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殿晶
採訪何潤生議員前,就聽同事說何先生是位非常嚴謹的人,做事很認真,一定要好好準備。3月23日下午提早近一刻鐘到達街坊總會何議員辦公室時,接待的助理梁小姐說,議員應該已經到了。
一身藍色西裝、白色襯衣、肉色領帶,國字臉上架著一幅黑邊眼鏡,精神飽滿,給人一種成熟、穩重、幹練、踏實之感,這是記者見到何議員的第一感覺。
委員議員雙重責任擔在肩
寒暄之後,記者從不久前參加完的全國“兩會”談起,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的何潤生告訴記者,由於疫情關係,今年的兩會可用“精簡、聚力、凝心”六個字作概括。會議的相關安排適切恰當,領導的講話和報告精簡到位,各政協委員仍一如以往地認真履職盡責,繼續圍繞人民福祉、發展大局等重大問題展開積極討論、踴躍發言,現場氣氛熱烈且富於成效。他說,“我參會過程中不斷學習和認識到不同議題的更多觀點角度,使我充分認識到自己可以進步的地方仍有很多,激勵我未來要進一步深化理論學習和應用,把民生問題做得更實、更深,讓今後的建言資政落腳點更符合人民期望、更貼切社會實際”。
今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啟步之年,意義重大。何先生說作為澳門立法會議員,會為澳門更好地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參與“雙循環”、共建“一帶一路”和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積極建言獻策、反映社情民意。在關乎民生及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問題上發揮好澳區全國政協委員及澳門立法會議員兩個角色的雙重作用和橋樑作用,促進澳門與祖國同進步、共發展,不斷推進具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行穩致遠。
盡心盡責不辱議員使命
作為立法會連續三屆的“老”議員,談及本屆任期的體會和感受,何先生說,這三屆的議員歷程中,看到立法會完成審議法案數量有所提升,自己作為主席的第一常設委員會在今屆三個會期共審議了30個法案。審議法案數量大幅提高,有賴委員會的議員同事們、立法會顧問及輔助部門、政府部門的共同努力,體現了立法會與政府之間,加強溝通和合作,政府有吸納議員的意見、社會的聲音,對條文作出修改,雖然並非全部接納,但對法案已完善了不少。這個工作模式,體現了政治體制的互相制衡、監督、配合。
今屆立法會第二會期將近結束之際,聽說何議員已被推選為立法會執行委員會第二秘書,對此他表示,“新崗位加大了我的責任,鞭策我繼續以謙卑的態度用心服務社會、服務居民,全力以赴地做好各項工作”。
作為街坊總會的議員代表,何潤生經常走進社區跟街坊接觸,跟進個案、辦街站收集他們對民生問題的意見,持續向政府部門反映,同時亦把意見帶入立法會,從立法及修法層面完善現行的法律。他說“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沒有終點,只有精益求精地維護既有的民生成果,才能不斷提高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談及作為一位在金融領域工作,又擔任著街坊總會副會長的議員,如何協調和兼顧好各自的工作,盡到議員的責任,何潤生說,“雖然我身兼三個職務,但我主要的時間放在立法會工作,在議員工作上,有著我的工作團隊與我並肩同行,分工合作,使我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協調和兼顧做好三個職務工作。”
何議員告訴記者,本屆三個會期,其在立法會全體會議、第一常設委員會會議、土地及公共批給事務跟進委員會及其他會議,出席率均是全勤,並提交了52份書面質詢、5份口頭質詢、15份議程前發言、303份媒體表態。同時,共接到逾2900個個案及諮詢,完成率99%,求助內容包括受疫情影響、政府部門、房屋、經濟、交通、市政、社會服務等諸多內容。
上年初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何潤生和街總團隊持續落區瞭解民情,聆聽居民的意見,亦進行多項的調研,如“政府對中小企經濟援助措施成效”調查、“澳門居民就業前景及信心指數”調查、“保障燃料價格合理化”報告、“平抑本澳消費物價亂象”意見書等,均及時反映給特首及各司後,得到特區政府採納,隨即制定相關針對性的政策,使這些政策推出時得到居民的支持。
何潤生議員網站上有“用心聆聽,實幹為您”的內容標注,談到其內涵及如何來踐行時,他解釋到“這並非只是一句口號或標語,而是全體街坊工作者的使命擔當和服務初心。街坊總會作為非牟利社會服務團體和澳門坊眾的大家庭,始終高舉‘愛國愛澳和‘服務居民的兩面大旗,全心全意為居民辦實事、謀福祉,例如持續在社區中為居民提供多元、專業和高質的社會服務,又積極透過參政議政的平臺為居民爭取更多合理的權益和促進民生持續改善,這些努力一直備受居民所認可及支持,成績有目共睹。”
“就個人而言,我從事街坊工作超過二十年,在傳承好資深街坊工作者接力棒的同時,亦不斷努力加強自身學習和修養、自我提高,堅持深入社區與居民零距離接觸,認真傾聽居民的呼聲及社情民意,親力親為對待每一個求助個案,盡心盡力幫助居民解決困難,積極履行法律賦予的職責以及兌現競選承諾,並努力用心做好立法、監督政府施政和反映社情民意的每一項工作,以務實的行動為居民服務、為澳門出力、為國家作貢獻”。
