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世平, 王银田
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第一部《四库全书》告成,送藏文渊阁。此后,从乾隆四十七年至四十九年,每年抄成一部《四库全书》,分别送藏文溯阁、文源阁、文津阁,此三阁与文渊阁一起,合称北四阁。乾隆五十二年,南三阁《四库全书》同时完成。历经战乱之后,目前最完整的两部《四库全书》是保存在国家图书馆的文津阁本和台湾故宫的文渊阁本。
《四库全书》文渊阁本与文津阁本孰优孰劣,常为学者议论。1997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文渊阁四库全书补遗·集部》一书,通过将文渊阁本与文津阁本《四库全书》集部文献相互比对校勘,从文津阁本中辑录出文渊阁本未收的历代诗文集四千余篇。在该书前言中,杨讷先生对于文津阁本《四库全书》的抄成、收藏、清点及其版本价值做了详尽的论述。2005年该书被析为《明代卷》、《宋元卷》等分编出版,依旧保留了原前言。杨讷先生等通过核对集部文献,发现文渊阁本、文津阁本互有长短,指出“晚出的六个阁本均据文渊阁本抄出”的看法是没有根据的,在文渊阁本《四库全书》影印出版以后,文津阁本仍有其实用价值。前人对文渊阁本与文津阁本的比对校勘多集中在集部文献,而于史部文献较少涉及。李晓明对文渊阁本、文津阁本《四库全书》所收史部书进行了核对,但他核对的主要是两本卷数差异,不涉及具体内容和文字差异。对两种版本的《四库全书》史部文献从文字差异的角度进行细致的比较研究,有利于《四库全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这无疑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从完成时间看,文津阁本《四库全书》完成于乾隆四十九年,比文渊阁本《四库全书》晚了三年,所以一般认为文渊阁本较早,文津阁本是抄自文渊阁本。但具体到某一部书来看却未必如此。我们选择元人廼贤所著的《河朔访古记》为对象进行了比较研究。
《河朔访古记》,成书于元至正十二年(1352),色目人葛逻禄廼贤撰,原书共16卷,系作者在北方各地考察古代城郭、宫苑、寺观、陵墓、碑铭的记录,结合文献考订后写成。该书突破宋以后金石学家闭门考订铭刻文字之风,注重实地调查,对现在河南、河北两省的文物古迹记载翔实,对考古学、历史地理学、金石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中国考古学史上比较重要的著作。该书明初收入《永乐大典》,而此后单行本不传,清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一百三十四条,编成3卷。
《河朔访古记》最早的版本就是四库馆臣编修《四库全书》时辑自《永乐大典》的稿本。因《四库全书》抄录多部,故衍生出不同版本,有文渊阁本、文津阁本,以及守山阁丛书本所据的文澜阁本等。此外,道光十七年待学楼藏板本、嘉庆十六年璜川吴氏真意堂丛书本等几个后出版本,也是源自四库本。四库本中,最重要的应是文津阁本和文渊阁本。叶爱欣《乃贤集校注》对廼贤的诗集《金台集》和《河朔访古记》进行了标点校注,其中《河朔访古记》部分以四库本为底本,以道光十七年晁贻端校刊待学楼藏板本为校本,是目前唯一的标点本。
