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体温集束化干预护理在老年右半直肠癌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2021-04-20 08:00玉,马
黑龙江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直肠癌体温心率

韩 玉,马 慧

1.驻马店市中心医院麻醉科手术部,河南 驻马店 463000;2.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胸外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右半直肠癌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临床多采用腹腔镜手术切除治疗,效果较好,但术中由于麻醉药物及大量液体的输注、体腔暴露等多种因素,低体温发生率高达50%~70%[1]。术中低体温会减缓麻醉药物代谢,延缓麻醉复苏时间,会影响凝血功能、心肌收缩力,不利于术后恢复,临床应积极采取措施预防低体温发生,是目前临床研究重难点[2]。集束化干预护理是将一系列有循证依据的护理干预措施集合起来,制定合理性、可行性临床实施计划,改善预后结局,协助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优化医疗护理服务。本研究旨在探讨低体温集束化干预护理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右半直肠癌患者102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2组,其中2019年2月—2019年8月内51例为对照组,2019年9月—2020年2月内51例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26例,女25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72.56±4.68)岁;TNM分期:Ⅱ期16例,Ⅲ期23例,Ⅳ期12例。观察组男27例,女24例;年龄62~83岁,平均年龄(72.67±4.72)岁;TNM分期:Ⅱ期17例,Ⅲ期24例,Ⅳ期10例。两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TNM分期)均衡可比(P>0.05)。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均经手术病理学、细胞学检查确诊为右半直肠癌;均拟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前体温正常;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胃肠道其他部位疾病;精神或意识障碍无法沟通交流;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

1.3 方法

两组均行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

1.3.1 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对体温、心率、血压等基础生命体征进行监护,术中尽量减少皮肤暴露面积,对暴露部位进行包裹,灌注液、消毒液均进行加温。

1.3.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低体温集束化干预护理,(1)建立体温集束化护理专科小组,包括1名护士长及4名高年资护师组成,对术中体温监测及其相关手术知识进行专科培训。(2)制定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针对术中低体温原因进行分析调查,积极查询国内外相关文献中低体温预防护理方法,并结合临床病例对其实用性、真实性、可靠性进行最佳循证,与以往工作经验结合制定具体计划。(3)保温措施实施:①术前15 min对患者进行预热,缩小体表与核心温度差值,并将环境加热至25~27℃,湿度为50%,手术时调节至22~24℃;②术中应用升温毯,调节至41℃铺于身下,并将毛毯盖于双下肢,减少热量向外界传播;③采用加温呼吸器,维持呼吸道恒定湿度温度,并将大量热量与水分保留于呼吸系统;④对于静脉输注血液或药物采用加温泵加热至37℃后再输入;⑤采用热盐水纱布进行擦拭,浸润腹腔,冲洗腹腔采用37℃恒温灭菌注射用水,防止暴露脏器过度散热;⑥术中尽量避免选择挥发性消毒液,预防体温下降;⑦将腹腔镜手术所用二氧化碳加温至37℃,减少体温散失。

1.4 观察指标

(1)术前、手术30 min、手术1 h、手术结束时两组体温、心率。(2)两组低体温、寒颤、躁动发生率,其中体温<35℃为低体温。(3)术后康复指标(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4)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评分)评估,总分19~95分,非常满意为95分,满意为76~94分,一般为57~75分,不满意为38~56分,非常不满意为19~37分。非常满意、满意计入总满意。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体温、心率

术前两组体温、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30 min、手术1 h、手术结束时观察组体温高于对照组,心率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体温、心率比较(±s)

表1 两组体温、心率比较(±s)

项目体温(℃)组别观察组(n=51)对照组(n=51)tP心率(次/min)观察组(n=51)对照组(n=51)tP术前36.68±0.35 36.59±0.37 1.262 0.21 87.23±6.32 87.78±6.39 0.437 0.663手术30 min 36.57±0.32 36.15±0.27 7.164<0.001 85.69±5.87 96.35±6.32 8.826<0.001手术1 h 36.67±0.30 36.01±0.32 10.746<0.001 86.59±6.21 95.21±6.25 6.987<0.001手术结束36.57±0.31 35.87±0.31 11.403<0.001 83.97±6.19 92.15±6.39 6.566<0.001

2.2 低体温、寒颤、躁动发生率

观察组低体温发生率、寒颤、躁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例(%)

2.3 康复指标

观察组首次排便、下床活动、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康复指标比较(±s) d

表3 两组康复指标比较(±s) d

组别观察组(n=51)对照组(n=51)tP首次排便时间3.69±0.35 5.23±0.62 15.447<0.001下床活动时间2.65±0.29 4.38±0.42 26.506<0.001住院时间13.69±2.24 16.34±2.58 5.539<0.001

2.4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27例非常满意,22例满意,2例一般;对照组24例非常满意,18例满意,6例一般,2例不满意,1例非常不满意。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08%高于对照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3,P=0.026)。

3 讨论

右半直肠癌多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且老年患者器官功能减退,术中体温、血流动力学等更加不稳定,从而影响手术效果,需配合一定护理手段维持体温稳定性,防止低体温、冷颤等不良事件发生[3]。

集束化干预护理在循证基础的治疗护理措施,与以往临床经验结合,制定合理干预措施,改善手术结局,与常规护理比较,具有可行性、科学性的优势。右半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由于器官暴露时间长、室温较低、静脉输注低温液体、麻醉药物的使用等多种因素,极易导致低体温的发生。沈忱等[4]学者研究表明,老年结直肠癌围术期护理应用一定护理手段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改善预后效果。基于此,本研究采用低体温集束化干预护理,结果显示手术30 min、手术1 h、手术结束时观察组体温高于对照组,心率小于对照组,低体温发生率、寒颤、躁动低于对照组。集束化干预护理通过建立集束化小组,查找文献并结合临床实际制定具体护理方案及保温措施。术前进行预热并调节室温,能减少外界温度过低导致的散热增加、机体热量丢失,提供舒适手术环境;并使用毛毯覆盖于暴露的双下肢,提高体表温度,减少热量由内部至体表、外周环境传递,缩小体表与核心温度差值,从而防止体温过低、寒颤、躁动的发生[5]。并采用恒温呼吸器、加热所输注药物,避免低温液体的“冷稀释”作用,能减少热量散失,有效防止体温下降,维持体温、心率稳定。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首次排便、下床活动、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低体温集束化干预护理能预防低体温发生,有助于减少手术应激创伤,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从而有助于机体营养吸收,加速术后康复与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较高。另外,术后运送患者回病房时,应根据气候、季节等选用相应厚度被子覆盖,避免四肢外漏。

综上所述,低体温集束化干预护理应用于老年右半直肠癌手术室中能维持术中体温、心率稳定,减少术中低体温、寒颤等发生率,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直肠癌体温心率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心率多少才健康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哪些因素影响体温
离心率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基于U-net的直肠癌肿瘤的智能分割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