放眼大灣區為民解煩憂
問到作為街坊總會的議員代表,對本澳與大灣區當前和未來在民間交流和融合發展方面有些什麼想法和建議時,何議員說,“社會一直高度關注澳門與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議題,我和我的團隊曾多次對有關問題開展實地調查、訪談調查等的研究工作,包括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的銀行瞭解澳門居民開戶條件和限制、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多個社區瞭解澳門居民居住情況、與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就業創業和養老的澳門居民訪談瞭解情況、在澳門各區開展街頭問卷調查瞭解到大灣區內地城市生活發展的意願及困難等等,對這些收集到的意見反覆作深入的研究及分析,並分別在澳區全國政協委員及澳門立法會議員的層面向政府提出不少意見和建議,樂見有一些問題已獲得解決”。
如今年二月,街坊總會團隊發佈《澳門居民往內地現況及優化意見》研究報告,結果顯示,現時澳門居民在內地時,普遍存在網絡使用不方便、單牌車及通關不方便、銀行開戶不方便、澳門“一卡兩號”無法使用等問題,居民希望可以優化澳門居民在灣區工作稅務問題、優化單牌車往返兩地手續、優化互聯網服務、在內地增加更多駐澳服務機構和組織、可以使用澳門電話進行更多內地項目申請等。對此,何潤生團隊都向政府提出了相應的意見和建議。如使用澳門居民持回鄉證能在國內享有真正的國民待遇,解決現時網絡、電訊及金融的各種問題;商議在內地設立網站“白名單”制度,避免居住內地的澳門居民因網絡不便影響遠端公務和學習不便問題;建議進一步放寬《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至澳門駐內地人員或為灣區服務的社會服務跨區駐派員特殊待遇,允許他們選擇於澳門納稅而非在內地交稅,或是只需繳交跟澳門同等稅收金額。加強對澳門駐灣區團體的支援,促進灣區融合和發展;為進一步落實“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優化兩地的往來,方便澳門居民融入灣區生活和工作,建議加快單牌車入粵政策進度,深化“同步檢查,同步放行”政策,讓乘客可以直接跟駕駛者一同在車上進行身份認別檢查,提高口岸通關速度等。
持續觀民情做好身邊事
問到目前最關心澳門的什麼問題,希望政府怎麼做,對本屆立法會工作和特區政府工作的建議時,何議員顯得非常認真,“受新冠疫情持續影響,今年澳門經濟出現了一定的下行壓力,很大程度上對社會民生造成較負面的影響和衝擊,亦反映出澳門現時發展的短板及瓶頸,以及亟待改善的困境。當前,本人對民生、防疫、經濟三方面都比較關注。民生方面,中小企經營持續面臨壓力,進而影響到居民的就業,這是當前比較迫切的問題。雖然特區政府及時回應社會訴求推出過兩輪經濟援助措施,並於日前推出新一輪經援措施‘保就業、穩經濟、顧民生計劃,決定提前發放現金分享、實施個人稅費及企業稅減免、優化帶津培訓涵蓋無薪假人士、推出本地遊資助、消費優惠等,整體計劃較為全面,惟當中帶動本地消費促進復甦的政策與居民對經援的期望存在一定落差,本人和團隊近期都透過不同的途徑,如街站、落區、電話等多種方式,接到不少居民反映有關意見。因此,本人希望特區政府能夠充份考慮到社會各弱勢群體的需要及訴求,再次檢視及優化是次經援措施,包括將手續化繁為簡,認為疫情下宜以紓解民困、救濟社會為前提,優化修訂‘電子消費優惠方案,建議政府先給予一次性的啟動資金,採用“立減”方式簡化操作流程,及擴大計劃的覆蓋面至每名澳門居民都能使用。
防疫方面,目前居民接種疫苗的比例還不算高,何潤生希望特區政府可以加強疫苗接種的宣傳推廣,推動居民更踴躍接種疫苗,早日建立社區免疫屏障,讓居民的生活出行及經濟的運作恢復正常。
經濟方面,新冠疫情嚴重暴露了澳門產業結構單一、過度依賴旅遊博彩業的問題,長遠有必要加緊完善經濟及產業適度多元化建設。澳門作為微型經濟體,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可為澳門打開充足的空間,提供難得的發展機遇。因此,建議政府未來應積極推動落實澳門“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的發展定位,善用橫琴的區域優勢及踏板作用,大力發展現代金融及中醫藥產業。
而對本屆立法會工作和特區政府工作方面的建議,何潤生認為,隨著經濟及社會的發展,需要立法和修法的工作量勢必大增,政府需要加強和完善向立法會提交法案的統籌規劃,保證立法的質量。同時,期望特區政府能加強聆聽議員的意見和社會的聲音,令政府的決策更能貼地氣。
問到今年立法會議員換屆選舉會否繼續參選,近期自己還希望做些什麼事情時,何潤生說,“現時我著眼完成今屆會期的工作,只剩餘一個會期,如果在第四會期內不能全部完成法案審議,意味變成廢案則要待下屆立法會再重來,有些法案更是居民高度關心的,我希望今屆立法會能完成所有的法案審議。至於參選,對群力團隊來說,是一直參與的恆常工作,群力團隊會一如以往繼續參選。”
四十多分鐘的採訪,何議員不緊不慢、思維清晰,邏輯性強,所言所行讓人真實領略到他和他的團隊置身坊眾間,俯身聽民意,務實解民憂的那份難得堅守與認真。何議員,保持狀態,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