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2021-04-25 04:38艾伦·麦克法兰
鸭绿江 2021年10期
关键词:麦克法杨克诗人

艾伦·麦克法兰(英国)

艾伦·麦克法兰,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士、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

有着学界“萌爷爷”之称的麦克法兰教授,早年就读于英国知名私立学校牛津“龙校”和“赛德伯中学”,随后在牛津大学获得历史学本科与博士学位,又于伦敦大學亚非学院获得社会人类学博士学位,在剑桥大学执教逾40年。

作为世界知名历史学家与人类学家,他著述20余种,包括《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玻璃的世界》《绿金:茶叶帝国》《日本镜中行》《资本主义文化》《现代世界的诞生》等,被译为多种文字,其中多部著作有中译本。

他对于玻璃与茶的全球影响力研究,在科学界、人文社科界和艺术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Science 科学》等世界顶尖杂志及出版社发表和出版。

我曾在剑桥和中国的多个场合见到诗人杨克。很高兴他能多次参加我担任主席的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并荣获诗歌奖。因此,能给各位诗歌爱好者们,介绍杨克在剑桥康河出版社出版的诗集,我感到特别荣幸和喜悦。

众所周知,在所有艺术形式中,诗歌是跨文化转译领域里最难的一种。音乐、绘画、戏剧都因其特有的表现形式,更容易为人所欣赏。但诗歌是多层面的,并指向词语之外的诸多元素,而这些元素已储存在与诗人有着相似文化和语言背景的读者的先有经验之中。那么,当诗歌被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时,在词语字面意思之外所指涉的大部分内容都会丧失,例如节奏、韵律和修辞,而这些内容也往往正是诗歌最初创作的原始驱动力。

考虑到上述情况,我原以为听到和阅读杨克的诗歌时,会感到有些失望与迷惑,一如我读翻译成英文之后的中国诗歌而常常感受到的那样。然而,情形并非如此。相反的是,杨克的诗让我想起其他现代诗人——叶芝、奥登、T.S.艾略特和迪兰·托马斯,阅读杨克的诗歌带给我同样多的愉悦体验。

这固然部分因为我从17次到访中国的经历中,对这个国家的风景和人民有所了解,故而能填充杨克文字中的某些画面。但仍有其他特质使得他的诗歌强劲有力,即使在英文译文中。无论在杨克的文字或文字所表达的思想里,都有一种巨大的能量和运行力,而在其内核中又有一种与之对比的宁静与和平。我不知道这是否与作品中的佛教或道家的冥想张力有关?

还值得一提的是,杨克的每首诗在内容和主题上的多样性。它们的范围小至对一朵花或一滴雨的瞬间观察,大至对整个星球(如《地球苹果的两半》)甚至整个宇宙的解读。这些内容和主题各不相同,含括了从扎根于自然与植物之爱的乡村,到当代的城市景观。这些元素有效地混合在一起,现代中国的城市扩张遇见古老农耕中国的小片土地(如《在东莞遇见一小块稻田》),或者城市成为生命植物(如《我在一颗石榴里看见了我的祖国》)。它们同样捕捉到中国本身巨大的多样性,跨越各个省份,辨认不同的人民(如《人民》)。

在关于人物的写作方面,无论是特蕾莎修女或普通中国劳动者,杨克都有一种深切的同情和共鸣,有着对千万个辛勤劳作者的尊严和抗逆力的认可。从他的诗歌作品里,我们听到了人们所遭受的苦痛以及自有之力量。这也引领诗人进入到某些关于社会不公、官僚主义和权力虚伪的不无讽刺的评论中去(如《有关与无关》)。很显然,诗人了解真实的劳作生活是怎样的。尽管他自己有着国际声名和文化地位,但他依然认同普通劳动者。

在英文的译文中,难以辨明杨克的中文诗歌技艺多么高超,因此我必须接受他在中国获得诸多奖项,并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的事实,以此证实他的能力。当然,这本诗集中的英文版诗歌作品翻译得很优秀,因而充满了有效而强力的暗喻,使用惊人而富于唤醒性的语词,让精神随着不同的节奏而推进。

杨克的诗歌使我想起了伟大的中国绘画。前景、劳动人民、观察细致的风景都被描绘得精细入微。在此高度之后,薄雾缭绕的精神高山,思想和情感的高峰,在空间或时间的纬度上,都指向了广阔的中国景观(如受道家影响的《石头》)。

诗歌是宝贵的。杨克的诗歌作为一种非凡的洞察,不论对于永恒的中国,或是这个星球上发生过的从乡村到城市生活的最迅速的变迁,都有着非凡的价值。他的这些诗作,将成为未来的一种重要历史文献,展示一个敏感而才华横溢的观察者,对于刹那间永恒和一沙一世界的持久的捕捉,而唯有诗人能做到如此。这些作品对于中国以外的世界也是重要的,因其对一个地方——如此陌生,然而在其深度上,又如此熟悉——给予了独特的一瞥。

猜你喜欢
麦克法杨克诗人
文化名家
——杨克
中国当代史学家麦克法夸尔逝世
晒娃还要看诗人
诗人猫
现代世界的诞生
中国情侣投放漂流瓶:充当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桌椅委员(二)
桌椅委员(一)
杨克的诗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