网拉鱼的捕鱼方式太过麻烦——收回来的网需摘掉上面的水草,还得定期补网,小木船也得定时抹上油,以防进水。人们渐渐地把小木船换成了铁皮做的大船,把网鱼变成了电鱼,那带电的渔网探进水里,不一会儿,白花花的鱼便浮出了水面。看吧,人们多聪明啊!可是呢,没过多久便听说有人因为喝了湖里的水得了肠炎,有人因去湖里游泳染上了皮肤病……怎么会变成这样了呢?老人想不通,还记得以前,渴了便捧起湖水灌进嘴里,人们淘米、洗菜都用湖里的水,放到现在,谁还敢这么干呢?除非不想活了!
老人越想越难过,不过几十年光景,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
老人觉得很愧疚,他想起自己经常告诉小孙子:“咱们这里有山有水,等你会走路了,爷爷一定要带你上山去摘果子吃,还要告诉你山上那座山神庙的故事。”可是现在该怎么说呢,前段时间还是满山的瓜果梨桃,就因要建度假區,便全被挖了去,连树根都没留下;那座山神庙也因占了度假区的地方,很快便要被拆掉了。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让老人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想,要是哪天小孙子能说清楚话了,也会走路了,问自己山上的果子熟了吗,还要自己带他去爬山,自己又该怎么跟他说呢?再说,如今这山都秃了,水也坏了,还度什么假呢?老人觉得很可笑。
这天夜里,老人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望向山上,又看见了满山的红花绿树,那座山神庙也还好好地立在那里;再望向湖里,又看见了一丛丛焕发着生机的芦苇,水面还有鸭子……老人高兴极了,连声道:“这才对嘛,这才对嘛……这才是咱们这里该有的样子,家又回来了!”
老人在梦里高兴得笑出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