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颖王建忠林秋君李 广郭春景吴限鑫李 会任志莹陈芳芳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161)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现年均种植面积超过 460 万hm2,主要分布于河南、山东、河北、广东、辽宁、四川、湖北、广西、安徽、吉林、江西、湖南、福建、江苏等省(区)[1,2]。全国花生年产量 1 700万t以上,居我国油料作物之首,约占世界产量的1/3。花生在生产过程中易受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威胁花生质量和消费安全。
辽宁省是花生种植大省,由于花生经济效益较高(平均产 量 240 kg/667m2左 右, 收 入 在 800元/667m2左右),花生的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总产不断上升,已成为继玉米、水稻之后的全省第三大主栽作物[3]。根据对辽宁花生主产区8个市16县的调查,2018年花生种植面积约为284 266.7 hm2,总产量91.38万t,平均产量3 214.59 kg/hm2[4](表1)。
与2017年相比产量增加2.9%,发展势头迅猛而稳健。但随着引种数量增加和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辽宁省花生可能污染黄曲霉毒素的风险也不断增大。因此,系统调查研究辽宁省花生黄曲霉毒素的变化情况,对保证辽宁省花生质量安全和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 AFT)是由黄曲霉、寄生曲霉、集蜂曲霉、黑曲霉和溜曲霉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表明,黄曲霉毒素的细胞毒作用是干扰信息RNA和DNA的合成,进而干扰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导致动物全身性损害(Nibbelink,1988)。黄光琪等(1993)研究指出,黄曲霉毒素B1能与tRNA结合形成加成物,黄曲霉毒素-tRNA加成物能抑制tRNA与某些氨基酸结合的活性对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亮氨酸,精氨酸和甘氨酸与tRNA的结合均有不同的抑制作用,从而在翻译水平上干扰了蛋白质生物合成影响细胞代谢。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畸性、致癌性、急慢性毒性,其中黄曲霉毒素B1 毒性是砒霜的68 倍、氰化钾的10倍,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一级致癌物,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危害[5]。
表 1 2018年辽宁省花生主产区生产情况
2019~2020年连续两年在辽宁省花生主产区的昌图、康平、阜蒙、彰武和兴城5个县域进行跟踪采样,每年采集花生样品60份,累计120份(表2)。
采集回的花生样品经晾晒后,进行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含量的检测工 作。检测按照GB 5009.2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中要求,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对花生黄曲霉毒素进行含量测定[6]。分析结果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中所规定的黄曲霉毒素B1 限量标准、欧盟(EU)对落花生(花生)和其他油籽限量要求规定、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所规定的相关花生黄曲霉毒素总量 (B1+B2+G1+G2)限量标准进行评价。
2019年采集的所有花生样品均未检出黄曲霉毒素。2020年所采样品中昌图1个监测点、兴城2个监测点、彰武10个监测点检出了黄曲霉毒素,各检出黄曲霉毒素的总量均未超标(表3)。
表 2 花生采样情况
表 3 花生黄曲霉毒素检出点及测定值
经过连续两年的监测, 120份花生果样品中仅有1份样品检出黄曲霉毒素B1,含量为0.528 μg/kg;8份样品检出黄曲霉毒素B2,含量范围1.424~5.956 μg/kg;未检出黄曲霉毒素G1;5份样品检出黄曲霉毒素G2,含量范围为0.768~6.616 μg/kg。120份花生样品中总计有13份样品检出黄曲霉毒素,总含量范围为0.528~6.616 μg/kg。
按照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中所规定的黄曲霉毒素B1 限量标准比对,未超我国黄曲霉毒素B1限量标准;欧盟(EU)对落花生(花生)和其他油籽限量要求规定黄曲霉毒素B1限量值为8 μg/kg,黄曲霉毒素总量(B1+B2+G1+G2)限量值为15 μg/kg,样品检出黄曲霉毒素B1,及检出黄曲霉毒素的总含量均未超出欧盟(EU)对落花生(花生)的黄曲霉毒素限量要求,可满足出口欧盟要求;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规定的相关花生黄曲霉毒素总量 (B1+B2+G1+G2)限量值为15 μg/kg,所有样品检测数据均未超出CAC对花生(用于深加工)中黄曲霉毒素总量(B1+B2+G1+G2)限量值要求。
综上所述,辽宁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低,处于我国、欧盟及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规定的安全水平,具有较好的品质;黄曲霉毒素虽然未超出限量标准,但120份样品中有13份样品检出黄曲霉毒素,检出率达到6.5%,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调查结果表明:辽宁花生主产区黄曲霉毒素含量较低,是优质花生产区。两年120个样品中仅1份检出黄曲霉毒素B1,含量0.528 μg/kg;8份样品检出黄曲霉毒素B2 ,含量范围为1.424~5.956 μg/kg;5份样品检出黄曲霉毒素G2,含量范围为0.768~6.616 μg/kg。各样品中均未检出黄曲霉毒素G1。总计 13份样品中检出黄曲霉毒素,总含量范围为0.528~6.616 μg/kg。符合我国及欧盟、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对花生果黄曲霉毒素的限量要求。
检测出含有黄曲霉毒素的样品虽为个别地点,含量也未超标,但仍需要高度重视。建议对其含量较高的原因进行继续跟踪,同时对栽培技术、气候、品种等作进一步研究与分析,以降低未来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而保障辽宁省花生产品质量安全。调查结果明确了辽宁省花生主产区属优质花生产区,为辽宁花生出口竞争力提供了依据,对推动全省花生产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