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舞蹈啦啦操运动队艺术表现力训练体系的构建*

2021-04-22 06:28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运动队表现力教练员

李 勃

(广东工业大学 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006)

1 舞蹈啦啦操的艺术表现力

舞蹈啦啦操以其独特的审美特征成为吸引大学生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表现形式涵盖了形体美、动作美、器械美等审美特点。其中既承载了舞蹈艺术的审美意蕴,同时也展现了啦啦操体育项目的审美形式。因此,舞蹈啦啦操的艺术表现力,是从舞蹈艺术中展现运动美学特点,又在体育运动的形体表现之上突出了舞蹈艺术美学特点。舞蹈啦啦操艺术表现力的表现形式丰富,肢体表现力与艺术感染力同等重要。肢体动作力度、幅度、节奏、动作控制、空间位置感、表情眼神控制、肢体展示效果、音乐表达等等,均为舞蹈啦啦操艺术表现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啦啦操主要分为两类,分别为:技巧啦啦操、舞蹈啦啦操。技巧啦啦操注重动作技术难度,如抛接、金字塔、托举、翻腾等技术难度较高。而舞蹈啦啦操注重韵律配合,诸如跳跃、踢腿、平衡等舞蹈动作的韵律感较强。

2 我国舞蹈啦啦操发展的现状

舞蹈啦啦操艺术表现力寄托于运动员的表演,同时也与舞蹈动作编排和难易程度有关。是否能够吸引观众并得到观众认可,是决定比赛成绩优异的关键所在。目前舞蹈啦啦操运动作为新兴体育项目在我国迅速发展,参赛人数逐年递增。各大高校为了培养出优秀的舞蹈啦啦操运动员,更加从技术角度逐步深入并扩展至艺术角度,以期从舞蹈啦啦操运动员的艺术表现能力上增强竞技水平。然而目前我国舞蹈啦啦操运动项目的虽然普及率较高,但综合实力仍然与国际发展存在一定差距。

一方面,运动员在专项素质、难度技巧、艺术表现力方面与国外队伍有较大差距。目前,多数高校舞蹈啦啦操运动员基础并不扎实,对技术动作规范掌握不到位、自身体能有限,多为竞技体育运动员临时组建啦啦操表演团队,缺乏舞蹈功底和艺术素养,限制了舞蹈啦啦操艺术表现力的集中体现。

另一方面,高校在职教练员缺乏系统培训,其综合水平有限。舞蹈啦啦操艺术表现力虽然与运动员个人素质密切相关,但也与成套动作编排的艺术表现力存在必然联系。如果教练员自身啦啦操编排能力较弱,或者舞蹈艺术修养较差,其成套动作的新颖度则会大打折扣,进而弱化舞蹈啦啦操的艺术表现力。而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均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练员综合水平不高等问题,严重限制了舞蹈啦啦操艺术表现力的稳步提升。

3 影响舞蹈啦啦操运动员艺术表现力发挥的因素分析

3.1 研究对象及内容

根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调查问卷的设计,主要调查内容是舞蹈啦啦操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性,影响舞蹈啦啦操艺术表现力的主要因素,以及培养和提高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有效方法的研究。以广州市普通高校舞蹈啦啦操运动队为研究对象。对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5所高校非体育专业的300名大学生运动员为主要调查对象。主要调查高校舞蹈啦啦操的发展现状,研究其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性,分析啦啦操艺术表现力的主要因素,以及探索培养和提高运动员表现力的有效方法。

3.2 内在因素分析

通过对300名运动员的问卷调查发现,影响舞蹈啦啦操运动员艺术表现力发挥的内在因素主要包括:专项技术水平、舞蹈基础、音乐艺术素养、运动员个性因素、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内在因素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舞蹈啦啦操艺术表现力内在影响因素的统计结果[n(%)]

首先,舞蹈啦啦操专项技术水平是运动员艺术表现力发挥的根本基础,其中既存在对于高难度技术动作的掌握水平,同时也存在基础技术水平的干扰因素。基础技术水平有限,即便掌握高难度动作要领,也容易在细微动作上缺乏艺术表现力。而难度技术水平不足,无法完成高难度动作时,舞蹈啦啦操的艺术表现力也难以发挥。其次,舞蹈基础是提升艺术表现力的灵魂。多数运动员认为自身掌握舞种越多,展现舞蹈啦啦操的艺术表现力的能力越强。舞蹈啦啦操运动队中,同时掌握爵士舞、街舞、现代舞、民族舞多种舞蹈技术的运动员,其艺术表现力得到了队友和教练员的多方认可。同时舞蹈基础表现于形体,是基于舞蹈动作基础养成的形体表现力,对舞蹈啦啦操运动项目的整体完成度具有一定影响。再次,音乐艺术素养是提升艺术表现力的精神要素。多数运动员认为乐感、节奏、表达、艺术修养均影响舞蹈动作的整体完成度。同时运动员的个性因素是运动员展示艺术表现力的特色风格,运动员气质、性格、兴趣、文化修养等决定了某一动作是否具备较高的艺术表现力。最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是体现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战斗力,其中团队协作、自信心、应变能力、热情、激情等因素,决定了舞蹈啦啦操是否能够在基础动作之上,达到更为良好的发挥,进而得到裁判与观众的高度认可,是一种在完成基本动作基础上的临场发挥能力表现。此外,多数运动员认为良好的身体素质是运动员发挥艺术表现力的物质基础,运动员的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灵敏、爆发力等身体素质情况,决定了长期训练中运动员是否能够保持较为稳定的竞技水平,并稳步提升其舞蹈啦啦操运动中的艺术表现力。

