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phia Chatterjee
全球生物多样性在过去50年间中锐减,严重影响了人类健康和福祉、社会韧性以及可持续发展。人类呼吸的空气、喝的水、吃的食物都依赖于生物多样性。但也是因为人类,生物多样性陷入了危机。这对人类的未来意味着什么?人类能阻止这种趋势吗?
拯救地球是一个崇高的目标,但它并非遥不可及。只要人人做出努力,实质性的变化就会发生。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以“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呼吁加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会议于今年10月11-15日在中国云南省省会昆明市举行。当今世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各国都在努力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地球家园。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举办COP15赢得了全球关注。
印度是世界公认的生物多样性大国之一,拥有世界上近8%的记录物种,代表了全球34个已确定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中的四个。印度陆地面积仅占世界的2.4%,却是4.5万种植物和9.1万种动物的栖息地。同时,印度也是全球17个超级生物多样性国家之一。生物多样性不仅是印度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基础,还关乎印度人民的基本生计,因此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印度的必然选择。
多重挑战
世界上7.5%的哺乳动物生活在印度,从这便可窥见印度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世界上12%的鸟类、6%的爬行动物、4.5%的两栖动物、12%左右的鱼类和6%的开花植物都生活在印度。印度国家生物多样性总局表示,印度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为保护规划专门制定了生物地理分类的国家之一。印度还绘制了生物多样性分布地图。印度有15个农业气候带,在作物多样化种植方面也表现不俗。此外,印度牲畜品种繁多,多样性丰富。
近年来,尽管印度宣称自己的森林面积增加了,但纵观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讨论,总有一个问题十分突出:印度为何对保护森林如此淡漠?森林火灾、部落搬迁以及为了大型建设项目而砍伐森林等都给生物多样性和当地居民带来了威胁并敲响了警钟。部分林区被开发用于修建道路或水坝,或是开展生态旅游,有时甚至一些森林保护区也难逃一劫。
在这种情况下,从昆虫、飞蛾到鱼类、老虎,从开花植物到粮食作物,印度生物多样性面临着严重威胁。值得注意的是,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也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十多年来,各国一直努力通过扩大自然保护区来保护生物多样性。但一项新研究表明,各国建立保护区时,往往忽视了气候变化带来的长期影响。
迫在眉睫
印度已采取了多项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建了103个国家公园、510个野生动物保护区、50个老虎保护区、18个生物圈保护区、3个自然保护区和2个社区保护地。印度制定了《国家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2002年,印度通过了《生物多样性法案》,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普及相关知识。印度国内形成了三级体系来规范落实该法案。建立制度框架的目的是保护印度的生物多样性和普及相关知识,促进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确保生物资源使用所产生的利益由其保护者公平分享。
印度各邦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保护野生动物行动计划。例如,哈里亚纳邦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已着手制定一项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重点是保护该邦的生物多样性,为未来十年储备生物资源。该计划将提供指导,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主要通过景观干预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保护。哈里亚纳邦政府和委员会一直与当地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个人和非政府组织积极协调,以加快上述进程。
着手行动
给大自然其所需的空间和保护是人类能做的唯一正确的事。建立野生动物保护区是明智之举,目前世界上大约15%的陆地面积和7%的海洋面积被列为保护区。但出于多种原因,实现保护目标的步伐仍然缓慢。在全球各个地方,生物多样性都在继续下降。在过去三年间,印度因为开发项目已经失去了 36500 公顷的林地。印度中部正在扩建6号和7号国道,这一项目破坏了至少包括朋奇—坎哈走廊在内的6 条重要的“老虎走廊”。受河流互通项目影响,潘纳老虎保护区部分区域沉入水中。另外,缩小老虎保护区用于采矿和水电项目,也给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了诸多困难。
尽管增长缓慢,但2015至2017 年印度森林和树木绿化面积增加了1% (约8021平方千米),这鼓舞了人们实现目标的信心。印度政府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资源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调查编制保护目录、分类验证、针对受威胁动植物进行评估、评估森林覆盖率以建设数据库用于规划和监测;形成涵盖国家公园、野生动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和社区保护地的保护网络;规划生物圈保护区用以保护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实施以物种为导向的保护项目,比如老虎保护和大象保护项目;为保护工作提供支持等。
印度政府根据中央财政安排向各邦和联邦属地提供资金支持,推进包括野生动物栖息地综合发展计划、老虎和大象保护计划,以更好地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制订森林管理方案以推进森林管护工作。此外,针对特定药用植物保护区(主要是森林地区)中的珍稀和受威胁药用植物,政府也打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硬仗”
近年来,印度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注重保护和养护整体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印度制定了了濒危物种名单,启动了“老虎计划”和“犀牛计划”等多个项目。此外,印度在不同地区也设立了多个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
印度人珍视自然和生物多样性。得益于严格的保护和管理,近年来印度的狮子数量有所回升,从2015年的520只增加到2020年的674只。据统计,印度现在拥有2967只野生老虎,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二。20世纪初期,独角犀牛曾经在印度濒临灭绝,如今其数量已经增长到3700 头。印度打算在未来十年内将野生老虎的数量增加到4000只,增幅超过30%。此举旨在保护森林的同时提高保护带来的经济收益。几十年来,印度在物种和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打造一个更美丽和生物多样性更丰富的印度需要人们付出更多努力。
2021年1月,印度政府发布了一份评估报告,对其近150个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的管理有效性进行了评定。这被认为是改善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举措,且被越来越多的政府和国际机构用以认识保护区管理系统的优缺点。然而,印度人口占全球总数的17%,其国土面积仅占全球2.4%。在这一背景下,印度政府在物种保护方面还有更多工作要做。根据印度提交的关于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六次国家报告,印度很多野生动物被列入极危、濒危和受威胁物种清单,并且近些年清单上的物种仍在逐年增加。
该报告称:“被列入红色名录物种的增加表明生物多样性和野外栖息地面临严重压力。”截至 2020年 3月,印度共有688 种动物和428 种植物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极危、濒危和易危分类中,而 2014年为646种,2009年为 413种。
此外,频发的森林火灾和不断升高的气温也给印度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了压力。今年6月发布的《2021年印度环境状况报告》称,该国四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面积已经减少了90%。报告称:“自2021年初以来,印度森林火灾急剧增加。森林火灾受之前季风季节的温度和降雨因素影响较大。”毫无疑问,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地球面临着重重危机,希望包括印度、中国和美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国家能够化解这场危机。富于活力和多樣性的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福祉和繁荣的基础。
中国近年来在脱贫攻坚、控制污染、防治荒漠化、植树造林、制定环境法案、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印度和中国应该携手合作,加强交流和相互了解。这不仅有利于亚洲,也有利于全世界。
本文作者Sophia Chatterjee为印度德里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