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亦菲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三个人同时去看一棵参天巨松,他们分别是木商、植物学家和画家。木商想到的是它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植物学家则把它归到某目、某科里去,注意比较它和其它松树的异同,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画家只是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昂然高举的气概。由此可知这棵松树并不是一件固定的东西,它的形象随观者而变化。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请比较这三者对于巨松态度的不同,说说你对哪个人的态度感触最深?为什么?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在这三人中,我愿做那位画家,欣赏巨松参天的身躯,让它那苍劲的翠色留于心间。正因它盘屈似游蛇,豪迈似蛟龙。
诚然,木商和植物学家做出的选择并非错误,他们只是更注重物质的实用性与功能性,这些在历史向前推进的车轮中也不可或缺,但我更偏爱画家那看似无用的思想。
世上有味之事,譬如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但无数过客往往选择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李太白的澎湃与豪情。他迎着裹挟黄沙的风,站在惊涛拍岸的滚滚黄河边,吟出了这一千古诗篇。如若没有李太白这一毫无功利思想的吟诵,谁又能托起他心中的豪情?谁又能将黄河的骨气一览无余?苏子有言:“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陶渊明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张可久感叹:“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吟诵出这些诗篇的文人墨客不也正因这些看似“无用”之事,满足了人生的至上追求,成为令自己、令后世敬仰的人吗?
我喜欢坐在街边的咖啡馆里,看行人的步履匆忙。只一瞥,便觉得日月悠长,山河无恙。在一些实用主义者看来,这也是无用之事,却让人的心于物欲横流的灯红酒绿中寻得一份心灵的暂时安息之所,又何尝不是大用呢?捧一本书放在膝盖上,沉甸甸地,让书页自由地滑过指尖。近午的阳光下,远处鸟群翩跹……
殊不知,无用之用,即为大用。
当今社会,人潮汹涌,如何追求现实利益的最大化早已成了人们心中无法挣脱的铁链和枷锁。选择专业时,总有这样的声音充斥:“不要选这个专业,不好就业,学了没用!”当孩子捧起一本课外书籍,有些实用主义者还会这样看似“苦口婆心”地劝诫:“别看那没用的书了,现在不是你看书的时候,要好好学习才有用。”蒋勋先生曾说:“一个唯利是图的社会,每一个人都会在物化自己和他人的过程中成为受害者。”我们的行为都像物品一样,被冠以“有用”“无用”的定语。
究竟什么是有用的,什么又是无用的呢?
能够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功利地追求事业名利是有用;而让自己的心沉静下来,于大千世界中做一个不随波逐流,不如蚁附檀者即为无用吗?
我不敢苟同。
我愿在波涛汹涌的浊流中做一个不随波逐流的人,更愿意当一名画家,欣赏那参天的巨松,做一个看似“无用”但懂得享受生活真趣之人。
谢谢大家!我的发言到此结束。
(编辑:王莹)
评点:李臻
文章是从朱光潜《谈美》一书中生发出的讨论,有两个突出特点:一、辩證性强。作者不因自己喜好而随意否定其他观点,而是在与其他观点的比较辨析中显出“无用”的独特价值,这是一种更为理性的思维方式,也是在比较类作文中我们特别要关注的一点。文章倒数第四、五段中作者对“有用”与“无用”的概念进行了阐释,构建出了两者之间对立又统一的关系,颇有深度。二、事例精当而富有诗意。作者先连引李白、苏轼、张可久的经典诗句对“无用之用,即为大用”的论点做了论证,“我喜欢坐在街边的咖啡馆里,看行人的步履匆忙。短短一瞥,便觉得日月悠长,山河无恙”一句是点睛之笔,从诗篇转入现实生活,内心从容而丰盈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作者形象与观点浑融一体,给人以美的启迪与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