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营造自由的国度
——以《论语》“自由观”为视角

2021-04-22 01:58
大众文艺 2021年6期
关键词:国度明白论语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北京 100872)

在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里,“自由”受到普遍关注。儒家经典《论语》是如何定义“自由”的?所依据的是什么?目前人们对“自由”的理解上有何误区?如何进入自由的国度?下文以《论语》章句为依据,从“自由的内涵”及“自由的获得”两方面,对其中的“自由观”进行剖析,探讨“自由”之“是什么”与“为什么”及如何营造自由的国度等真理。

一、自由的内涵

(一)“自由”不是什么

《论语》里为人所熟知的关于“自由”的成语,是出自《为政》篇的第4个章句中的“从心所欲”,意为“随从内心所想的”或“做内心所愿之事”。如果没有上下文的深入考查,这个成语有可能被误解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其实该成语只是前半句,如果继续看下文,就会发现《论语》里的“自由观”远不止于此,还有更深的含义。

“从心所欲”的后半句是“不逾矩”,意为“不逾越规矩”或“不做内心所不愿之事”。因此,《论语》“自由观”的完整表述是“从心所欲,不逾矩”——指人不但能做内心想做之事,而且也能发自内心地乐意遵守规矩、不破坏规矩、主动地不做内心所不愿做之事。其“自由”的定义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有能做自己所想做之事的自由(“从心所欲”),另一方面是有能不做自己所不该做之事的自由(“不逾矩”)。在《论语》中,“从心所欲”与“不逾矩”两个方面都重要,甚至后者重于前者,但人们却往往只熟悉或强调前者而不知或忽视后者,这是对其“自由观”的理解上所普遍存在的误区。

(二)“自由”是什么

人们为何容易忽视后半句而只提前半句?《论语》为何进行如此阐释?其中包含了儒家思想对人性怎样的认识与思考?内中暗含了什么真理?儒家“自由观”有何积极意义?

从某种程度上讲,忽略后半句是因人人都曾或多或少、事与愿违地“逾过矩”——越过规定做了本不愿做或不该做的事,即如《圣经》所谓“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论语》的“不逾矩”之言也正在于提醒人们重视这样一个事实的存在:人性中“逾矩”的一面是客观存在的。尽管人心里有“从心所欲”向往自由之善,但也同时存在“逾矩”之恶。善恶相争是人的一生随时都会面对和经历的现实,也是人需要不断学习和领悟的真理。很多人之所以“逾矩”,是因为不明白真理,不了解“逾矩”后果之严重、麻痹大意、没有认真思考“最终的结局是什么”这个问题。承认人性中的不足和“逾矩”的存在,并不等于否认人选择自由的权利。正相反,只有当人明确地认识到“逾矩”的危害时,才能清醒地做出真正有利于自己的选择——主动向“逾矩”说“不”,从而进入更完全的自由国度:想不做什么,就能不做什么,主动地发自内心地乐意守规矩。

(三)为什么是

儒家思想对人性的不完美与“逾矩”的认识,与其说是在消极地批判人性的不足,不如说是在提醒并鼓励人们寻找积极的对策,教导人明白拒绝“逾矩”的明确理由,以便帮助人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也是儒家思想的智慧所在:提醒人思考并明白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的后果——“逾矩”之行不通与“不逾矩”之通达。《论语》全书都在提醒人们注意人生中时刻面临的两条道路的选择:一条是人人都会的出于本能的“小人之路”,另一条是需要思考的超越本能的“君子之路”。

以“逾矩受贿”为例,虽然在被发现之前或可侥幸得利,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当审判来临时才明白过来就为时已晚了。“逾矩”的“小人之路”是一条看似容易实则是艰难的弯路,是一条通往失败的失去自由的“灭亡之路”。而“不逾矩”的“君子之路”是一条看似艰难实则容易的通达的直路,虽然面对诱惑时向“逾矩受贿”说“不”很难开口,需对自己内心“逾矩”的冲动进行坚决的自我否定,也需要对行贿之人勇敢地拒绝,但这事值得做,因为这是一条通往成功与光明的“生命之路”,是免遭入狱后果的自由之路,是上坡的直路而不是下坡的弯路。前一条“逾矩”之路体贴的是肉体的感受,后一条“不逾矩”之路是体贴的是灵魂的安宁。在灵与肉的交战中,真理越辩越明,邪不压正,正义必胜。当人们明白了“逾矩”之不可取后,就会因主动对“逾矩”说“不”而免蹈覆辙,得享真正的完全的自由。

