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视觉质感研究

2021-04-21 21:13:50何卓凝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49期

摘要:本文将围绕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视觉质感进行分析讨论,以此丰富书籍装帧设计的空间立体构成,进一步增强设计的独特性,使美感能够通过视觉准确传达给读者。

关键词:书籍装帧设计;审美效用;视觉质感

引言:书籍并非是指静止的装饰物,因此人们对书籍的审美理解不应只单纯停留在平面、静态的视觉感知上,而是要将其拓充为立体、动态的视触联觉感知上。为了确保后续提出的视觉质感特点、效用、应用路径更具有针对性与适用性,需要对书籍装帧设计的主要内容进行深入了解。

一、书籍装帧设计分析

随着信息科技、文化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书籍设计的要求也愈发严格,需要书籍在结构上与形态上不断进步,进一步创新设计方法、系统工艺,并加强与平面视觉的有效融合,以此满足读者多元化的观赏需求。当前我国在书籍装帧设计方面大多利用计算机设备完成,这样不仅可以解放工作者的工作压力,还能提高设计效率,形成优美的效果,促进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同时目前书籍装帧设计更追求品位,与传统设计方式不同,在设计过程中更加注重形色神韵,以此彰显独特的审美趣味[1]。

二、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视觉质感特点与应用路径

(一)主要特点

人们对于书籍装帧设计的审美通常是借助视觉完成,视觉质感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质地、肌理,是一种能够展现材质的实体感觉,不仅包含材质属性,还能将人为加工特征表现在物体上,可以理解为一种独特的视觉与触觉。法国知名审美学家迈耶曾说过,视觉质感是指真实质感在画面中的重现,需要建立在客观事物之上,以此帮助人们完成二次感知,与人体眼睛更加贴近,属于一种视觉感觉。现代书籍装帧的审美受信息技术、电子产品的影响,也打破了以往只注重封面设计的误区,更新为动态、立体、多元化的审美形态。以发现之旅书籍为例,该书将艺术审美与设计感知作为切入点完成相應的构思与刻画,使读者可以在看到图书时被拨动心弦,实现想象与视觉的联动,形成触景生情的感受。

由于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视觉质感涉及到非视觉特性的视觉感知,因此若想全面了解视觉质感,还要进一步了解视觉感知。视觉本身具有极强的主观性,无论眼睛看什么,使用怎样的方式进行观看,都需要受到趣味与个人需求的控制,并经过选择、辨别、归纳与分析,与其认为视觉是一种反映,倒不如说是一种接纳,当书籍呈现在读者眼前时,能够利用独特的艺术美与整体细节形象吸引人们驻足观看,并在阅读过程中被封面色彩、主体形象深深吸引,借助书名、内容排版、纸张材质、印刷特效更立体的展现设计美感,能够赋予读者鲜明的视觉感知。同时心理专家认为人们的视觉感知存在一定的规律性,人们更加习惯依照从上至下、从左往右的次序进行阅读,因此不同的平面设计可以起到吸引读者不同视域的作用,这也为书籍版面设计与版心设计提供了参考标准。同样以发现之旅的书籍封面设计为例,通过将平面墙体设计为立体拉锁,以此使读者产生视觉空间感,并将拉锁放在左上方,从而为读者提供最佳视域。

书籍中的各个内容、板块都可作为一个整体,并相互保持联系与依存,能够彼此补充。人们对单一事物的感知也可与其他特性感知形成联系,从而在特定条件下利用视觉感知把握事物的主要特征。比如书籍封面上的白雪图片可以组成晶莹洁白的色觉,亦可形成寒冷的冷觉,使人们感受到丝丝寒意,这便是人的联觉。视觉质感的产生大多是人体联觉的直接作用,属于感觉的相互作用。

(二)实际效用

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视觉质感可以起到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能够刺激读者的触觉兴奋点,从而对书籍加强关注度,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书籍市场的竞争强度也越来越高,若想在书籍市场保持领先地位,便需要创新书籍装帧设计,引发读者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其产生视觉感知。因此设计者要改变以往单纯依赖图形设计以及色彩的视觉刺激方法,要充分考虑不同消费人群的购买需求,结合设计定位与形式内容,利用多层面交叉的方式全方位呈现视觉质感创意,在提高创新程度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读者心理接受能力,适当提升设计趣味性,借助具有特殊质感的材料与印刷特效,迎合读者的个性化触觉需求。总的来说这种别具一格的视觉质感可以为读者提供强烈的心理反映,唤起读者的触觉新鲜感,通过视觉质感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眼球,达到提高书籍阅读率的目的,并使读者产生亲自阅读与触摸的兴趣,使广告展示效果最大化。同样以发现之旅书籍设计作为研究对象,该书利用墙体、神兽、宽广背景等图片作为处理创意,以此引发读者的观看兴趣与思考,不再局限于以往的静态、平面视觉感知,而是通过立体、动态的视触感受,借助灯光、墙面斑驳更好的帮助读者接收发现之旅书籍中的情感。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书籍装帧的设计魅力,还要将画面视觉质感的体现作为设计重点,大量运用特殊联想,使读者在看到画面时能够感受到联觉与强烈的视觉冲击。书籍装帧中利用了富有历史感的墙面与图腾,使封面整体呈现出一种沧桑感,并通过具有透明效果的纸张以及色彩淡雅的环保型材料,进一步彰显书籍的浓厚气息。

(三)应用方法

第一,要科学择取装帧材料以及装订工作,不仅要保证形式上的高度统一,还要做到内容上的高度相似,并确保新材料与新工艺在运用上与书籍表达内容一致。设计人员在构思过程中需要站在整体角度看待相关问题,从而为读者带来视觉感触,并注意细节方面具有多样性,充分了解材料特点与优势,思考为读者带来独特视触感受的表达方式,依照差异性内容采取多元化组合,在保证具有对比性的基础上,实现内容的完整、统一。同时书籍装帧设计人员需要积极引用新材料、新工艺,顺应新时代发展潮流,确保材料能够展现独特美感与质感,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大胆尝试新材料与新工艺,以一种审美态度与创新精神来看待材料质感。

第二,要充分运用平面视觉要素,借助相关工具完成书籍协调,传达书籍的整体美感,在书籍视觉质感方面还需利用平面视觉图像进行表示,由于特殊材料与工艺的使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书籍设计成本,因此设计人员需要适当使用摄影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更好的呈现多元化的视觉质感。比如发现之旅书籍封面图片大多取材自拍摄的真实图片,这样不仅可以使“发现”本身产生神秘感,并与图片内容高度融合,还可利用电脑处理平面视觉图像的方法更好的引发读者的阅读好奇心,以此达到展现书籍视觉美感的目的。最后若想准确树立书籍装帧美感,还要将视觉图像与印制材料美感有机结合,使二者互为表里,起到点明主题的作用,进一步深化书籍内涵[2]。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对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变化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视觉质感特点与应用路径,以此赋予书籍设计独特的美感,进一步优化编排方式,创新色彩搭配,使平面语言更富有立体感、动态感。

参考文献:

[1]周畅,刘勇.基于扎根理论的“中国最美的书”装帧设计影响因素研究[J].出版科学,2022,30(01):32-41.

[2]苟彬.媒体融合背景下插画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J].编辑学刊,2022(01):97-101.

作者简介:

姓名:何卓凝,出生年月:1994.4,性别:女,民族:壮族,籍贯:广西南宁,在读院校:?????(Honam University)韩国湖南大学,毕业专业:文化艺术经营学,学历:博士,工作单位:无,职称:无,主要研究方向:艺术设计研究。172E33BB-C3F9-410E-BD44-72A48726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