3.3 外在因素分析

除舞蹈啦啦操运动项目内在特点形成一定的影响因素,在针对300名运动员的调查中发现教练员综合水平、成套编排、团队的凝聚力、服装和道具的合理展示、表演及比赛的经验等关联因素,构成了影响舞蹈啦啦操运动员艺术表现力发挥的外在因素。外在因素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舞蹈啦啦操艺术表现力外在影响因素的统计结果[n(%)]

首先,多数运动员认为教练员的综合水平能够直接影响自身对舞蹈啦啦操艺术表现力的理解。教练员运动基础、音乐素养、编排水平、培训学习等均构成指导运动员提升艺术表现能力的关键因素,是外在影响因素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其次,成套编排也是影响舞蹈啦啦操艺术表现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整体队形、团队造型、空间层次、动作衔接等因素,均对舞蹈啦啦操的艺术表现效果存在重要影响,决定了同等竞技水平运动队的得分率。再次,舞蹈啦啦操作为团体项目,团队凝聚力是艺术表现力整体发挥效果重要组成部分,且集体精神与集体荣誉感均对艺术表现力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最后,服装和道具的合理展示,能够在运动员基础能力和竞技水平之上,结合编排动作表现出更为理想的艺术表达效果,是加强舞蹈啦啦操艺术表现力的重要因素。此外,多数运动员认为积累足够的表演或比赛经验,可以弥补自身能力,对提高舞蹈啦啦操艺术表现力具有重要帮助。

4 培养和提高舞蹈啦啦操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有效训练方法

通过对300名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出了影响舞蹈啦啦操运动员艺术表现力发挥的内外因素,在此基础之上本研究进一步对18位啦啦操教练员、裁判员、教师、体育专家发放调查问卷,以探讨啦啦操运动员艺术表现力方面的训练情况,并总结培养和提高舞蹈啦啦操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有效训练方法。调查结果显示,多数教练员认为培养和提高舞蹈啦啦操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训练内容,其中包括专项技术训练、体能训练、舞蹈基础训练、乐感训练、表情训练、录像观察训练、心理训练等。统计结果如图3所示。

图1 舞蹈啦啦操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训练统计结果

从统计图表中可以发现,多数教练员认为当前体能训练和专项技术训练,在整体训练中占比虽然较高,但对于提升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促进效果相对有限。而除此之外,舞蹈基础训练、乐感训练、表情训练、录像观察训练、心理训练等虽然训练占比相对较低,但对于运动员提高艺术表现力具有显著支持作用。专项技术训练所涵盖的训练内容较多,包括基本步伐、基本手位和手型,动作的力度、幅度、节奏、控制、空间感练习、跳跃、踢腿、平衡转体练习等。因此,在常规训练中专项技术训练的总体占比较高。而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是完成舞蹈啦啦操动作的基础条件,包括专项力量、耐力、柔韧、协调性、灵敏、速度等训练内容,故而其训练占比安排与专项技术训练较为接近。但是多数教练员反馈信息表明,运动员身体素质和专项技能较为接近时,专项技术训练和身体素质训练对提高运动员艺术表现能力极为有限。如快速提升运动员艺术表现能力,则需更加关注舞蹈基础训练、乐感训练、表情训练、录像观察训练、心理训练等方面的总体训练占比。

首先,舞蹈基础训练是提升运动员舞蹈基本功、舞蹈风格把控力、以及轻器械掌握能力的重要途径。当运动员手位、脚位、身体姿态、身体波浪、下蹲、踢腿等动作要领娴熟,且具备了不同舞种基本动作要领,能够使用结合花球、手环、扇子、爵士棍等轻器械时,则运动员对于舞蹈啦啦操的艺术性表达能够具备更为深刻的理解,并转化为肌肉记忆,在比赛和表演中增强运动队的整体艺术表现力。其次,乐感训练包括音乐感知练习、节奏感训练、即兴创编训练等。多数教练员在指导运动员掌握成套动作要领时发现,运动员如果乐感较差,则严重影响其成套动作的把控力。而在音乐感知练习中,学习音乐知识、多听细听节奏、区分旋律变化,可增强运动员的乐感认知和动作同步性。在节奏感训练中,可增强运动员音乐配合度,通过击掌节拍训练、步伐节奏训练、手臂节奏训练、躯干节奏训练等内容,能够辅助运动员增强身体配合音乐的主观能动性,进而达到逐步提升艺术表现力的积极效果。再次,本次调查中发现,多数教练员开始逐步增强表情训练的重视程度。由于眼神和面部表情是最直观的表现力,相当于利用面部表情变化,来展现出音乐中的节奏变化,是提升舞蹈啦啦操艺术感染力的重要训练内容。多数教练通过眼球和眼肌的训练、镜面训练、模仿训练等,使运动员的表情更加富有感召力,运用表情的变化将运动员内心的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再结合舞蹈动作的变化达到内外合一的效果,以此来增强运动员的艺术表现力,且达到了较为良好的训练效果。最后,录像观察训练通过观察优秀运动员的动作、表情、力量、表现力,可以为运动员提供寻找自身不足的对比参照。而观察自身训练视频,亦可通过训练队员的视频记录,来观察动作细节、力度、幅度、表情、动作的整体配合效果。尤其所有队员可通过视频记录资料,来了解成套动作的层次变化、空间展示效果,进而了解队形细节不足,更好的改善成套创编,达到增强艺术表现力的效果。此外,心理素质训练可提高运动员自信心,在瞬息万变的赛场上掌握随机应变能力,多数教练员认为通过模拟比赛模拟训练或情景训练,均可提高运动员的临场发挥,且能够逐步增强舞蹈啦啦操团队心理素质,达到提高运动队整体艺术表现力的积极效果。

