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探究

2021-04-25 03:50章明书
课外语文·上 2021年4期
关键词:读后感名著初中语文

【摘要】初中语文的学习离不开名著和语文,这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通过对名著的阅读深入解析名著的思想和艺术,能够快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文的综合能力,从而开拓学生的见识,提高文化品位,所以要积极发挥初中语文名著导读对学生学习的好处。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导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10-0045-02

【本文著录格式】章明书.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探究[J].课外语文,2021,20(10):45-46.

名著是历史名人所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而学生阅读名著,不光可以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增长他们的见识,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让他们有一个坚韧的品质,更能增长他们的词汇量和提升阅读水平。不过现如今由于对名著导读的不重视,阅读名著这方面还存在着几个问题,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特别严重,所以教师在引导阅读名著时,教学方式过于古板,本文将解析目前名著导读所存在的问题,联系学生学习情况提出几点建议。

一、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意义

新时期的教育理念,自然是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应为学生制定教学目标,为了实现目标而努力。在授课过程当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学校,不应该仅仅注重课本上的内容,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语文学科的学习,不能还使用应试教育的方式,要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名著导读,让学生们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也让学生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提高初中语文课程中的名著导读可以让教学成果变得更好,很多学生是非常喜欢文学的,但由于以前的教材和教师并没有注重过名著,所以很多学生都没有真正地接触过名著,当然感受不到名著的魅力,在新教材当中加入了名著的一些知识,让学生和教师都理解到名著是非常重要的。语文教师在教学当中如果能够重视名著,让学生在阅读名著的过程当中了解到文学的魅力,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们体会到之前对于名著的了解太过于浅显,还能对学生的三观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学生在接触名著的时候,能够理解和学习到名著里面的写作方法和内容,在无形之中会增加学生的见识,也会改善学生的写作方式和用词,提高写作能力。

二、初中语文名著导读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手段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很多语文教师还采用老旧的传统教学观念,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采用老旧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把他们所理解的名著内容直接教授给学生,这样省去了学生的阅读时间,节省了很多精力。甚至会把几十篇名著的精华提炼浓缩成一堂名著课程,将里面的主要人物及形象通过讲典型例子的方式直接传授给学生,然后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以此种方式应对考试,这样做虽然可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也会导致学生对阅读丧失兴趣,也不能对名著有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现不出名著对于学生的意义。

(二)学生无计划性阅读名著导读

由于作为一名初中学生,学生所能够读到的名著,全是由教师直接推荐的,教师并没有让学生自主选择,也没有贴合学生实际情况去做教学计划,导致学生在阅读名著的时候明确不了目的,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很多教师虽然会指定学生在特定的时间读完某一本名著,但是学生在课下通常情况下都只是看了某一部分,发现书中的内容烦琐无聊,文字也不通俗易懂,所以就放弃了这一部分,直接进行到下一个章节。对于名人名著而言,所有的思想和情节都需要经过仔细的琢磨和理解,如果学生没有兴趣阅读前期的内容导致学生根本没有办法理解到整本书的内容以及内涵。很多学生只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去购买某些名著,但是买回来之后可能只是翻了几页而已,发现自己读不进去就放弃了,再也没有看过一眼,反而直接等着老师发准备好的名著总结。学生长期用这种不主动不科学的方式阅读名著,不仅会使效率变得非常低,很可能连基础知识都记不住,这也是很大的一个问题。

(三)对学生缺乏阅读指导

教师没有正确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教师要在上课之前吩咐学生准备好名著,上课之前就应该进行阅读。第二,课上在老师介绍这篇名著作者作品和时代背景之后,要带着学生进行“品读”,这就要求老师要学会分析著作以及讲解整篇文章的精彩之处。第三,在课下要与学生进行及时的交流讨论关于章节的内容,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指导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很多老师在这三方面做得并不好,所以只是选取了某一个章节作为讲的内容。例如,教师在教授《雷雨》的时候,仅仅用了一节课来进行教学。前面向学生介绍了本文的作者,并勾画了相关考点,后面只是让学生看了一些精彩片段和关于这个名著的一些视频,从视频上看了整篇文章所讲的内容,而不是看的文字。这样的方法,虽然可能会让学生对这堂课印象深刻,知道名著说了哪些情节,但是这并不是从文字上直接获取的,学生还是不知道作者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也没有办法得知作者是怎样得出这些人生感悟的,更不能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价值观,学生并没有认认真真地去读这个名著,就已经知道了全部的内容,就更没有人去主动读名著了。

三、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策略

(一)课前认真准备

首先,教师要熟读这些名著,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中学生处在“特殊时期”,他们的自身情况决定了他们在阅读名著时会有些盲目和随意,加上需要阅读的名著有很多,想要全部都完成,就必须依靠教师的方案。语文老师要熟读这些名著,以課程为基础,整理出这三年来学生需要阅读的名著,再根据每本教材涉及的范围,在假期或者是开学前,就要把教学计划公布给学生,让学生们在假期的时候就开始阅读名著。

其次,要想保证阅读量,就要保证学生手上一定要有名著,想要学生认真执行教学计划,就要确保学生手上都有名著。可以向图书馆借阅,但是图书馆的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合作配合把名著推荐给学生,可以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说明阅读名著的重要性以及资源的情况,并且让家长决定是统一购买还是自行购买。当然,如果学生家里有需要的书籍就可以不买了,总之,要确保学生手上一定要有相关名著,才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计划。

(二)教学方法多元化

1.口头表达读后感

要让学生口头表达自己的读后感,每一篇名著都有它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故事。教师应该综合这些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讲述自己所理解到的名著故事,教师再从旁加以讲解,让学生知道自己理解的故事对不对。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回答当然是五花八门的,有的学生也可以代入角色将自己想象成里面的人物,或许能够更加清楚,当时主人公为什么会这样选择。例如《西游记》里面有一回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里面的情节有很多学生可能会认为唐僧多次赶孙悟空走很不近人情,毕竟学生知道那些普通人都是白骨精所幻化的,孙悟空只是为了保护唐僧,所以才会这么做。但是有的学生很有可能会从唐僧的角度去想问题,在他们的认知里面,唐僧并不知道那些人是妖怪幻化而成,所以只是单纯地以为孙悟空不听自己的话,杀了普通人……让学生们自己反思看过的名著情节,听听别人的想法,不仅会发散自己的思维,丰富自己的认知,还能够从这些名著当中学到一些知识,激发学生阅读的乐趣,产生主动阅读的兴趣。

2.写读后感

同样重要的还有写读后感。读这篇名著开始到读完有所感受都是这篇名著所带来的见识。让学生在读完名著后及时写下一篇读后感,不仅可以跟同学们进行分享,还能够在分享当中增长自己的认知,补足自己所没有感受到的情感。也可以让同学们在课上朗读自己的读后感,并让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写,也可以分享写作的经验。例如以《朝花夕拾》为例,让学生们写读后感,不仅能够锻炼他们写文章的能力,还能让他们记住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发散思维,不仅锻炼了阅读能力,还能锻炼写作能力,也在教他们怎样去更好地阅读名著。

四、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了名著导读这一授课方式,它也确实在优化着学生的学习习惯。通过名著导读,可以让学生將名著了解得更加透彻,因此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制定详细的教学方案,让学生们在浅读的基础上加深印象,学生也要注意改变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并且严格执行,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彦景.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

[2]罗淑.探讨农村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现状与对策[J].考试周刊,2020(81).

作者简介:章明书,1977年生,江苏铜山人,本科,中教一级,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读后感名著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抉择——《给我一个拥抱吧》读后感
国外名刊名著
“读后感”等十七则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