二、自由的获得

《论语》的这个章句中不但对自由的内涵有所阐释,而且涉及了如何获得自由的问题,在此章句的前面。全句如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对自己不同年龄阶段的思想成长所进行的总结:当他到了七十岁的古稀之年时,思想境界进入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完全自由的国度。在整个章句中,如果把“从心所欲、不逾矩”当成完全的自由的目标的话,那么从中可以看出自由的获得需经历“志于学、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五个阶段。

(一)“志于学”

是指人谦卑地承认自己的不足而拥有立志学习的愿望。因为“思而不学则殆”,“人不学,不知义”。只有“学”才能避免“自义”,避免骄傲,避免落入任性或为所欲为的陷阱。

人的一生是在“活到老,学到老”的过程中完成的。“志于学”是人的主动学习的开始,是迈向自由国度的起点。

(二)“立于礼”

对于“三十而立”中的“立”的含义,通过对《论语》的内部调查发现,“立”是指“立于礼”。

“礼”是有关秩序的规定或行为准则,是“虽百世,可知也。”的古今中外永不改变的规矩,如“孝敬父母”等。“礼”是需要学习的,通过教育才能被确立和内化为个人的价值观,并严格遵行。《论语》反复强调“不学礼,无以立!”、“不知礼,无以立也。”。说明“礼”既是“学”的内容,又是“立”的根基,人的一切行动的确立,都要基于“礼”,不违“礼”。“立于礼”是通往自由国度的桥梁。

(三)“不惑”

是指不受谎言的迷惑,是人有智慧的表现,因为“知者不惑”。

在确立了“立于礼”的价值观之后,本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原则,才能做到“不惑”。只有坚定地选择守“礼”、不“逾礼”,以“礼”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以“礼”来辨惑,在做决定时才能不受谎言的欺骗与诱惑,做出正确的选择。“不惑”是对“立于礼”与否的检验,是通往自由国度的必经之路。

(四)“知天命”

是指明白了上天对自己的人生使命,是经过“不惑”的考验后,从天人合一的角度所发现的真理。

《论语》中对孔子的“天命”的描写是“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上天要使用他做一位向当时的世代敲响道德警钟之人。“知天命”的起点和终点都不同于前面三点出于属地的思考,而是站在一个属天的永恒的高度来看待人生。因为站得高,所以才能看得更远并彻底抛开自我。“知天命”是打开自由国度之门的金钥匙。

(五)“耳顺”

是指无论听到什么样的话语自己都不被激惹,内心的平安喜乐都不被夺走,生命充满了内在的积极的平和。

“耳顺”的前提是“知天命”,也是“知天命”的表现,因为人只有在明白了天意以后才能真正地大彻大悟,从而才能做到“耳顺”。天人和好、天人合一后,人才乐意自觉守“礼”,真正发自内心地因为爱才主动地“不逾矩”。这是人所能进入的一个由被动到主动、更高、更真实的自由国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营造自由的国度即是在明白了自由的内涵后,通过“志于学”后而“立于礼”;又在因“立于礼”而拥有了“不惑”的智慧后,发现了“知天命”的真理;最后又因“知天命”而拥有了“耳顺”的天人合一的和谐美好,从而得以“从心所欲、不逾矩”喜乐地、自觉地过“守礼”的生活,得以进入更加积极主动的、更完全的自由国度。这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并发现自我认识上的误区,不断地成长、不断地探索真理的过程。社会中持有这样的自由价值观的人越多,社会就越和谐越稳定、越繁荣越昌盛。

注释:

①[英]苏慧廉.《孔子论语·为政》2.4[M].Yokohama:Fukuin Printing Company Ld,1910.149-152.

②《新约圣经·罗马书》7章18节[M].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2014.174.

③同①,为政篇2.15,164-166.

④同①,泰伯篇8.8,392-395.

⑤同①,为政篇2.23,175-177.

⑥同①,季氏篇16.13,802-807.

⑦同①,尧曰篇20.3,930-933.

⑧同①,子罕篇9.28,456-457.

⑨同①,宪问篇14.30,688-689.

⑩同①,颜渊篇12.1,557-561.

(11)同①,八佾篇3.24,213-216.

猜你喜欢
国度明白论语
想不明白
神秘国度的传说
环保国度
跳跳兔明白了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
粉钻·情缘
梦幻国度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