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梅梅 石晶晶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服装学院(中国)
关键字: 大学生;废旧服装再生;调研
中国废旧服装的回收和再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管理的制度建设在国家层面已提到议事日程,但民众对废旧服装循环再利用的意识和行动力有待提高[1]。大学生对新事物接受力强,本文以大学生为调研对象,对废旧服装再生应用进行调研。以期对行业废旧服装回收体系建设、制度规范及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目标人群设定为大学生。相关研究表明,这类人群崇尚环保,提倡健康消费;注重时尚,关注流行;突出个性,讲究消费品位;观念开放,对新事物接受力强[2]。废旧服装再生是中国力促的环保事业,将会成为时尚产业的新航标,故以大学生为例对其进行废旧服装再生应用的调研较适合。
问卷内容构成如表1所示,主要包含4部分:个人信息、对废旧服装再生的认知、对废旧服装再生产品的购买意向及关注点、是否愿意关注废旧服装再生并付诸实践。
表1 问卷内容构成
问卷调查依托专业平台发布调查问卷的网络版,通过微信、QQ等社交网络平台发出问卷调查邀请。调查时间为2019年1月10—20日,回收有效问卷134份。
为了解大学生对废旧服装再生的认知,设置2个问题,如表2所示。
表2 大学生对废旧服装再生的认知
由表2可知,在被调查的134名大学生中非常了解和了解废旧服装再生的仅占26.12%,绝大部分大学生对其并不了解;对废旧服装再生有一定了解的35人中,通过废旧服装再生品牌和网络媒体了解的人数占比超过50.00%;通过周围人告知的人数占34.29%,少数人通过纸质媒体、相关资料和参与环保活动了解。表2数据表明,尽管国家力推废旧服装再生应用,但大学生群体对其了解程度并不高。
废旧服装可通过两种方式得以再利用,一种是循环利用(recycle),即废旧服装经分类处理后,被化学降解,重新制得纤维原料,再制成服装或其他产品;另一种是升级利用(upcycle),即对废旧服装进行创新性设计改造,赋予其新的功效或更高的附加值。相比循环利用方式,升级利用方式消耗能源少,排放二氧化碳少,更加环保。不同认知类型大学生对循环利用产品、升级利用产品的购买意向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认知类型大学生对不同再生方式的废旧服装再生产品的购买意向
如表3所示,对废旧服装再生不了解的大学生,多数选择循环利用产品;对废旧服装再生有一定了解的大学生,多数选择更加环保的升级利用产品。
表4为大学生对废旧服装再生产品的购买意向。由表4可知,大学生较为接受的废旧服装再生产品为服饰配件、装饰艺术、服装。有20.90%的大学生不接受废旧服装再生产品。不接受废旧服装再生产品的主要原因为“不如买新的”,其次为质量差、卫生安全得不到保障、价格较高、太花哨。此外,在设计问卷前期的访问工作中了解到如下信息。
表4 大学生对废旧服装再生产品的购买意向
——绝大部分大学生表示愿意支持废旧服装再生产品,但其认为废旧服装再生产品的原料是人们废弃的“垃圾”,以“垃圾”生产的产品不卫生、不安全,因而对废旧服装再生产品存在质疑,只接受由废旧服装再生的非穿着类产品。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大学生认为以旧衣为原料制成的产品的性能不如以新原料制成的产品的性能。
表5所示为大学生对废旧服装再生产品的关注情况。表5中评分(1~5)代表5级主观评价,1代表关注最弱,5代表关注最强。由表5中平均分可知,大学生对废旧服装再生产品最关注的内容是卫生安全性,其次是产品的设计感;对产品质量、再生标识和价格也较为重视;对产品的新旧程度、废旧服装的面料来源(成分)和原始品类关注度较低。
表5 大学生对废旧服装再生产品的关注情况
表6所示为受访大学生对废旧服装再生产品价格的接受程度。在受访的134名大学生中,37.31%表示无所谓;26.87%表示可接受约等于同类产品的价格;26.12%表示只接受低于同类产品的价格;仅9.70%表示可接受高于同类产品的价格。因此,废旧服装再生产品的价格定位不宜高于同类产品的价格。
表6 大学生对废旧服装再生产品价格的接受程度
调研大学生关注废旧服装再生并付诸实践的可能性,调研情况如表7所示。近60%的大学生表示愿意自己动手改造废旧服装。
表7 大学生会关注废旧服装再生并付诸实践的可能性
针对不了解和不太了解废旧服装再生的大学生设计的相关问题如表8所示。结果表明,97.98%的大学生表示今后会关注废旧服装再生。
表8 不了解和不太了解废旧服装再生的大学生未来关注废旧服装再生的可能性
——大多数大学生对废旧服装再生并不了解。
——由于对废旧服装再生的不了解,大学生更易接受循环利用的再生方式,而对其有所了解的大学生则更倾向于升级利用的再生方式。
——服饰配件、装饰艺术、服装是大学生较为接受的废旧服装再生产品。
——大学生对废旧服装再生产品的观念和在心理上的认知还有待转变。
——废旧服装再生产品的卫生安全性是大学生最为关注的方面,其次是产品的设计感;对产品质量、再生标识和价格也较为重视;但对产品的新旧程度、面料成分和原始品类关注度较低。
——废旧服装再生产品的价格定位不宜高于同类产品的价格。
——许多大学生愿意自己动手改造旧衣。
——大力加强废旧服装再生产品线上线下的宣传和推广工作。设立固定的废旧衣物回收点的同时,地方政府可组织相关单位,定时定点在各大高校及社区进行宣传推广,向广大学生、居民宣传环保知识[3],使大众理性认识废旧服装再生。
——相关企业、服装品牌及社会团体等可通过举办新颖的项目或活动,如:开展废旧服装再生设计亲子活动、举办废旧服装再生设计大赛、举办废旧服装再生作品展等,提高大众的参与度,强化、深化其对废旧服装再生的认知,从而引导大众改变对废旧服装再生产品的认识与态度。
——相关权威部门应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检测、评价标准,如:卫生安全标准、质量标准等,指导、规范废旧服装的再生应用。相关企业应向公众公开废旧服装回收、再生的过程,并接受权威机构和大众媒体的监督,使公众安心、放心,自然转变对废旧服装再生产品的观念和心理认知。
——废旧服装再生产品应含水洗标、成分标等常规标识;此外,按其再生的不同方式应有特定的标识、标语,让广大消费者在知情的状态下决定是否购买。
——借助网络,建立综合性废旧服装再生平台,以推送文章、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大众介绍各种废旧服装的再生方法。鼓励人们对自己的旧衣进行改造,节俭、环保的同时打造独一无二的“时尚”,减少社会处理废旧服装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