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芳(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河南 平顶山467002)
糖皮质类激素是强大的免疫抑制剂、抗炎药物,可调节物质的代谢,维持生命活动;在应急反应中,糖皮质激素可增强机体的耐受能力,对抗物理、生理、免疫等引起的炎症,可缓解红肿、疼痛等症状,有效减轻后遗症;超大剂量可用于各种严重休克,特别是中毒性休克的治疗,可广泛用于多种疾病[1,2]。但是糖皮质类激素可抑制机体免疫能力,引起机体抗体生成减少,长期使用可诱发感染或加重感染,同时可诱发消化系统并发症,如消化性溃疡等;此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的不良反应较多,因而针对糖皮质类激素的使用需遵循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3]。本研究旨在分析糖皮质类激素用药误区及监督用药指导策略。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回顾分析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500例、女300例;年龄12~81(49.26±3.25)岁;科室:儿科386例、妇产科173例、骨科82例、急诊科26例、呼吸科121例、其他科12例。
1.2 方法患者入院后,即发放调查问卷,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科别、病程、住院时间等基本情况,了解患者糖皮质类激素用药情况,如药物名称、用药方式、使用率、是否具有不良反应等。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进行干预。
1.3 临床观察指标统计患者糖皮质类激素用药情况及与其他药物作用时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患者糖皮质类激素用药情况分析800例患者中,共200例患者应用糖皮质类激素,占25.00%;其中儿科使用糖皮质类激素药物占比较高,为51.00%;200例应用糖皮质类激素患者中,单用占比59.50%,两种联用占比31.00%,三种联用占比9.50%,单用药率高于两种联用、三种联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235,P=0.000)。见表1。
2.2 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情况分析200例应用糖皮质类激素的患者中,54例患者出现糖皮质类激素药物和其他类药物相互作用出现不良反应,占27.00%,其中与苯巴比妥、卡马西平、利福平药物相互作用时不良反应率最高,占21.00%。见表2。
表2 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情况分析[n(%)]
糖皮质类激素药物在临床各科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主要用于抗炎、抗毒、抗休克、抗免疫抑制等,正确合理用药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4]。但临床应用时随意性较大,未按照适应症给药的情况普遍存在,且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时不良反应较多,导致患者病情复杂化,因此糖皮质类激素药物临床应用时需遵循合理用药的原则,重视疾病的综合治疗时监测不良反应,减少停药反应和反跳现象,保证药物的安全使用[5,6]。
本次研究通过对800例患者进行调查发现,200例患者应用糖皮质类激素,占25.00%;其中儿科使用糖皮质类激素药物占比较高,为51.00%;200例应用糖皮质类激素患者中,单用占比59.50%,两种联用占比31.00%,三种联用占比9.50%,单用药率高于两种联用、三种联用。而联合用药时,5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占27.00%,主要出现的不良反应为糖皮质激素药效降低,机体代谢增强,钾大量流失,药物拮抗作用及肠道出血、溃疡等。分析其具体原因可能是医师在用药时对药物的适应症及相互作用掌握不准确。目前,糖皮质类激素药物在应用时主要存在几个误区:(1)当作常规退热药物使用: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抑制细胞因子和炎症的释放,可缓解内源性致热源,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降低对其制热源的退热作用,使体温迅速下降,具有退热作用。但迅速降温会掩盖原发病,从而延误治疗时机。且采用糖皮质激素退热的患儿,若体温下降过快,会出现胸闷、昏厥等症状[7]。(2)当作抗生素滥用:糖皮质激素对机体的发育、生长、代谢及免疫能力等均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临床使用时具有广泛而有效的抗炎、免疫抑制作用,在紧急和危重情况下,糖皮质激素往往是首选药物,多认为与抗生素具有协同作用。但是糖皮质激素在抗炎的同时会造成机体免疫功能减低,可诱发机体感染,严重时可导致死亡[8]。(3)用于输液反应:因糖皮质类激素药物具有抗过敏的作用,因而在静脉滴注时会加入地塞米松等,缓解输液反应,但药物本身具有致敏作用,因而常引起过敏性皮疹。(4)当作肠胃药物使用:糖皮质类激素药物具有改善消化腺分泌功能的作用,但是大量使用,可影响机体蛋白质、电解质的代谢[9]。
由此可见糖皮质类激素药物的不合理使用,造成的不良后果较多,因此,糖皮质类激素药物应用时需遵循几个原则:(1)品种选择:各种糖皮质激素的药效学与人体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和排出过程)特点不同,因此具有不同的临床适应症,应根据不同疾病和各种糖皮质激素的特点正确选用合适的糖皮质激素药物。(2)用药剂量:生理剂量和药物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具有不同的作用,应按照治疗目的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剂量。(3)治疗方案:根据不同疾病糖皮质激素的疗程不同,可分为冲击治疗、短程治疗、中程治疗、长程治疗和终身替代治疗;用药途径分为全身用药与局部用药,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正确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10]。(4)重视疾病综合治疗:在多数情况下,糖皮质激素仅仅是疾病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应结合患者的基本情况,联合其他治疗手段,如严重感染性疾病,在进行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和各种支持治疗前提下,为了缓解症状,可使用糖皮质类激素药物。(5)监测不良反应:糖皮质类激素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时不良反应较多,如出血倾向,疗效降低,代谢紊乱等,需明确药物使用的具体原则,监测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个性化处理[11]。
综上所述,糖皮质类激素药物在临床应用较广泛,但使用时存在用药误区,造成的不良反应较多。因此,需加强该药物使用的管理,并制定合理的用药方针,防止药物滥用现象,从而减少药物使用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