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司甲 唐兰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是为了更好的帮助大学提升自身的思想品质,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环境正在不断的产生变化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也正在面临转型。当前我国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教育资源不够丰富,并且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所以教学的实际内容和大学生日新月异的心理状态变化无法契合。
【关键词】红色文化;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路径
前言: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需要发挥出育人功能,使学生通过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形成良好的育人功能,将广西红色文化中融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促进地方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使教育的體系内容能够更加丰富,并且创新教育资源以及教育方式,使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朝着生活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高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提升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一、广西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广西地方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内容结合少
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需要具备较强的系统性才能够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并且,针对于一些抽象内容,需要教师自身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准,才能够使课堂整体教学质量更高[1]。但是当前一些高校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经常会出现教学模式过于单一的情况,导致课堂整体气氛较为沉重。因此,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积极性不高老师教学质量也低下。所以,作为教师而言,要首先改变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在保持理论性与政治性的基础上,通过课堂内容的延伸,为学生提升学习的趣味性,并且不断对于一些地方红色文化加以运用,比如我们文中所说的利用红色教育资源,然后再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使教学效果逐渐的由主动转化到被动,使育人目标得以实现。
(二)广西地方红色文化教学覆盖面小、时效短
高校要运用红色文化对于校内师生开展教育工作,并且需要运用多元化的方式开展教育工作,比如可以通过建设博物馆或者开展红色基地实践活动等等,使校内能够具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2]。但是由于当前我国的部分高校对于地方红色文化的运用还处在初级阶段,正在不断的探索运用方式,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运用上不够成熟,校园内的文化内容缺乏特征,因此,实际的教学效果还有待提升。首先,地方红色文化的应用方式过于单一,高校虽然给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认识红色文化的途径,但是在实际的方式运用上,多是以教师的宣讲或者开设讲座等方式开展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由于学生在听讲之前没有对于知识有一个基础的认识,所以导致活动结束后学生不能及时的思考讲座的内容,导致学生无法吸收红色文化中的知识内容。
(三)高校学生学习地方红色文化自动性低
把红色文化融入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但是由于当前的社会环境十分复杂,所以社会之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价值观体现,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造成冲击,并且互联网的发展使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便利,因此,就会对大学生主动学习红色文化的积极性造成影响。根据调查可以得知,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对于地方的红色文化学习上,能够通过学生产生思考对于自我进行引导的数量十分稀少,大部分学生都是听过之后就会忘记,学生整体对于地方红色文化以及自身家乡的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不强,并且不愿意主动自觉的去了解一些地方的红色文化内容。
二、地方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如何将红色文化运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首先确保以人为本的基础原则。首先,教师要站在学生的实际需求上出发,及时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且发现学生在思想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再运用合适的红色文化资源对学生开展教育工作,这样的方式能够使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其次,教师在运用地方红色文化的时候,要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的需求,站在学生的角度,认真思考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相应的引导教育工作[3]。最后,在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激发出自主性。比如:在学习湘江战役的红色文化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参观文化遗址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真实的了解到这场战役的伟大以及先烈们奉献的精神,从而使学生能够生出爱国主义情怀,更好发挥出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
(二)整体性原则
每个不同的区域都具有十分多样化的地方红色文化,也就是子系统文化,每一种存在都是地方红色文化的构成。例如:广西省的历史文化中,包含着广西的历史文化,在广西的历史文化中又可以区分出地区发展文化以及革命历史文化。所以,这些红色文化内容就可以运用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教师要对于每一种文化分类的实际内涵进行挖掘,使其更好的运用在教学中。在整个文化系统中,包含着无数个子文化,而每一个子文化都是具有联系而不是独立存在的,这些文化综合起来,就构成了整体的红色文化。因此,在高校对于广西红色文化进行运用的时候,需要加强对于文化的开发,并且需要根据文化之间的联系,更好的把握文化内涵开展教育。
(三)效益性原则