在《河朔访古记》的“提要”中记载了校上时间,文津阁本作“乾隆四十五年八月恭校上”,文渊阁本作“乾隆四十六年三月恭校上”,可见就此书的成书时间来说,文津阁本早于文渊阁本半年有余。从理论上说,晚出的文渊阁本应该在文津阁本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修改完善。事实上是否如此呢,这就有必要将两个版本进行比勘研究。我们以文津阁本《河朔访古记》为主,将文渊阁本与之对校,列出两本具体文字的相异之处,大致分为异体字、异文、增省文字等几类情况。下面按卷秩顺序,先列出文津阁本相关字句,在两本有异的字句下标出下划线,然后在后面的括弧中列相应的文渊阁本内容,必要时作简要评述。
丘
陵(邱)。2.搃(總)。3.锸(揷)。流风
遗俗(风流)。2. 四十五年八月
(六年三月)。3.原序(河朔访古记序)。4.博啰洛(郭啰罗)。1. 然独爱其(文渊阁本作“然独爱其书”)。
使
(司)。2.中山,唐尧始封此(中山府,尧始封此)。3. 管仲曰
(云)。4. 荀寅
(卿)。5.金
复为柏乡(今)。6. “中山府城濠水流入城中为
卢水”(曰)。7. 滑滑东北流(涓涓
)。8.汉
为苦陉县,属中山国(灭)。9. 真定路之南门……上建楼橹……上
作双门(下)。10. 优肆娼
门(倡)。11. 神像
具唐服(象)。12. 阑楯刻蹲狮,细
(细:纤)巧奇绝。13.巴延(伯颜)。14. 翰林学士图克坦
公履撰(徒单)。15. 杀胡
林(狐)。16. 止祝
停巫岂慢神(社)。17. 嘉祐巳亥
(己亥)。18. 天章阁待制杨畋尝谓
余言(为)。19. “大将军在酉之说,出于阴阳家。前史不载,而见
此并记之”(于)。20. 董行文
撰文(思)。21. 墓上小碣一道
(通)。22. 元故佥浙东海左
道肃政廉访司事甄君之墓(右)。23. 比绍
大统(入)。24. 又赐缗钱五千
贯(十)。25.予
自海上归南阳(余)。26. 枕籍
相食(藉)。27. 燕宪掾
孙茂先(南掾)。1. “河朔访古记卷上元纳新撰”(文渊阁本省“元纳新撰”四字)。2. “领县九,曰真定、曰栾城”(文渊阁本省“栾城”前“曰”字)。3.“至元元年进光禄大夫,进三年辅国上将军”(文渊阁本省“三年”前“进”字)。4. 康成,陇西狄道人(文渊阁本省“成”字)5. 昭仪在元帝之时(文渊阁本省“之”)。
赵州附郭曰
平棘县,汉初属常山郡
”)。2. 后魏赵郡治所(文渊阁本作“后魏为
赵郡治所”)。3. 赵州平棘县南五里安济桥南有壁(文渊阁本增“叠曰千万”四字)。4. “今属顺德路唐山县境,即古柏人也”(文渊阁本在“即古柏人也”前增“唐山”)。5. “次
文忠,佥枢密院”(次,文渊阁本作“又次”)。6. “中统二年,超拜右丞相”(文渊阁本在“二年”后增“五月”)。7. 享年七十二
(文渊阁本作“七十有二”)。邺镇
东南二里(文渊阁本省“邺镇”二字)。2.又用孔雀、翡翠
、山鸡、白鹭毛当镜作七宝金凤(文渊阁本省“翡翠”二字)。3.甲辰间,尼玛哈来为
行省征至彰德(文渊阁本省“来为”二字)。4.西伯乃演周
