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9年上海某三级医院感染性腹泻的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2021-04-25 16:37兰莹莹邱卫华周龙珠曹新梅黄俐敏朱渭萍
海南医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轮状病毒感染性病原体

兰莹莹,邱卫华,周龙珠,曹新梅,黄俐敏,朱渭萍

1.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上海201299;

2.上海市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性传染病防治与消毒管理科,上海201200

腹泻是全球最主要公共问题之一,是引起发展中国家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因素,也是国家劳动力缺勤和生产力下降的主要原因[1-2]。老年、婴幼儿和免疫功能不足者是主要的患患者群,腹泻引起的长期或严重脱水可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腹泻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其他感染性腹泻是由感染性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腹泻,并可通过粪-口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3-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除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之外的其他感染性腹泻属于丙类传染病[3]。《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显示,2018年全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数为1 282 270例,死亡15例,发病率为92.3 096/10万,位于丙类传染病的第二位,仅次于手足口病[4]。本研究对本院接收的1 012例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探讨本院收治的腹泻疾病的发病时间、病原体分布等流行病学特征,为后续医疗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依托上海市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腹泻病综合监测项目,在知情同意基础上对2015—2019年本院作为监测点的肠道科和儿科门诊首诊的腹泻病例按照病例纳入标准使用系统抽样的方法进行个案调查并填写个案登记表后采样。纳入标准:为24 h内大便次数≥3次、且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黏脓便或脓血便等)。排除标准:有严重的肝、肾、心脑血管等疾病者;其他原发性肠道疾病者;急、慢性感染者。

1.2 监测方法 本院作为哨店监测医院常年开设肠道门诊和儿科门诊,对其就诊的符合腹泻病综合监测病例定义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包括:一般基础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粪便标本的收集及送检方法为:用3根无菌棉拭子采集患者新鲜粪便l g左右,插入Cary-Blair运送培养基底部,塞好管口,冷藏保存第2天送检,同时采集5 g左右粪便至病毒采集盒,-20℃保存并第2天送检,所有样本送上海市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相关病原的检测。送检的粪便标本按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WS 271-2007)进行病原学检测与鉴定。检测的病原体包括8种细菌(致泻性弧菌、弯曲菌、志贺菌、气单胞菌、邻单胞菌、沙门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和致泻性大肠杆菌)与5种病毒(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札如病毒、星状病毒、和腺病毒)。

1.3 相关定义 ①病毒学检测阳性:目标病毒核酸扩增阳性;②细菌血液检测阳性:分离培养春目标细菌;病原阳性:③至少检测出一种病原阳性;④混合感染阳性:至少检测出两种病原阳性;⑤单一病原阳性:仅检测出一种病原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2016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R3.6.3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百分比描述,其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判定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采用集中度法对季节性分布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相应M值[5]。

2 结果

2.1 腹泻病例基本情况 共纳入病例1 012例,男性513例,女性499例,男女性别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发病构成比和不同季节发病构成比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腹泻病例人口学基本信息和分布特征(n=1 012)

2.2 腹泻病原学检测1 012例腹泻病患者中,检出病毒学阳性533例,单一细菌学阳性175例,单一病毒学阳性358例,细菌混合感染11例,病毒混合感染19例,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33例。病毒感染率高于细菌感染率(χ2=141.056,P<0.001)。单一细菌阳性病例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阳性率最高(8.1%,82例),其次为沙门菌(3.3%,33例);单一阳性病毒病例中,诺如病毒阳性率最高(12.7%,129例),其次为轮状病毒(7.0%,71例);混合感染病例中,病毒-细菌阳性率最高(1.1%,11例),此外,未检出志贺菌病例,见表2。人群分布:致泻性大肠埃希菌(11.6%,58例)和诺如病毒(14.2%,71例)阳性率在20~64岁年龄组最高;沙门菌(5.0%,16例)和轮状病毒(18.3%,58例)在0~6岁年龄组最高。致泻性弧菌阳性率(3%,15例)在20~64岁组最高,见表2。

