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曼
摘要:在进行建筑电气设计时由于包含的环境较为复杂,如果仍然采取传统设计思路,会导致能源浪费问题越来越严重,影响现代化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重视程度,选择更加科学的节能技术方案,做好资源的有效调配,减少浪费问题的发展概率,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本文论述了建筑电气设计中节能技术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建筑电气;电气设计;节能技术;技术应用
在进行建筑电气设计中融入节能技术时,需要认真地分析节能技术的特点,之后再根据不同的电气设计环节融入关键的节能技术,优化当前的设计模式,并且将创新思路融入到具体的设计节点中,使各个系统能够具备较强的协调度以及节能性。既要满足人们的建筑使用需求,还需要提升资源的利用率,保证资源的科学使用,全面提高建筑电气的设计效果。
一、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
供配电是电气设备运行的重要基础,也是能源使用的重要载体,为了实现资源的科学使用,需要在供配电系统中融入变频技术,实现资源的科学调配,之后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做到能源的有效节约,全面提高整体设计效果。在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在不同设备融入变频调速技术,也可以和供电房相互的连接,根据不同时间节点对电能的需求做好资源的有效调配,减少电流在输送过程中的损耗问题,使得系统的均衡性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这一技术的节能优势非常的突出,并且也可以节省在设备运行中的電量,真正的满足节能环保的工作要求,全面的提高整体的运用效果。在电气工程中融入变频调速技术还有助于控制好对周边环境所产生的污染,节能效果非常理想,全面地提高了整体的设计水平。在实际设计工作中,为了充分地发挥变频调速技术本身用优势,可以配合着先进的模拟软件,选择关键的节点融入这一技术方案,实现电能资源的科学调配,从而满足节能节水的工作要求。在建筑电气供配电管线设计过程中,由于周边的设施较为复杂,难免会出现碰撞和干扰的问题,使得变频调速技术运用效果在逐渐地降低,所以为了保证设计的顺利实施,可以搭配着计算机技术根据现场情况确定针对性较强的设计方案,全面的保证设计效果。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通过3D化模型的构建,将建设要求和变频调速技术进行相互的融合,做到电气供配电管线设计方案的科学评比,优化当前的设计模式,在确认不会妨碍任何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完成当前的设计任务,从而提高整体设计效果。并且也可以在计算机技术中科学地设置好供配电的方式以及配电距离等等,实现各个因素之间相互协调之后,在关键节点融入变频技术,调整现有的工作重点,有效地提高工程的设计质量,保证设计的顺利实施。在实际管理时也要配合着传统的设计方案,做到创新性的结合及利用,通过多层次的分析,保证设计的顺利进行。
二、空调节能系统设计
在建筑运行过程中离不开空调系统的利用,但是由于建筑空调系统数量较多,覆盖范围较广,如果并没有加强对空调系统节能管理的重视程度会增加其中的能耗问题,影响了建筑的长久性发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在空调系统中融入先进的节能技术,实现资源的科学调配,一方面要满足建筑运行的要求,另一方面还需要提高建筑发展的整体效益,增强节能管理的工作效果。在中央空调中可以选择变频电机以及电流量进行有效的节能控制,真正地降低空调本身的能源消耗,在建筑重新建设时要更多地融入节能产品,并且在内部管理工作中做好节能管理的有效宣传,不断增强各人们的节能意识。在空调运行时也要制定对应的运行标准,例如在夏天温度不要低于26℃,冬季温度不要高于18℃,空调日常运行时间不要超过12个小时,特殊情况除外。在公共建筑下班时要及时地将相关区域的空调关闭,避免出现较严重的能源损耗问题。
三、照明系统的节能
(一)符合实际应用需求
在照明系统节能方面可以融入先进的智能化照明系统,按照建筑各个区域运行情况融入声光传感器以及红外线感应装置等等,并且根据建筑各个区域的运行要求,科学地设置好灯具的亮度以及开断的时间等等,满足建筑运行的基本需求。另外也可以在建筑中融入亮度感应器,根据周边环境的变化调整建筑的照明光度,适当的降低电气本身的能耗。在实际能源管理时,要做好全过程的监督以及管理,为建筑能源损耗优化提供重要的保障。在系统设置方面也可以和人体红外感应相互的协调,掌握灯光的开闭,例如在窗户打开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地关闭电能利用光线感应,根据夏天太阳光光线放下和遮下的特点来进行照明的科学调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不必要资源的浪费。
(二)选择合理的照明参数
在照明系统节能设计时,要选择合适的照明参数,实现资源的科学调配,减少浪费问题的发生概率。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确定好照度标准和亮度标准等等,另外在划分为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混合照明等等,在照明设计中需要选择新型的节能照明设备,例如LED灯等等,LED灯不仅具备加强节能效果,还有助于延长使用寿命。可以在关键节点中融入LED灯符合当前的节能设计要求。在后续工作中需要挑选合适的照明线路,要根据实际的供电方式以及导线截面积来做好照明线路损耗问题的深入性分析,可以采取三相四线的供电方式,尽可能地使各线路保持应有的平衡,全面的提高整体的设计效果。
(三)更多利用自然光
在照明设计时也要更多地利用自然光,既要满足整体的采光要求,还需要适当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有效地优化当前的设计模式。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减少不必要能源的消耗,根据自然光的特点给人们带来良好的舒适感,确保身心健康。在实际设计时可以增加室内受光面的反射性,全面增强自然光的使用率,比如白色墙面的反射率可以高达70%左右,同时也可以节约电能,因此在实际设计时需要和建筑的特点进行相互的匹配,在关键节点融入自然光的设计思路,全面提高整体的设计效果。
四、动力设备的设计
在动力设备设计时也要遵循节能环保的工作原则,优化电气设计的方案,从而为后续使用提供重要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实现动力设备的二次节能化,避免出现设备空载的情况,既要保证设备正常运转,还需要将能源的消耗全面提高整体设计效果。大部分动力设备在开启过程中会出现供电网络电压波动的情况,损耗一定的电能,因此可以从这些问题入手来进行优化设计,突出节能设计的优势,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控制好设备的启动时间以及能源的损耗问题,调整各个系统之间的结构布局,之后再根据建筑物各个区域的湿度和温度进行合理性的设计,选择节能性较好的动力设备,合理分配好这种电力资源,从而提高整体的设计效果。在动力设备中大多数包含了电机设备均需要消耗无功功率,会导致线缆的功率在逐渐下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在设备中融入无功补偿装置,完善整体节能设计效果全面的增强整体的设计水平。与此同时还可以根据建筑物的实际运行情况,借助现代化的设备利用AI智能技术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并且还可以进行能耗问题的全面监督,进一步地优化当前的设计方案,减少不必要能源的损耗。从而使电气设备可以更加平稳的运行,提供充足的动力能量,增强节能设计的效果。
结束语:
在建筑电气设计中融入节能设计理念的优势较为突出,能够符合人们高品质和高标准的生活需求,实现资源的有效节约,减少环境污染的问题。因此在设计工作中需要创新建筑电气的设计模式,将节能技术融到不同的设计环节中,加强对先进节能技术的有效了解,落实节能减排的工作原则,优化当前的设计方案,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和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煜.建筑工程电气设计中的节能问题[J].装饰装修天地.2020,(5).182.
[2] 刘阳,刘勇.电气设计中节能技术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6).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