易(文渊阁本省“周”字)。5.年九十二岁卒(文渊阁本省“岁”字)。6.契丹大将萧宁使叩雄州约和,知
州留福信之(文渊阁本省“知”字)。7.俄而
出为京东转运副使(文渊阁本省“而”字)。公
讳英)。2.山东东西道按察使
胡祗遹(文渊阁本作“提刑按察使”)。3.廷掾长者
一人(文渊阁本作“豪长者”)。4.从医
许希有之请(文渊阁本作“医者”)。5.世传河亶甲后之塚也(文渊阁本在“世传”后增“乃”字)。6.文帝以
郭后无子,诏为养子(文渊阁本作“以为”,妥)。撰
文(譔)。2.玄
奘无畏之于唐(元,文津阁本“玄”字缺最后一点)。3.其事甚恠
(怪)。4.祔葬
兆内(塟)。5.俗云陵塚
碑(冢)。夷
客官署(藩)。2.世祖皇帝从帝师帕克巴
之请(帕克斯巴)。3.寺之兴废有
可考者(所)。4.余
第为张本尔(予)。5.宫壁有吴道子画神尧、太宗、中宗、睿宗、玄宗
五帝御容,又有玄宗斋宫诗碑(元元。文津阁本“玄”字缺笔)。6.宫后有太乙殿,殿后有太乙
泉云(太一)。7.欧阳玄
(元。文津阁本“玄”字缺笔)。8.按
帝王世纪(案)。9.其裔孙胡
城公爽(湖)。10.虽名臣钜
族未有家谱(巨)。11.俗尚
苟简(习)。12.文正公之碑则欧阳文忠公撰文,额
曰怀贤之碑;忠宣公神道碑则曾文昭公肇撰文,额
曰世济忠直之碑(赐)。13.寺有范氏复祖墓
碑一通(坟)。14.吾子孙幸生明时,凭藉
余泽(籍)。15.名声藉
甚(籍)。16.齐州刺史崔府君碑,崔平书,太中
八年立(平)。17.辩正禅师奉先塔铭碑,徐岘
书(现)。18.节度使毕公碑,唐
惟蔚书(庚)。19.旧作答夫
蛮,今改正(失)。以
阁云房、精舍、斋、庖、库、厩(文渊阁本省“以”字)。3.寝殿园省寺吏舍在殿东,提封田
四十八顷十九亩三十步(文渊阁本省“田”字)。4.魏明帝高平陵在洛阳县
东南四十里大石山(文渊阁本省“县”字)。5.文津阁本于全书最后落款三行:详校官主事臣石鸿翥
誊录附生臣曹如璧
誊录附生臣刘荫庠
文渊阁本省此三行落款。
通判摄事
(文渊阁本作“命通判摄事”)。通过对《河朔访古记》文津阁本与文渊阁本具体差异之处的列举,我们发现这些差异有的是抄手抄录过程中因字的音同、形近等原因导致的,有的可能是因为依据不同底本导致的。有的差异对文意影响不大,有的则对文意影响较大。
从异体字的使用情况看,文津阁本似乎往往使用较为简化的字体,而文渊阁本有不少字体更接近现在我们熟知的规范繁体字。如文津阁本“觧惠寺”的“觧”,“其事甚恠”的“恠”,以及“针”“凉”等字,文渊阁本分别作“解”“怪”“鍼”“涼”。但大多数时候两本用字没有特别严格的区别,如文津阁本“列方圆锐三阵”,文渊阁本将“圆”作“圜”。但文津阁本“圜土”,文渊阁本又作“员土”。“圆”“圜”“员”的使用,似乎全凭抄手一时的选择或感觉。又如对于“冢”和“塚”的使用,以及“杯”和“盃”字的使用,两本都是“冢”“塚”并用,“杯”“盃”并用。
文津阁本中的“丘”字,文渊阁本均改作“邱”,当是清代为避讳孔子而改。邱,同丘,雍正三年口谕,除四书五经外,“丘”改“邱”,避孔子名讳。对“玄”字的避讳,文津阁本均采用最后一点缺笔的方式,而文渊阁本均使用“元”字代替,考虑到两种版本抄成时间接近,我们倾向于认为这种避讳字选择的差异缘自不同抄手的个人书写习惯。