在将地方红色文化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时候,需要使红色文化能够在教育中发挥出自身的作用。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实际发挥出的作用,以及发挥时间的长短,都能够直接决定地方红色文化的开发效益。如果教师在运用红色文化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没有得到显著的成效,那就证明这一文化内容没有发挥出其自身应有的价值[4]。因此,在高校运用红色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要首先遵循效益性原则。其次,对于地方红色文化的运用中,必然需要投入,高校在文化的发掘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减少投入,使其发挥出最大的效果,这一才能够有效地防止教师在运用红色文化开展教育工作的时候随意性较大。
三、地方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对策
(一)用地方红色文化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在高校开展思想这行之教育工作的时候,要加强对于红色文化的运用,使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比如广西的湘江战役文化,戏曲文化,民俗文化等等,通过这些文化的运用,开展一些对学生进行精神文明培养的工作。比如:当前高校大学生对于创业这一话题都具有较强的兴趣,但是创业需要学生首先做到勤俭节约,不畏艰难,不怕辛劳。因此,教师就可以通过运用广西的抗战文化中的内容,对学生开展教育工作,让学生能够了解到前人在抗战时期的坚韧不拔的精神,从而让学生正确认识创业的内涵。并且,通过红色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形成明确的政治态度,对于党的发展坚决认同,以共产主义为理想不断地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
(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对地方红色文化的学习力度
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发挥出育人的用途,首先就要建立起一致素养较高的教师队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对于红色文化内容具有清晰的认识,并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才能够更好的对学生开展教育工作。因此,高校要加强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组织教师学习地方红色文化内容,使教师掌握更多的红色文化故事,更好的运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想要使红色文化更好的运用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需要教师自身具有一个崇高的理想,并且要对于红色文化中的价值意义具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其次,教师还要保持与社会主义发展统一的思想,对于红色文化合理运用,提升自身的理想信念感[5]。
(三)营造良好的教育外部环境
对于外部环境的营造,首先就需要对于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进行创新。文化需要传承,因此,红色文化要首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够更好的被运用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发掘出红色温乎中所包含的内容,并且创新文化的运用形式。其次,是要打造出一个全面的文化育人的局面。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十分超前,并且能够实时了解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内容,因此,高校想要发挥出育人作用,就需要社会,家庭以及政府的配合才能够完成。通过各方面力量的凝聚,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助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新局面,更好的对红色文化加以运用。
(四)丰富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方向
想要更好的通过红色文化的运用形成良好的教育效果,就需要高校首先打造出一个具有地域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方向。因此,高校要不断的加强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动,促进学科建设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并且不断的提炼出一些更加具有教育意义的红色内容,使学生通过教育,能够真正的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6]。并且还可以运用湘江战役这种较有教育意义的红色文化内容,开展教育工作,形成自身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高校要把教育工作与地方特征结合起来,通过湘江文化的红色文化运用,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参观博物馆以及烈士陵园,湘江战役纪念馆等场所,感受到红色文化中所富含着的巨大精神力量,收到启发。
结语:
红色文化之中育人元素内涵丰富,这些文化都可以转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更加广阔,提升教育效果。通过将运用在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能够有效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中立德树人的成效,使学生能够厚植爱国主义思想,形成健全的人格,最终,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富有成效。
参考文献:
[1]李小林.论红色乡村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03):57-58.
[2]罗钦艳.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价值与实践路径研究[J].文化产业,2021(06):72-73.
[3]曹玮琦.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索[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04):89-90.
[4]李濤,胡建.红色文化教育对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作用及其途径[J].河西学院学报,2021,37(01):43-47.
[5]张文智.红色文化铺筑大学生信仰之路[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04):34-36.
[6]王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培育机制研究[J].文化产业,2021(05):56-57.
基金项目: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湘江战役红色文化融入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研究”(编号:20BKS009)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1.朱司甲(1992-),男,汉族,硕士学历,助教,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唐兰(1994-),女,汉族,硕士学历,助教,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