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和持续性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及对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分析

2021-04-21 13:48董幸
世界复合医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胆红素黄疸蓝光

董幸

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山东济南 250022

新生儿黄疸指的是出生28 d 之内 (未满月) 的新生儿,因胆红素的代谢出现异常,造成血中的胆红素比例上升,进而导致患儿的巩膜、皮肤以及黏膜出现黄染病症[1]。新生儿的血脑屏障尚未发育完全, 脑组织无法阻挡入侵的胆红素,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损伤脑组织至不可逆转,甚至危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2]。 因此,一旦发现新生儿有黄疸症状,应当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 日前临床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多为蓝光照射治疗, 可有效地降低患儿血清中的胆红素比例,再辅以药物治疗提升治疗效果。 其中蓝光照射有间歇照射与持续照射之分, 有研究发现使用间歇性的蓝光照射进行治疗,效果更显著,可改善预后[3]。该文将对2020 年5 月—2020 年12 月选取的200 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蓝光照射, 进行治疗分析持续性与间歇性的蓝光照射效果以及对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200 例新生儿黄疸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0 例。 该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

批准开展。

对照组:男53 例,女47 例;年龄2~12 d,平均(6.45±

2.38)d;平均 体 重(3.16±0.57)kg;平 均胎 龄(38.69±1.89)

周;其中早产儿14 例,Apgar 评分(9.13±0.47)分。

干预组:男55 例,女45 例;年龄1~12 d,平均(6.24±

2.71)d;平均 体 重(3.26±0.49)kg;平 均胎 龄(38.43±1.68)

周;其中早产儿有16 例,Apgar 评分(9.09±0.57)分。

对比两组上述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经过检查均确诊为新生儿黄疸;②足月

儿血清中胆红素的水平>220.6 μmol/L, 早产儿血清中胆

红素的水平>256.5 μmol/L; ③患儿家属知情该研究且签署过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败血症患儿;②不适合蓝光照射治疗的患儿。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选择茵栀黄口服液(国药准字Z1102 0607)进行辅助治疗,剂量为3 mL/次,服药3 次/d[4]。

对照组选择持续性的蓝光照射进行治疗, 蓝光照射治疗12 h/次,治疗1 次/d。

干预组选择间歇性的蓝光照射进行治疗, 按照患儿的个人情况,每间隔2~4 h 进行蓝光照射治疗1 次,每次照射治疗时间在3~6 h 之间,每天照射治疗2~3 次[5]。

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注意用眼罩遮挡眼部, 使用尿布遮挡会阴,蓝光箱内保持温度在30~32℃,并注意放水保持湿度适宜。 在照射期间注意观察患儿的皮肤黄染的情况,是否有皮疹、腹泻等,如有不良反应要立即终止蓝光照射。

1.3 观察指标

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清中胆红素的水平、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可分为痊愈、有效和无效, 痊愈指的是患儿面目与全身的黄染症状完全消失,并且血清中胆红素的水平恢复正常;有效指的是患儿面目与全身的黄染症状部分消失, 同时血清中胆红素的水平有明显的下降; 无效指的是面目与全身的黄染症状未得到明显的改善,血清中胆红素的水平无明显变化[6-7],治疗效率=痊愈率+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儿血清中胆红素的水平

在治疗前, 两组之间患儿血清中胆红素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之间患儿血清中胆红素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中胆红素的水平均明显比治疗前更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中胆红素的水平[(±s),μmol/L]Table 1 Comparison of levels of serum bilirubin in childre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μmol/L]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中胆红素的水平[(±s),μmol/L]Table 1 Comparison of levels of serum bilirubin in childre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μmol/L]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t 值 P 值对照组(n=100)干预组(n=100)t 值P 值254.17±11.65 254.30±11.42 0.080 0.940 182.67±10.79 182.31±10.54 0.240 0.810 45.030 46.320<0.001<0.001