由于清代实行文化专制主义,所以清刻本避讳很严,除了避庙讳御名外,往往还从种族立场出发,刻书时避胡、虏、夷、狄等字。其方法每作空白,或改易形声,如以夷为彝,以虏为卤之类。文津阁本中出现了一些“狄”“夷”“胡”等对少数民族蔑视的词语,这些词语在文渊阁本都进行了改动,如“杀胡林”改为“杀狐林”,“外夷客官署”改为“外藩客官署”,“曾此夷其明”改为“曾此晦其明”,“东夷”改为“朝鲜”,“远夷”改为“远荒”,“狄患”改为“敌患”,“岛酋”改为“远人”。但也有特殊情况,如文津阁本中“公以精骑屯吴二谷”,文渊阁本竟将“吴二”作“胡儿”。这些避讳字的选择,表明文津阁本是比较原始的本子,可能后来经过审查,才有了文渊阁本的改动。
文渊阁本“帝师帕克斯巴”,后注曰“旧作八思巴,今改正”。诸本中,待学楼藏板本、文津阁本均作“帕克巴”(《元史》作帕克斯巴),而翁方纲写本作“八思巴”,可见翁本就是所谓“旧”,或“旧本”,也证明了翁本可能是初辑本。
从文字内容看,两种四库本也存在较多差异,文津阁本似乎更为原始。我们推测其关系可能是这样的:《河朔访古记》初辑本在乾隆四十五年八月初校后,又经修改校对,才在四十六年三月呈上,成为文渊阁本。而在文津阁本抄录时,并未以早期告成的文渊阁本为底本,而是直接将四十五年初的校本抄入了,以至于文津阁《四库全书》虽晚出,而文津阁本《河朔访古记》却早于文渊阁本。
乾隆五十二年十月,纪昀率员校勘文津阁本四库全书,五十三年正月完成校勘。五十七年十月,陆锡熊再次复校文津阁本。后面的校勘复校,恐怕都是查看有无违碍之处。但文津阁本《河朔访古记》中的一些文字如“狄”、“夷”、“胡”,也没有被改动。可见,复查可能也不是书书俱十分细致。
文津阁本和文渊阁本《河朔访古记》差异最大的部分是异文部分。可分几种情况,一种是为避讳而改,此种可暂不论;一种是两种版本文字不同,但均可通,不影响文意;一种是文字不同,导致文意不同。
改变文字但未变文意的情况,如:“惟古之砖瓦散没土中千余载
”,“载”,文渊阁本作“年”。“管仲曰
”,“曰”,文渊阁本作“云”。“未知
何代所封也”,“知”,文渊阁本作“详”。“黄龙已
溃”,“已”,文渊阁本为“既”。“公凡事
二代”,“事”,文渊阁本作“仕”。“纵横出入墓
中”,“墓”,文渊阁本为“塚”。“因击碎
以鬻之”,“碎”,文渊阁本作“破”。“千秋
不磨洗”,“秋”,文渊阁本作“春”。“洗浴
粉饰如嫁状”,“浴”,文渊阁本作“沐”。“相之汤阴,即公死难之所
”,“所”,文渊阁本作“地”。“俗尚
苟简”,“尚”,文渊阁本作“习”,等等。这些字词虽然不同,但意思基本一致。还有“文正公之碑则欧阳文忠公撰文,额
曰怀贤之碑”,“额”,文渊阁本作“赐”。赐碑,可能指赐碑额,故两本文意差别不大。因文字差异导致文意不同的情况也较多,有的还存在明显的正误之别。如:“肃政廉访使
”,“使”,文渊阁本为“司”。“金
复为柏乡”,“金”,文渊阁本为“今”,为音同致误。“汉
为苦陉县,属中山国”,“汉”,文渊阁本为“灭”,为形近致误。“真定路之南门……上建楼橹……上
作双门”,文渊阁本后一“上”字作“下”。双门显然应在楼橹之下,文津阁本误。“嘉祐巳亥
”,巳、亥均为地支,文津阁本误,文渊阁本作“己亥”,妥。“董行文
