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化缘化不来的,要靠自己拼搏。
2020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两次提及“卡脖子”问题,明确要求——针对产业薄弱环节,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搞出更多独门绝技。习近平总书记之前就多次提及“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深入谋划推进“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未来如何发挥好这一显著优势,无疑是拆解“一剑封喉”,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重中之重。
中国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今年两会的第二场部长通道上表示,我们要坚持改革驱动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
不少代表和委员也纷纷建议,完善顶层规划,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开展以“零”溯源,率先合并科研院所,推进国家实验室等大平台的建设,借此加速原创性的突破。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樊会涛提出,现在航空工业正在就建设航空领域的国家实验室进行论证,继2020 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之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及国家实验室建设,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对这方面是非常重视的,那我们就更应该下大力气做好航空领域国家实验室的论证及后续工作,使其成为航空领域最重要的国家创新平台,打好航空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打造航空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航空领域的国家实验室,就是航空领域技术创新的源头。在这个平台上,我们要真正地实现更多的原始创新,要实现航空领域更多从0 到1 的突破。
全国人大代表、海特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李飚在今年两会上就完善国家科技支撑体系、支持飞行模拟器国内生产和采购等多方面也提出了建议:比如进一步加强国家统筹管理,制定激励政策;由相关部门牵头,立项支持民营和合资的模拟器制造企业发展;对于已具备飞行模拟器研发制造能力的企业给予研发资金支持,提升其研发创新能力;建立民航科技发展基金,支持国产飞行模拟器发展;制定政策并提供专项财政补贴支持国产飞行模拟器技术的前期研发。同时,支持国产大飞机制造商与国内飞行模拟器制造商之间的合作,保障国家大飞机战略的安全、数据安全及供应链安全。
自2018 年中兴通讯的禁运事件以及2019 年华为被美国纳入实体名单以来,暴露出了我国在芯片领域存在明显的技术软肋。2020 年,国务院印发了《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任正非在三天内接连去了四所国内高校,希望在芯片、半导体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建言,“十四五”时期,我国要加快推进量子科学等科技前沿领域攻关。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对光子、原子等微观粒子进行主动的精确操纵,从而诞生了量子信息这一新兴领域,可以在保障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技术的瓶颈,有望成为信息、能源、材料和生命等领域重大技术创新的源泉。
潘建伟建议,自主创新应当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当然,不能片面依赖国外,被动地从国外买设备、学技术,而应是以“可控开源”的方式充分利用国际智力资源,坚持与国际上的优秀团队互通有无。同时,通过国家实验室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统筹量子科技领域相关高校、院所和企业的创新要素,形成发展合力,进而抢占量子科技国际竞争制高点,构筑发展新优势。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凯盛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彭寿认为,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他本人在新材料科研与产业一线已经工作了近40 年,深知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对于国家产业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尤其在当前新发展阶段背景下,新材料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同时也迎来了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
因此,彭寿建议:一是重视基础材料的科技创新,建材、钢铁等关键的基础材料应该纳入“十四五”科技攻关的基础创新项目,使我们的基础材料能在创新上更上一层楼,使我们的材料在领域上有更大的发展,对产业链形成有力支撑;二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加强“卡脖子”技术攻关,补短板、锻长板,打造以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为核心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三是发展绿色建材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开发功能玻璃、发电玻璃等绿色材料,在攻克这种节能、减排、脱碳等绿色材料方面来进行绿色应用,通过建材行业的绿色发展为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做出贡献。
在今年两会的第二场部长通道上,中国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建议,要以科研评价为抓手,持续推进已经进行的各项改革,包括给科研人员减负、营造良好生态、建设良好作风学风,以及如何使科研人员心无旁骛,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共同形成对国家发展和安全的强大科技支撑。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星微创建人兼首席科学家邓中翰在今年两会的提案中表示,近几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年均增长率超过20%,2020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达8848 亿元。尽管产业发展速度很快,企业的投融资瓶颈却一直存在,在一些关键核心芯片、重要加工设备方面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卡脖子”问题。
为此邓中翰建议: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通过投融资的精准模式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问题。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要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应支持突破核心关键技术科技人员组建研发机构的工作,给予研发工作持续开展所需的科研经费支持。组建并逐步完善研究机构,尽快推动研究和工程研发工作,推动成果在重要应用领域转化,实现产业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周玉梅,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上表示,在科技创新驱动下,“十三五”期间,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3.4%。关于突破芯片“卡脖子”问题,周玉梅认为,集成电路是一个人才、技术、资金高度密集的产业,是一个高速迭代的产业,我们跟世界先进技术还有差距,需要加大人才和资金投入力度。希望有更多优秀学子报考集成电路专业,相信在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下,我们在“卡脖子”问题上下大力气,一定会有更多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十四五”时期,我们在看到挑战的同时,更要看到宝贵的机遇。从政府层面整合多方资源之后形成一个合力,期待更多核心技术领域企业乘势而上,练就更多看家本领、独门绝技,努力实现企业和人才的自主创新,用科技创新攻克“卡脖子”技术,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和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