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玉虹,王灵芝,雷 雪,李祖兰,周戈耀
(贵州医科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中医药传承千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1]。自2004年12月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各种发言中反复强调自主创新。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明确指出,企业是生产、教育和科研相结合的主要机构,有必要以企业为基础,建设大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的建立[2]。贵州省地处高原,气候温暖湿润,极具少数民族特色,拥有丰富的中药和民族药药材,是我国著名道地药材四大产地之一[3-5]。但目前贵州省中医药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与其他中药强省相比,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而言,均不具备明显优势,而自主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6]。为全面了解和把握贵州省中医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及其主要定量影响因素,为提升我国中医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一定价值的参考依据,本文对贵州省中医药企业或医药园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贵州省中医药企业或医药产业园区企业。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将贵州省药品监督局公布的2019年现有中医药企业或医药产业园区企业共123家按市、州进行分层,再对各市、州所辖的医药企业或产业园区企业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抽取中医药企业80家,采用自制问卷对其进行调查,调查周期为2019年2-5月。
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中医药企业或医药产业园区企业的基本情况、政府财政支持情况、企业创新投入与回报情况、企业研究开发情况(研发人员数量、学历水平)、科研成果及转化情况等。此外,课题组对问卷进行了信效度检验,以此保证问卷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通过参考国内相关文献[7-11]、书籍[12]、专家咨询等方法,分析中医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最终选取8个指标进行分析:自主创新投入X1、研发人员数量X2、研发人员学历水平X3、政府财政投入X4、企业规模X5、自主创新投入强度X6、有无建立研发中心X7、有无建设知识产权部门X8。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构建中医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模型。将科研成果值作为被解释变量(因变量Y),8个指标作为解释变量(自变量Xi)。
科研成果包括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药,三类权重各不相同,其中新工艺权重为1.0,新技术权重为1.0。按中药注册分类标准,有9大类新药,新药科研成果权重情况详见表1。
例如,贵州省某中医药企业自主创新科研成果值的计算为:二类新药1个、六类新药2个、八类新药3个、新工艺2个,则其自主创新科研值为1×2.9+2×1.7+3×1+2×1=8.3。
表1 新药科研成果权重情况
科研成果权重的确定通过向18位相关专家咨询,采用经验定权法而得,咨询专家来自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药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及药检所等多个机构,并涉及监督管理、研究开发、医药营销、企业经营等多个专业。其中高校4人,科研机构5人,企业5人,药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及药检所4人。
自主创新投入强度=自主创新投入/销售收入×100%
按照调查方案对数据资料进行严格筛查与录入,Epidata 3.1、SPSS2 0.0用于数据整理分析,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用于影响因素分析。检验水准α=0.05。
本次调查共发放80份问卷,收回71份,问卷回收率为88.8%,问卷有效率为100%。
2.1.1 中医药企业基本情况
调查发现,2014-2018年贵州省中医药企业主要以中小型企业居多,占74.7%。其中,企业所属的经济类型均有覆盖,但以私营企业为主(占80.3%),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的比例分别仅占5.1%和3.5%。
2.1.2 中医药企业获得财政支持情况
