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嘉柯
在大学讲座现场,有个看起来比较成熟的学生,问了我一个很生活化的问题。他说自己一进学校,就发现同学们都热衷于加入各类社团,他自己也加入了文学社。
可是,他参加文学社一年多之后,心里总是觉得很没劲。平时大家就是写点东西,在内部赠阅的报纸、杂志上发一发。刚入校园的大学生,一开始都以为社团会有什么趣味十足的活动,可以让自己有很大的改变,但是时间不长,就发现和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他问:“加入文学社对学生有什么用?”
我想了想,加入文学社好像真没什么明显的实际作用。文学社是校园的古老传统,我们乐于写诗、作文,赞美年华,抒发情怀。不过这对于普通社员来说,似乎又都是离实际用处很遥远的行为。
如果是文学社的骨干成员,做管理方面的工作,可能会有一点实用的方面。组织活动,拉广告,邀请嘉宾,跟学校的领导打交道,恳求批场地,申请经费,诸如此类,还是可以锻炼一些做事的能力。
但是这种锻炼,又是有限的。去外面找个大公司实习,一样可以获得,甚至积累的经验更多,也更加正规化……
就在那短短一分钟,我脑海里浮现出漫天飞雪的画面。我只记得,千禧年的冬夜,我也是文学社的一名学生,代表文学社团参加省里的诗歌比赛。那次比赛我拿了特等奖。寒夜落雪,我们一群人为了庆祝得奖,提议去吃火锅,大家一路说说唱唱,很快乐。
虽然赢得了奖励,学校也没给我奖金,还让我自己去复印了获奖证书交到校团委。对了,学校复印费都没给我报销。我不是有意要“黑”母校,但是,这恰恰说明,在大多数人看来,文学没有实用价值,哪怕得奖,也不如别的奖励。我后来拿了大学生科研奖,就有实打实的奖金。
但是,许多年后我回忆起来,却觉得文学社的经历很美好。一生之中,再也难以有这样的时刻。你再也找不到那样的小伙伴,也找不到那样的氛围,更找不到那样的心境了。人到中年以后,忙于酒色财气,忙于生计饭碗,忙于生老病死,忙于喜怒哀乐贪嗔痴,忙于功成名就,就不会再有那么多人面容清瘦、笑容明朗。
那个雪夜,我们找了一个小饭馆,拉着老板不让他打烊关门。店里暖烘烘的,我们说说笑笑,吃着糖醋里脊和水煮肉,喝着冻得透心凉的啤酒,喝得全身发热,脸颊通红,无忧无虑。
据说,在那次比赛后,有一个女孩跟一个外系的男孩走到了一起。后来他们还结婚了。
“哪怕文学社什么用都没有,它还有一个奇妙的作用——吸引女生。要知道,喜欢文学的女孩总是很多的。这正是无用之用。”我不知道这个回答是否真的解决了那个年轻学生心中的困惑,我只知道,他鼓掌了。
很多事情看起来没什么实际利益和用处,但不经历,人就不会长大成熟。青春里的许多经历,不管是爱情、生活,还是学业,其实是要在多年后才能显现意义。这是成长,也是必經,如果你还年轻,终有一天你也会懂。
(编辑 邢多多 1048572239@qq.com,敏宝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