5 结论与建议

5.1 以培养运动员艺术素养为先导

要提高舞蹈啦啦操运动员的艺术表现力,除了加强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水平外,还要注意培养运动员的艺术素养。艺术素养的开发,是一项相对较为漫长的培养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运动员对于音乐的理解,对于舞蹈啦啦操运动项目的艺术性理解,均需要通过大量学习资料的积累来完成。教练员需要提高运动员审美能力,领会音乐本身的艺术感染力,激发出运动员的艺术想象力,方能达到逐步增强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积极效果。可以在训练中适当增加不同旋律、风格的音乐,如世界名曲、民族乐曲等,增强运动员音乐感知力与理解能力,以及音乐鉴赏能力。同时可以为运动员设计舞蹈、绘画、文学等多方面训练项目,借以多种艺术形式熏陶运动员的感知能力,培养其审美情趣,来引导运动员学会用肢体来表现音乐中的艺术元素。

5.2 以提高创编的艺术性为突破

创编成套动作的多元化风格特色,不但要体现音乐内涵,还要与运动员的性格特点相结合,达到音乐与动作高度统一。那么对于运动员的常规基础训练中,则需要引入创编类的训练内容。通过邀请运动员参与成套动作创编,来增强运动员对于舞蹈啦啦操专项运动技术中舞蹈元素的理解程度。而运动员在成套动作中的创意性思维,亦可为成套动作补充层次感和空间变化效果。进而在创编过程中培养运动员的艺术表达能力,令不同舞蹈风格和思维模式可以在创编过程中得到融合及相互渗透,形成风格新颖流畅的艺术表达,增强高校舞蹈啦啦操运动队的整体艺术表现力,并通过创编来增强团队凝聚力和集体精神。

5.3 扩大多媒体和视频资料的应用率

在社交媒体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运动员训练的视频资料可以更为便捷的进行线上分享。这一视频资料的分享过程,实际上也是扩大和增强视频资料使用率的过程。通过智能终端来完成舞蹈啦啦操的整体拍摄、分段拍摄、重点拍摄等,其便捷性更高且分享速度更快。教练员可以通过细微动作回放,指导运动员对技术动作进行调整并改善。进一步通过微信群或QQ群扩大细节动作讨论内容,相当于同比扩增了经验交流和学习时间。因此,最大限度的扩增多媒体和视频资料应用率,是当前各大高校舞蹈啦啦操运动队需要逐步完善的训练体系规划内容,对于提高运动队舞蹈啦啦操的艺术表现力具有重要支持作用。

5.4 注意教练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无论运动员还是教练员自身,都对训练内容的综合性越发重视。而逐步改善训练内容的专业性,更加是培养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重要基础条件。为此,需要更加重视教练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在教学方法方面的改进效果。需要不断增强教练员的艺术修养和专业素质,为高校舞蹈啦啦操运动队提供更为专业的教学和训练指导。一方面,需要职教人员不断加强自身艺术修养的重视程度,深度发掘舞蹈啦啦操的艺术性与专业性。摒弃以往时期过于重视专业技术能力,而忽略运动员艺术感知力的培养误区。进而在教学方法和训练占比上进行合理规划,为运动员逐步提升舞蹈啦啦操艺术表现力构建更为科学的训练体系。另一方面,教练员需要不断汲取国内外舞蹈啦啦操大型比赛经验,通过视频资料总结更为新颖时尚的技术动作和创编审美倾向,进而为运动员提供超前性的艺术能力培养,支持高校舞蹈啦啦操运动队艺术表现力的稳步提升。

猜你喜欢
运动队表现力教练员
四川省民办高校运动队高质量发展的思考研究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的影响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效应
重庆市击剑教练员从业满意度调查分析
合理确定文化课成绩最低要求
教育部:柔道、摔跤等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今年停招
过招
合肥市击剑青少年后备人才教练员现状分析
纤变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