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机的危机
——《平复帖》

2021-04-26 02:51撰文张敏
艺术品鉴 2021年4期
关键词:陆机归隐魏晋

撰文=张敏

魏晋时期,士族门阀林立,与顾、朱、张并称吴中四姓的吴郡陆氏,始祖为齐宣王之孙陆通,历二十二世到三国东吴时期,出了位著名丞相陆逊。陆逊追随孙权四十余年,统领吴国的军政二十余年,为人深谋远虑,他与弟弟陆瑁并行的那段岁月,也是吴郡陆氏盛行无两的时候。

可惜王朝总有更迭,氏族也不会一直兴旺,到两晋,陆氏虽然也出了许多名士,却也是今时不同往日了。公元280 年,晋武帝司马炎灭东吴,陆逊的孙子陆机与弟弟陆云为避战祸不得已回到家乡的华亭别墅读书。

陆机与陆云可不是对这个时代绝望而真正起了归隐之心,相反,他们是伺机而动,以蛰伏姿态等待合适的亮相机会。在华亭的十余年,陆机写了分析吴国为何灭亡的《辩亡论》,他心里清楚,在那个以文章经世的年代,他总会再出仕,重振陆氏的声威。

“方驾振飞辔,远游入长安”,捧着一身才识,带着江左名门氏族荣耀的陆氏兄弟终于满怀理想北上长安、洛阳了。

然而北方等待着他们的却是对亡国之人的轻视、扑朔迷离的朝堂局势。西晋到晋惠帝时期,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晋惠帝司马衷一句“何不食肉糜”堪称史上最傻皇帝,这样摇摇晃晃的中央朝廷周围则站满了虎视眈眈的各方势力,内外推动之下,历时16 年之久的皇族内乱“八王之乱”爆发,站谁的队,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犹如一场赌博。陆机,这位由南入北的士子在艰难的处境中想要努力辨别前路却怎么也看不清楚,没有人能预判未来,于是他赌徒一般将注押在了成都王司马颖这一权力势力身上,他是被时代逼迫做出了选择。

投靠成都王司马颖后,陆机被委任为河北大都督,统领20 万大军,这是他最风光得意之时。直到太安二年(303年)他率军讨伐长沙王司马乂,却大败于七里涧,最终遭谗遇害,被夷三族。

陆机的故事止于那句“鹤唳华亭”的感叹。《世说新语·尤悔第三十三》:“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

陆机《平复帖》故宫博物院藏

人生如果能重来,他或许不会选择做这场支离破碎的梦了吧。他一生背负江左氏族的荣耀,被局势裹挟着向前走,未有一日做过真正的自己。他想要在权力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未曾想后人记住却是他的文学成就和艺术成就,早知如此,那年的归隐为何就不能当作真正的归隐呢,华亭可能才是唯一能成就他的地方。

《平复帖》是陆机生前写给一个身体多病、难以痊愈的友人的信札,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名人书法,共九行、八十四字。

《平复帖》的释文至今未被完全破译,以下为启功先生对全信的释文:

彦先羸瘵,恐难平复,往属初病,虑不止此,此以为庆。承使唯男,幸为复失前忧耳。□(吴)子杨往初来主,吾不能尽。临西复来,威仪详跱。举动成观,自躯体之美也。思识□(缺省)爱之迈前,执(势)所恒有,宜□(缺省)称之。夏(伯)荣寇乱之际,闻问不悉。

“彦先”是陆机问候的这位朋友的名字,但陆机的朋友中有三人的表字叫“彦先”,一位叫贺循;一位叫顾荣,曾和陆氏兄弟一起北上,被人称为“洛阳三俊”;最后一位叫全彦先。《平复帖》究竟是写给哪一位的,目前还没有定论,但血色动乱之中,“彦先”们的命运却与陆机完全相反。贺循、顾荣在八王之乱中辗转离开北方逃回南方,他们后来支持琅琊王司马睿登基,建立了东晋。若说才情、智谋、魄力,或许他们都不如陆机,但上天的黑色幽默玩笑开起来,可顾不了这么许多了。

陆机的危机属于两晋那个时代,于后世,他是幸运的。由于《平复帖》代表了书法由章草到今草的转折变化,故对后世书法家来说,意义非比寻常。魏晋孕育了二王,开创了帖学体系,此后延绵千余年之久,可陆机的《平复帖》却比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还要早六七十年。都说魏晋是书法高度自觉的时期,从留存实物来看,《平复帖》便是开魏晋士人自觉之先声的作品。

猜你喜欢
陆机归隐魏晋
草 原
医学专业“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总结与思考
草堂归隐
黄耳传书
天宫院
从《文心雕龙》看刘勰对陆机的批评
魏晋风流,纵是静坐也繁华……
美人骨——回到魏晋
陆机,放不下出身的“包袱”
魏晋书风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