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地区聋校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探究

2021-04-22 07:44周婧
成才之路 2021年12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教学内容

周婧

摘 要: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时代,人工智能、互联网+已渗透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已成为每个人必备的一项技能。目前,特殊教育学校还没有统一的信息技术教材,教师需要教给学生哪些内容必须深入思考。文章对偏远地区聋校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探究,以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关键词:偏远地区聋校;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6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12-0130-02

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国聋校也相继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由于没有统一的适应聋校的信息技术课教材,学校一直使用普校的信息技术教材。然而,普校教材以文字描述居多,学生文字理解能力较差,很多专业术语教师又无法用手语准确表达,往往会陷入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尴尬境地。因此,对偏远地区聋校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探究尤为必要。

一、养成教育的渗透是主线

笔者所在学校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开设信息技术课,学生由于听力的缺失,语言能力发展受限,感知活动以及认知心理活动都比同龄的普校学生发展缓慢,主要依靠视觉、触觉、味觉、嗅觉进行感知,抽象思维发展相对滞后,并且还具有记得慢、忘得快的记忆特点。因此,教师应建立一种长效机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自主学习打好基础。为此,教师应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养成教育。

1.培养学生自学习惯

现如今,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从计算机的应用普及到现在的人工智能、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课堂所教的知识,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有很多新的知识与方法需要学生自己去摸索。为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聋校信息技术课程的重点不在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和掌握,而在于自学习惯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其教的知识学生学起来很困难,但计算机内的小游戏学生却可以无师自通,甚至能触类旁通。此时教师就必须做好引导,找一些或自己设计一些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学习游戏,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机,并以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为补充,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综合实践能力。例如,在教学键盘输入时,26个英文字母的正确指法练习是一个漫长枯燥的过程。学生在此之前从未接触过英文,对于26个英文字母的记忆成为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教师每天上课前都让学生上讲台用手语背诵26个英文字母,然后打开Word,同桌之间互相监督,如果发现对方输入的指法有错,就用弹手指的方法给予小惩罚,如果全部输入正确就奖励一个卡通贴纸,集满5个卡通贴纸就可以奖励一本小画册。相比每次课上教师反复的填鸭式教学,这样的方法能促使学生课后努力记忆和练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培养学生合作习惯

学生具有听觉及语言沟通的障碍,大部分都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不愿与人分享。加之一个年级或一个班的学生各方面能力相差很多,有不同层次的知识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一定要有别于普通学校,可将授课内容划分为两个以上的等次,分类分组教学。教师可以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为一组,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为一组,学习内容要有所区分。这样,能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学到更多知识,能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找到自信。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安排两组学生互相展示,相互促进,引导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主动帮助能力弱的学生。

3.培养学生创新习惯

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慨,现在的信息技术课就像是“软件说明书”,不停地在教学生如何使用软件。可是我们会发现,这样的教学永远赶不上软件的更新换代,因此,教学内容不能只是一味地模仿,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习惯,引导学生不断探索。

4.培养学生良好道德习惯

如今,计算机应用以及智能手机APP走进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运用得好,运用得正确,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尽的便利和实惠,但如果运用得不好就会害人害己。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学如果没进行德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模仿和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有的孩子在学会操作计算机后就沉迷于游戏中不能自拔,甚至偷偷到校外买游戏光盘安装到教室的电脑中,有的孩子在上网时常常会被一些网页上弹出的广告所吸引,一步步陷入其中。上课时,教师经常会发现很多孩子在敲击键盘或鼠标时显示器没有反应,就会显得很暴躁,然后使劲儿敲打键盘、鼠标和显示屏。这些不良现象告诉我们,一定要在课堂内外注意孩子们的细节表现,在信息课堂中贯穿和渗透德育,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并使其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为安全合理地使用计算机构筑起坚实的道德防线。

二、输入法的掌握是关键

在计算机面前,如果你不会使用输入法输入你所想的内容,那你就如同没有了双手,什么都做不了。即使你会使用输入法输入你所想的内容,但是你的指法非常糟糕,也就如同有一双残疾的手。由于学生的特殊性,教师必须在教会他们键盘指法的基础上,教会他们三种以上的汉字输入法,要以五笔输入法为主,拼音输入法及笔画输入法为辅。很多教师通常使用金山打字通等一系列打字软件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过于呆板,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教师可建立一个校园网的聊天平台,类似腾讯公司的一种局域网聊天工具RTX(Real Time Xchange),是面向企业局域网终端使用者的网络沟通工具服务,使用者可以通过安装即时通信的终端机进行两人或多人之间的实时沟通。交流内容包括文字、界面、语音、视频及文件互发等。这样,教师既可以有效监管,又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平台与学生沟通,尤其是在心理疏导方面比与学生面对面地做工作要好得多。

三、常用软件的应用是基础

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为计算机领域的佼佼者,更多的只是去应用计算机技术。因此,教学内容的安排应当具有趣味性、简易性、实用性、基础性等特征。为此,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只教某一种软件,至少要让学生了解两种以上的同类软件。比如,在教学Windows自带的画图软件时,教师可介绍Photoshop,引导学生了解和应用。在教学Word時,教师要可介绍PowerPoint、WPS,引导学生了解和应用。但教学时间有限,怎样才能学习那么多的内容呢?最好的解决方法是,教师给学生提供这些信息,让学生自己接触和学习,至于他们更喜欢应用哪一种软件去解决问题,由他们自主选择。教学中,教师如果不介绍其他同类型的软件,就会导致学生无法灵活运用软件解决问题。比如,其他地方的电脑里没有装教师教学时所使用的软件,而学生见到同类软件不会用,这将会成为教学的硬伤。

四、结语

总之,偏远地区聋校信息技术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熟练掌握键盘输入法,同时尽可能多地接触常用软件,熟悉各种软件的基本操作,会运用软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养成教育的渗透为主线,将学生对输入法的掌握作为关键,把常用软件的应用作为基础,引导学生“多玩”,多探索,夯实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基础,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鲁逸蓓.浅探多媒体融合下的聋校信息技术课堂[J].中学课程辅导,2020(01).

[3]陈雨.盲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调查及改进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

[4]王洪亮,杨宁春,李国新.推进聋校信息化发展的实践探索[J].现代特殊教育,2016(23).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基于真实性学习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究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