2.2 对比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

在对照组中,发热17 例,腹泻13 例,皮疹11 例,其他不良反应6 例,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47.00%;在干预组中,发热6 例,腹泻5 例,皮疹3 例,其他不良反应3 例,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17.00%;两组对比,干预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680,P<0.05)。

2.3 对比两组的疗效

在对照组中,痊愈80 例,有效13 例,无效7 例,总有效率为93.00%;在干预组中,痊愈81 例,有效13 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4.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0,P>0.05)。

3 讨论

据不完全统计,60%的的足月新生儿在1 周龄之内会有黄疸症状,80%左右早产儿会在出生2 h 之内发生黄疸[8]。黄疸是由于胆红素的代谢异常所导致, 胎儿在母体内红细胞生产较多,且在出生后,随着肺循环的建立,导致红细胞大量破坏,产生大量胆红素,而新生儿的肝脏功能还不完全,代谢较差,因此容易导致新生儿血液中的胆红素含量明显增高,进而引起黄疸的发生,而生理性的黄疸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病理性的黄疸患儿会出现精神差、厌食、贫血等,如不能及时给予治疗,会导致胆红素入侵脑部引起核黄疸,进而导致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 在新生儿黄疸的辅助治疗中,首选茵栀黄口服液为治疗药物,有研究表明该药不仅起效快且效果好。 该药成分为茵陈、黄芩、栀子与金银花等,茵陈含有叶酸与茵陈酮等,可以促进胆汁的分泌, 进而加速排泄胆红素; 黄芩含有汉黄素、芩甙原等,有促进排尿的作用;栀子性寒味苦,利湿清热,可泻火除烦;金银花能清热,有解毒素的效果[9]。 在该研究之中,选择茵栀黄口服液进行辅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总有效率高达93.00%。

目前,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中,通常选用蓝光照射作为主要治疗,用来吸收血清中的胆红素,进而消除黄疸。设置蓝光的波长在427~475 nm 之间, 照射到新生儿的皮肤和皮下的浅层组织未结合的胆红素,将胆红素转变成水溶性较好的异构体,使其更加容易通过胆汁与肾脏排出来,降低患儿血清中胆红素的水平,从而达到治疗效果[9-10]。蓝光照射有两种形式,分别为持续性照射与间歇性照射,两种形式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 但间歇性照射的不良反应比较少。 有研究认为[11],间歇性照射方式更好的原因可能是照射可提高未结合胆红素的水溶性,利于排出体外,然后停止照射, 未结合的胆红素会重新分布至皮下组织与体表,再继续照射,如此间歇性反复照射,更利于胆红素的排出,达到新生儿黄疸的治疗目的。 针对两种照射方式都有皮疹、腹泻、发热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应当在照射期及时为补充水分和核黄素, 避免患儿脱水及溶血;此外,还应保护好患儿的敏感部位,如眼睛、会阴、肛门等;若是发生腹泻、发热等,可以继续蓝光照射治疗,但若发生青铜症,应当停止蓝光照射治疗,及时应对处理。

从文中的数据结果可以看出, 两组患儿血清中胆红素的水平[对照组(182.67±10.79)μmol/L、干预组(182.31±10.54)μmol/L]和疗效[对照组93.00%、干预组9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0,χ2=0.080,P>0.05),干预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7.00%)明显低于对照组(47.00%)(χ2=20.680,P<0.05)。李树英学者[12]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使用间歇性蓝光照射与持续性蓝光照射相比, 总有效率为94.8%和9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中,间歇性蓝光照射为7.7%,明显低于持续性蓝光照射的13.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该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而该研究不良反应相对较高, 考虑可能与研究在统计过程中将新生儿黄疸治疗期间所有不良反应记录在内, 未单独分析光照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 在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中应用持续性与间歇性的蓝光照射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降低血清中胆红素的效果均比较明显, 但间歇性蓝光照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更低,更值得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胆红素黄疸蓝光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防蓝光对眼睛来说有必要吗
鲁晓岚:黄疸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更纯粹的“影院级”4K蓝光机 杰科BDP-G5700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向你普及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