71.8%的企业在2014-2018年获得过政府的财政支持。基于2014年政府的财政投入,贵州省人民政府对于中医药企业的财政投入有明显下滑趋势,2014-2018年贵州省平均每家中医药企业获得财政支持分别为246.3万、165.9万、169.4万、212.3万和189.4万元,近5年平均每家中医药企业每年获得年财政支持196.7万元。另外,调查企业获得政府财政资助使用方向发现,虽然大部分(74.6%)的企业都将其用于研究开发,但仍有小部分企业将其用于扩大规模、生产制造及市场营销,分别占45.1%、28.2%和12.7%。
2.1.3 中医药企业资源投入回报情况
2014-2018年,贵州省中医药企业的平均年自主创新投入在2015年大幅上涨,2016年继续上涨,此后2017年及2018年略微下降,近5年平均每家中医药企业的年自主创新投入为720.9万元。自主创新投入中,原始创新投入最多,集成创新投入居于第二,引进消化再创新投入位列第三。2014-2018年,贵州省中医药企业的平均年销售收入呈逐年上涨趋势,平均每家企业年销售收入为26,101.6万元。平均自主创新年投入强度为2.8%。贵州省中医药企业资源投入回报情况如表2所示。另外,大部分(87.3%)的企业自主创新投入资金来源于企业自有资金,其次来源于政府财政投入,仅5.3%来源于风险投资。
表2 2014-2018年贵州省平均每家中医药企业 资源投入回报情况
2.1.4 中医药企业研发人员数量及学历构成情况
截至2018年底,所调查企业研发人员数量仅占全部从业人员的6.0%,平均每家企业拥有21人。其中,研发人员主要以本科、大专学历为主,分别占56.9%和33.9%;硕士及博士学历分别仅占7.1%和2.1%。
2.1.5 中医药企业自主创新建设及成果分布情况
接受调查的企业中64.0%的企业建有专门的研发中心,36.0%的企业还尚未建立专门的研发中心。所调查企业2014-2018年新增自主创新成果(包括新药、新技术、新工艺)共392个,平均每个企业年产生1.1个。其中原始创新成果57个,集成创新成果71个,引进消化再创新成果264个。另外,截至2018年,所调查企业的科研成果(新工艺、新技术、新药)转化率为38.7%,相较于2014年企业的科研转化率有所增加,尤其在2016-2017年增幅最大,近5年平均科研成果转换率为40.1%。所调查的企业近几年主要以研发九类新药(指仿制药)为主,占60.4%;研发难度大、科学价值高的一类(指未在国内上市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及其制剂)、二类(指新发现的药材及其制剂)新药相对较少,且有三种类别的新药(新的中药材代用品,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部位,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复方制剂)没有涉及。
2.1.6 中医药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情况
所调查的企业中70.4%有设立专职的知识产权部门,未设立的主要原因是人才及资金缺乏。其中,设立有专职知识产权部门的企业的知识产权部门建设规模大部分(占74.0%)只有1~3人,其余为4~10人(占26.0%)。
2.2.1 单因素分析
如表3所示,将确定与中医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关的影响因素分别作R相关统计检验,在单因素分析中,得出中医药企业的企业规模、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政府财政投入、研发人员学历水平、研发强度、有无建立研发中心对贵州省中医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显著影响(P<0.05)。
表3 单因素分析R检验结果
2.2.2 多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的结果作为多因素分析的自变量,再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构建最终模型。由表4可知,建立的中医药企业自出创新能力的多元回归模型为:Y=0.672+0.001X1+0.154X2(Y为科研成果值,X1为自主创新投入,X2为研发人员数量)。模型的R2值为0.432,表明该回归模型的拟合度良好;另外,DW测试值约为2,表明该模型不具有自相关。说明自主创新投入与研发人员数量是企业取得自主创新成果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根据标准偏回归系数值,自主创新投入的贡献度高于研发人员数量。
表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中医药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但调查结果显示,贵州省中医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具体表现在:被调查的部分企业尚未建立研发中心和知识产权部门;企业固步自封,认为当前企业拥有的产品足以使企业获益,导致其对创新投入不足;并且随着近3年药品相关政策,如两票制[13]、药品集中招标采购[14]等不断落实,药品价格降低,医药企业利润总额下降,导致自主创新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下降;企业新增的新药类别和数量较少;缺少高端医药研发人才;受企业规模的影响,无法满足创新研发条件。另外,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得出,贵州省中医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培育中医药优势核心企业,提高中药产业的产业集中度,形成产业集群优势,逐步将贵州省中医药企业规模转向制药强省规模。此外,在严峻的生存环境下,只有大规模、高技术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增长,小规模企业将不可避免地被淘汰。因此,建议贵州省立足省情,调整产业结构,以企业规模大、研发能力强、企业品牌价值高等优势核心企业为主体,将推进大小企业间整合重组和合作工作落到实处,并从规划和管理上采取保护和扶持政策[15],促进企业间人才、信息和技术的共享合作,形成一套完整优质的资源合作共享体系,加快贵州省中医药企业自主创新协同发展。