2.3 检出病原体季节流行特征 腹泻病原体构成呈现季节性分布(图1)。病毒性腹泻M值为0.30,在0.3~0.5之间,呈现一定季节性。春季(3~5月)和冬季(12月~次年2月)发病数大于夏季(6~8月)和秋季(9~11月)(P<0.001)。常见的病原体为轮状病毒、诺如病毒以及星状病毒,全年均有发生。对比各季节感染情况,诺如病毒感染高峰发生在春季(χ2=23.87,P<0.001),轮状病毒感染高峰发生在冬季(χ2=111.10,P<0.001),见表3。细菌性腹泻M值为0.57,在0.5~0.7之间,呈现明显季节性。细菌性腹泻夏季(6~8月)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χ2=109.68,P<0.001),以沙门菌感染和致泻性大肠杆菌为主。其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感染高峰发生在夏季(χ2=93.71,P<0.01),沙门菌感染高峰发生在夏季和秋季(χ2=29.87,P<0.01)。

表2 腹泻病例病原检出情况(n=1 012)

表3 腹泻病例病原季节分布特征[例(%),n=1 012]

图1 腹泻病原的时间流行特征

3 讨论

感染性腹泻是比较常见的且发病率高的肠道性疾病,传播性较强[6]。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发展中国家每年因感染性腹泻而死亡的人数约达到200万[7]。在我国感染性腹泻疾病流行广泛且病因比较复杂,其病原体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8]。因此,掌握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现状及其病原体分布,对其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资料分析显示,2015—2019年我院感染性腹泻病例1 012例,男女性别比例为1.03∶1,年龄构成以0~64岁成人组总阳性率最高(P<0.05)。上述研究结果结果与王闻卿等[9]和张平等[10]报道一致。可能是该年龄段人群由于工作学习等原因更容易接触和暴露病原,提示此类人群是防控工作的重点人群。本研究在发病时间分布上分析显示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出现在春季(2~4月)、夏季(7~8月)和冬季中的11~12月,发病最高峰在8月,和其他季节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黎健等[11]也发现,上海市感染性腹泻发病时间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季和冬季为感染高峰期。这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

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发现在各个年龄段的病例均以病毒感染为主,其中诺如病毒(12.7%)和轮状病毒(10.1%)占比最高。本文中发现≤6岁年龄组儿童的主要腹泻病原为轮状病毒,与王联君等[12]研究相似。腹泻病原分布也呈现出季节的差异性,春季及秋冬季腹泻病原均以病毒为主。其中诺如病毒在春季高发,轮状病毒在冬季高发,夏季腹泻病原以细菌为主。这与潘浩等[13]和宫霄欢等[14]的发现相符合,后者也发现腹泻病例中病毒感染检出大于细菌感染检出率,细菌的阳性检出率的高峰出现在每年的6~9月,秋冬季(11月~翌年3月)为病毒的检出高峰期。对浦东新区三林地区腹泻病病原的监测,结果显示春季和秋冬季腹泻病原以病毒为主[15]。且有研究表明轮状病毒有明显季节分布特点,总体为冬季高发[16]。这些结果都与本文的分析结果相一致。

本研究也存在不足,只是单个医院的研究,纳入的人群代表性有限,也未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尚不能完全揭示所有的腹泻病原流行特征。

综上所述,2015—2019年本院收集的腹泻病病例病原阳性率高,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是本区域优势病原体,病原在不同的年龄段分布存在差异,病原阳性呈明显的季节性流行分布特征。本研究对浦东新区的腹泻病的临床诊疗和预防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轮状病毒感染性病原体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机械振动辅助排痰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猪轮状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思考心电图之177》
昆明地区1570例轮状病毒感染住院患儿的流行特征及临床特点
儿童秋冬季应注意防轮状病毒感染
说一说轮状病毒疫苗
疫苗,原来是这么回事
疫苗,原来是这么回事
脂肪有时可助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