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群
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才能的舞台,学生就会不断给教师惊喜,课堂高潮迭起,师生共同演绎精彩课堂。下面,以李晓敏老师异地执教的区级公开课——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8课“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第一课时为例,谈谈如何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设生活情境,唤醒学生参与热情
教学如果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情境,能够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为了让学生了解文字的多样性,教师设计了观察生活的活动:让学生拿出生活中常用的一元人民币观察,看看有几种文字。在学生走进生活,了解了文字的多样性后,教师接着出示本校校园张贴、学生常常见到的“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标语,引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法律法规。最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写的书法作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这些活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被唤醒了。
二、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适当地开展游戏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据此,教师在“体验活动,发现汉字特点”这一环节设置了以下三个游戏。
一是猜一猜甲骨文上的是什么字并说说原因。教师出示甲骨文中的“虎”字,学生说:“这是虎字,尾巴像老虎。”在猜字游戏中,学生初步感知了甲骨文象形的特点,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是开展有关象形文字的抢答游戏。规则:学生用卡片写出象形文字,到讲台上举起来展示,并请同学们抢答。举卡片学生说:“我写的是什么字,谁知道?”指名请先举手的学生回答。学生分别举甲骨文“羊”“月”“日”字让同学抢答,课堂气氛活跃。
三是在甲骨文中的十二属相里找自己和父母的属相。教师让学生到讲台在课件里圈出属相并说出圈的原因,学生回答是根据动物的形状圈出来的。游戏既让学生发现了甲骨文生动形象的特点,又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
三、创设问题情境,点燃学生探究欲望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汉字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一关键问题,引出学生已有认知、情感和思维的矛盾点,引起学生的思维碰撞,点燃其探究欲望。为了了解汉字的历史,学生积极借助学习资源包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在年代尺上标记重点,然后向全班同学汇报,同时,教师用课件进行相关展示。
因为问题问得好,学生探究欲望强烈,交流积极,汉字的演变历史在年代尺上一目了然,原来3000多年前就有了汉字,汉字古老的特点跃然在学生的眼前。
四、创设合作情境,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课中,教师共进行了三次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是到汉字历史馆,了解汉字。四人小组合作,浏览资料,交流汉字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其次是四人小组展示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古老的象形文字。最后是到書法艺术馆,看看里面的书法艺术作品,小组合作,研究感兴趣的字体。
这些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进行思维碰撞,团队合作意识得到培养。
五、创设资源情境,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教学资源丰富的课堂是很受学生欢迎的。整节课让学生观看了两个视频,一是汉字发展的历史,二是“马”字演变历史。两个历史视频拉近了学生与古代的距离,把遥远的甲骨文与现代的简体字联系起来,学生不再感到汉字的陌生。甲骨文的“马”字展示了马的俊美;金文是马的线条浇铸到青铜器中;秦始皇一统天下,统一各国文字,就出现了小篆,虽然小篆体优美,但书写不方便,后来古人根据小篆的笔画将它改成隶书,隶书隶属于小篆,只不过把尾巴拉直,好书写了;之后人们用毛笔字在宣纸上写字,楷体出现了,字体更优美了;近代出现了简化字,就把马的鬃毛去掉,四条腿用横线代替,就成了现在的“马”字。视频资源让学生再一次感受汉字历史的悠久,形象地了解到汉字从图画到笔画、从繁到简、从不规则到规则的演化过程。
学生身边的资源更让课堂精彩不断,班里的小小书法家举起自己用毛笔写在宣纸上的“敏而好学”四个字:“这是我写的书法作品,练习书法可以培养我观察分析的能力,还可以培养我冷静、持久的品质。”此时,教师请学生们对他进行评价,以此激发学习斗志。
资源情境创设既让学生感受不同字体的优美特点,又与语文、美术等学科有效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注: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19年度课题“统编版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911958)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黄铭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