创新高投入、耗时长的特点要求企业必须拥有完整牢固的资金链,源头供给充足并高效合理配置才能保障科技创新的顺利实施,支持科技创新成果的产出。为更好地协调中药产业结构,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企业的研发专项资金投入及相应政策支持,例如实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政策[16],作为高校、研究所、优秀留学生与企业的桥梁,帮助高技术人才的引进等[17,18]。引导企业重视科研创新,进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高贵州省中医药的市场竞争能力,达到将中医药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本体的目的。此外,政府可以引导科研机构、事业单位和高校相互合作研发,鼓励合作承担科研项目,从而提高贵州省中医药企业整体的研发水平。
企业内部的资金网络存在高度不充分性,如果企业的研发活动完全依靠企业自身固有资金是有缺陷的,不仅在研发活动上推进困难,在自身生产销售上也存在资金短缺问题[19]。因此,一套完善的筹资机制应该被建立,以此来拓宽中医药企业的资金筹措渠道,加快贵州省中药产业发展。从国外经验来看,其风险资本市场组成十分丰富,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家庭甚至个人都可能成为融资来源。庞大的风险资本市场同时也为中医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20]。以上分析表明,融资渠道狭窄将对研发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适当鼓励风险投资公司投资中医药产业,以缓解研发资金困难。
人才优势是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目前,贵州省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的依赖在逐渐增加,尤其以复合型人才需求最大。因此,应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升贵州省中医药行业人才的整体素质水平。一方面,医学院校可以鼓励学生到国外一流的大学或研究机构深造。在进行科研技术交流的同时,学校也可以了解国外高技术人才的培养方法。另一方面,企业还应给予回国发展的优秀留学生和专家大力支持;还要为其创造舒适温馨的工作环境,以此来吸纳一批高技术人才和复合型管理人才。最后,应建立一套依据企业不同部门特点的科学合理人才激励机制,从而提高各个部门职员的满意度,从根本上调动职员激发职员对新药研发、生产营销的积极性,进而形成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20]。例如,生产、研发等部门工作相对枯燥乏味,企业可以适当举办免费团建活动、给予职员家庭年终福利等,体现企业的人文关怀;对于营销部门等相对活跃的部门,企业可以适当提高薪资福利,合理安排绩效考核等方式来调动职员的积极性。
互联网+技术能优化和集成生产要素,通过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解决中医药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21]。尤其对于新药研发而言,及时有效的了解行业动态、把握行业发展方向能帮助企业减少大量不必要的资金和时间投入。此外,以互联网+技术为牵引,实现中药生产加工可视化,有利于提高中药质量,增强政府实时监管效果,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提升企业品牌价值。企业品牌价值的提升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吸引高技术复合型人才及社会资本注入,还能建立顾客与企业间牢固的品牌偏好,提高顾客回头率及顾客满意度,有效降低市场营销及新产品创新研发成本。并且随着利用互联网+技术的电商平台兴起,优质安全的网上药店销售市场不仅为中医药企业节约了运营成本,而且还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引流途径,成本降低销售收入增加为企业研发专项资金提供了保障。
本文研究不足之处:中医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很多衡量指标,因考虑课题研究的经济型和数据内容的可获得性,本文只对贵州省71家中医药企业自主创新的产出能力、企业创新研发能力、政府财政支持、企业规模等8个指标进行了分析,分析的维度还不够全面,后续研究中可以纳入企业董事会结构、企业文化环境[22]、企业人才激励机制[23]等内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