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水中的茶叶一点一点地向下沉,慢慢舒展自己的身体,叶片上淡淡的经脉纹路和细细的绒毛,在微微泛黃的茶水里格外显眼,溢出的,不只是茶香,还有我与茶的回忆。
小时候,外婆家有一大片茶山,每到四五月份的时候,就会有一次全家“采茶大运动”。戴好竹笠,系好竹筐,踩着弯弯绕绕的小路,小心地扶着竹子爬上山,就能看见一大片翠翠的斜坡。茶叶在阳光下几乎透明,几片嫩嫩的新叶小心地探头,颜色再深一点的老叶已经大大方方地迎着朝阳展开。外婆带我和哥哥看了一株茶树,她用带点老茧的手掐了一片嫩叶和老叶,告诉我们:采茶要采嫩叶,老叶混着新叶泡的茶水会有点苦。观察完后,我们便动手实践了。别看老叶和新叶分开来看有着明显差别,但在这成片成片的茶树中,真是不好找。眯着眼,弯着腰,不知不觉一个上午就过去了,外婆在我们的筐里抓了一把,皱起眉:“不行,你看这里,有很多半新不旧的叶子,明天再继续。”连着做了三天的苦力,我从刚开始的新奇,变成面对满目绿意也无心欣赏,每个夜晚都在腰酸腿痛中沉沉睡去。
采茶完毕,终于来到炒茶环节。炒茶的工具,没错,就是农村独有的大锅。临近傍晚,我们把三天的茶叶分成六批,分批地炒。爸爸妈妈负责烧火,外公外婆负责加茶和指挥,我和哥哥两个“劳工”则负责搅拌茶叶。为了让茶叶充分受热,我们拿了两块洗干净的竹板,形状和划船用的桨差不多,便开始了“臂力大训练”。
看着茶叶从嫩绿变到深绿,从摊平到皱巴巴地缩在一起,茶香随之飘了出来,有一种干燥的泥土和阳光混着山风的味道,悠悠的,缓缓的,是一种用语言难以描述的舒服和清新。一下子,仿佛所有的累和酸痛都是值得的。锅边暖暖的,橙色的灯光在夜晚朦胧地亮着,混着茶香和灶火燃烧的哧哧声,这幅画面虽深藏于我童年记忆的深处,但我相信它将伴我一生。
随着课业逐渐增多,我不再参加每年的“采茶大运动”,对茶叶质量严格要求的外婆也不在了。但每每看到茶山,我总是能想起那一个个汗流浃背的日子,那些温馨又温暖的日子,那股悠悠的、不紧不慢的茶香。这些挥之不去的记忆常常会在我坚持不下去,想要放弃的时候出现,它提醒我曾完成过一项多么艰巨的任务,告诉我坚持下去的滋味是多么清香。它给予我勇气,也给予我源源不断的动力。
活火初煎新涧水,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