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播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获得“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荣誉。对此,谢军说:“我们北斗三号逐步把所有星上的单机产品的国产化率从80%提高到了100%。国产化这件事情,我觉得在我整个负责和跟大家一块研制北斗三号卫星过程中,应该是做得比较漂亮的一件事情。”
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作为“小木耳大产业”的领路人,国内“南菇北移”“北耳南扩”等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的首倡者,李玉探索出了“科技专家+示范基地+农业技术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的食用菌科技扶贫模式。2012年以来,李玉率团队深入全国40多个深度贫困地区,推动建立31个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扶持食用菌龙头企业22个,帮扶800余个村、3.5万余贫困户实现彻底脱贫,年产值达350多亿元。
“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如果不能帮农民实实在在赚到钱,那就连‘称职’都谈不上。我快80岁了,但我还是要坚持下去。”李玉说。
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建议普通孩子学奥数。普通孩子也没必要去学习那些怪怪的、奇特的技巧。消息一出,“院士不建议普通孩子学奥数”的词条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一。
对此,有媒体评论称,当全民都参与数学竞赛,就意味着有很多对数学竞赛并无热爱和激情的人陪跑,这其实对他们是一种消耗。
2月10日19时52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探测器顺利进入近火点高度约400千米,周期约10个地球日,倾角约10度的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实现“绕、着、巡”第一步“绕”的目标。
2月11日晚,“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登上牛年春晚的舞台。孙泽洲出身航空航天家庭,34岁就成为“嫦娥一号”的副总设计师。2016年,“嫦娥四号”任务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正式立项,作为两个探测器的双料总设计师,孙泽洲开始了一面飞“月背”、一面奔“火星”的“超常”工作状态。
北京时间2月19日凌晨,由澳大利亚、美国和中国的三个团队分别独立完成的重要天文研究成果,在国际科学期刊《科学》和《天体物理学报》联合发表了三篇论文。其中,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苟利军及其学生赵雪杉、郑雪莹为《科学》论文合作者,并作为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天体物理学报》发表关于黑洞自转精确测量的论文。
研究团队分别对历史上发现的第一个恒星级黑洞——天鹅座X1(Cygnus X-1)的距离、质量、自旋及其演化做出最为精确的测量和限制,发现该X射线黑洞双星系统包含一个21倍太阳质量的黑洞,且自转速度极接近光速。这是科学家迄今发现并确认的唯一一个黑洞质量超过20倍太阳质量、且自转如此之快的X射线双星系统。
苟利军团队结合新得到的距离和质量的测量结果,通过分析X射线光谱数据,实现对黑洞自转速度的精确限制,此次测量的天鹅座X1黑洞转动更加极端,黑洞视界面正在以至少95%的光速自转,这也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个以如此高速度转动的黑洞系统。
3月11日凌晨,“85后”上海女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辛秀芳及其团队登上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杂志。这篇题为“NLR蛋白介导的植物免疫需要模式识别受体”的论文,解决了一个植物免疫领域长期待解的科学谜团,为培育优良持久抗病的农作物提供了新思路。
组建实验室仅三年多,就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辛秀芳科研生涯的“起跑”可谓速度超群。谈及自己科研生涯的快速“起跑”,辛秀芳说,这背后离不开上海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和对年轻科学家的信任与支持。
2月26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该校几何与物理研究中心特任教授陈杲完成的论文《J方程和超临界厄米特-杨振宁-米尔斯方程的变形》,在世界知名数学期刊《数学新进展》在线发表。
这项成果属于复微分几何研究范畴,该领域有两个来自物理学的方程至关重要,一个是成为量子力学标准模型的厄米特-杨振宁-米尔斯方程,另一个是和相对论紧密相关的凯勒-爱因斯坦方程。在稳定的前提下求解这两个方程,一直是复微分几何界的核心任务。
今年年仅26岁的陈杲,科研履历异常精彩。他2008年入读中科大少年班,2012年赴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攻读博士;2017年博士毕业后历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博士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助理教授;2021年加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几何与物理研究中心。
2021年2月17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黄路生领衔的江西农业大学科研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重大科研成果,提供了目前为止国际上规模最为宏大的猪肠道微生物基因集和基于宏基因组组装的基因组。该成果的面世,为猪肠道微生物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扩展资源。
黄路生院士团队采集了不同年龄、性别、品种、地理区域、不同肠道部位和不同野猪来源的500个样本,进行深度宏基因组测序,并整合了现有的猪肠道菌群基因组,构建整合了猪肠道微生物基因目录(PIGC),其中包含来自787个肠道元基因组的17,237,052个完整基因,它们以90%的蛋白质同一性聚类,其中28%是未知蛋白质。与此同时,通过采用分箱分析模式,构建了6339个基于宏基因组组装的微生物基因组(MAG),它们被聚集成2673个物种级别的基因组仓,其中超过86%为当前数据库中没有可用的基因组序列。
在这项研究中,黄路生院士及江西农业大学首席教授陈从英带领团队使用构建的PIGC和MAG,比较了野猪和高度商业化杜洛克猪肠道微生物组之间的差异,发现两者之间肠道菌群组成差异显著,为从肠道菌群角度分析野猪抗逆性和商业猪种高生长速度、高饲料利用提供初步参考数据,尤其是野猪肠道菌群样品以及空肠、回肠和盲肠内容物样品的使用,极大地增强了PIGC和MAG的广泛代表性。
2021年2月18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围绕肺移植重大关键难题的研究成果,在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上斩获2020年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技术成果在同领域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供体肺离体后保存时间太短、围手术期生存率不高、移植术后康复时间长,是国内肺移植领域一系列“卡脖子”关键难题。武大人民医院胸外科肺移植团队聚焦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在临床实践中持续科研创新,将供体肺缺血再灌注时间从6小时延长到12小时,实现三年内移植患者围手术期零死亡,肺移植后最短13天康复出院。
这一研究成果对提高肺移植成功率、扩大肺供体库、提升边缘性供肺移植的安全性及开展紧急救援性肺移植手术,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研究成果在全国10多家大型三甲医院得以推广,授权专利8件,发布指南、规范及专家共识9个,对我国肺移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及肺移植规范有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近日,记者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服)获悉,由我国自主研发合成基钻井液的恒流变温度范围指标超越当前国际同类型技术,分别突破最低3摄氏度和最高180摄氏度的“极限”温度。这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深水恒流变合成基钻井液技术(以下简称深水钻井液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进一步开发更高难度深海深层油气资源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据介绍,钻井液技术被业界称为石油钻井的“血液”,在钻井作业中起到携带岩屑从井下返出、维护井下环境稳定等作用,是钻井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撑,同时也是决定油气资源开发深度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深水钻井液技术是国际钻井液领域的前沿,更是破解深海高难度钻井难题的“金钥匙”。
该技术自研发成功以来,已经圆满完成了国内7口超深水钻井作业,平均作业水深超过1500米,最大作业水深达到2619米。目前,中海油服正加大该项技术的研发力度,以适应南北极作业环境为目标,力争突破到零下15摄氏度和200摄氏度的应用极限,进一步巩固在该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柔性平板探测器历来是X射线平板探测器开发的技术瓶颈,福州大学教授杨黄浩、陈秋水课题组提出了高能量X射线光子诱导缺陷产生长余辉发光的机理,打破传统X射线平板探测器的固有限制,为制备新一代柔性X射线成像设备提供了新思路和途径。2021年2月18日,《自然》在线发表了他们的合作研究论文《高分辨X射线发光扩展成像》。
该研究表明,稀土纳米晶闪烁体具有尺寸易调控、无色透明、分散性良好、余辉性能优异等特点。因此,研究团队将其与柔性基底相结合,制备出透明、可拉伸、无需电子电路的柔性X射线成像设备。实现了柔性、高分辨的全景X射线成像,相比传统平板探测器具有明显优势。
据介绍,基于纳米闪烁体的柔性X射线成像设备具有制备工艺简单、便携式、成本低、成像性能优异等优势,在便携式X射线探测器、乳腺成像、牙科全景成像、工业探伤、高能物理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应用价值。目前,我国的高端X射线影像设备及关键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杨黄浩团队的成果标志着我国在柔性X射线成像技术方面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并有望突破国外的技术限制,推进高端X射线影像装备的国产化。
2021年2月18日,记者从北京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技术部门获悉,陕京天然气输气管道榆林压气站RY3403机组例行检修后平稳运行超过三周,各项指标符合要求,企业研发团队自行研发的内部高速运转核心部件带动的驱动端和非驱动端轴振动值为8-9μm,小于维修前的11-13μm,达到了国际同类机型性能。这标志着北京管道公司进口设备核心部件国产化替代工作在技术应用层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打破国外压缩机技术壁垒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