撰文”,文渊阁本作“董行思撰文”。“墓上小碣一道”,“道”,文渊阁本作“通”。碑刻常以“通”为单位,文津阁本“道”为形近致误。“元故佥浙东海左
道肃政廉访司事甄君之墓”,“左”,文渊阁本作“右”。“又赐缗钱五千
贯”,“千”,文渊阁本作“十”。“燕宪
掾孙茂先”,“宪”,文渊阁本作“南”。“昔金翰林学士熊岳王公庭筠子端皆
隐居谷中,号黄花山主”,“皆”,文渊阁本作“尝”。翰林学士王庭筠,字子端,号黄花山主,实指同一人,用“皆”不妥,文津阁本形近致误。“羑水出荡
阴县西北”,“荡”,文渊阁本作“汤”,误。“初于铜爵台上起五层楼阁,去地三百七十尺
”,“尺”,文渊阁本作“丈”,不合实际,形近致误。“了
然空虚矣”,“了”,文渊阁本作“孑”。“乃使
张群以烛夜作”,“使”,文渊阁本作“从”,误。“惟飞仙台基在府治敏功
堂后”,“功”,文渊阁本作“公”。“至元六年孟夏十二日
”,“孟夏十二日”,文渊阁本作“夏十有二日”,文津阁本准确。“嗟尔一坏
土”,“坏”,文渊阁本作“抔”,妥,文津阁本形近致误。“琦相仁宗皇帝,被遇
,今天子立为门下侍郎”,“遇”,文渊阁本作“遣”。“安阳县南关焦道士庵
刘神川先生。年四十七卒,有《神川遁士
集》行世”,“士庵”、“遁士”,文渊阁本分别作“庵士”“遁世”。“齐州刺史崔府君碑,崔平书,太中
八年立”。“太中”,文渊阁本作“太平”,均为“大中”之误。“旧作答夫
蛮”,“夫”,文渊阁本作“失”,妥。“辩正禅师奉先塔铭碑,徐岘
书”。“岘”,文渊阁本作“现”,形近致误。“节度使毕公碑,唐
惟蔚书”,“唐”,文渊阁本作“庚”。关于增省文字方面的差异,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为增省后不影响文意,一种为增省后影响文意,乃至存在正误之分。
增省文字后不改变文意的情况,如:“后魏赵郡治所”,文渊阁本作“后魏为
赵郡治所”,增一“为”字。“享年七十二
”,文渊阁本作“享年七十有二”,增一“有”字。“山东东西道按察使
胡祗遹”,“按察使”,文渊阁本作“提刑按察使”,增“提刑”二字,妥。“从医
许希有之请”,“医”,文渊阁本作“医者”。“世传
河亶甲后之塚也”,文渊阁本在“世传”后增“乃”字。“庆历后,通判摄事
”,文渊阁本作“命通判摄事”,增一“命”字。“河朔访古记卷下,元纳新撰”,文渊阁本省“元纳新撰”四字。“前三其门,旁翼以
阁云房、精舍、斋、庖、库、厩”,文渊阁本省“以”字。“寝殿园省寺吏舍在殿东,提封田
四十八顷十九亩三十步”,文渊阁本省“田”字。“魏明帝高平陵在洛阳县
东南四十里大石山”,文渊阁本省“县”字,等等。此外,文津阁本于全书最后落款三行:详校官主事臣石鸿翥
誊录附生臣曹如璧
誊录附生臣刘荫庠
文渊阁本省去了此三行落款。
增省文字后文意有所改变的情况有:“平棘县,汉初属常山”,文渊阁本作“赵州附郭曰
平棘县,汉初属常山郡
”,前后增加六字。“赵州平棘县南五里安济桥南有壁”,文渊阁本增“叠曰千万”四字。“今属顺德路唐山县境,即古柏人也
”,文渊阁本在“即古柏人也”前增“唐山”。“中统二年
,超拜右丞相”,文渊阁本在“二年”后增“五月”,时间更精确。“文帝以
郭后无子,诏为养子”,文渊阁本“为”作“以为”,误。“三台皆在临漳县邺镇
东南二里”,文渊阁本省“邺镇”二字。“又用孔雀、翡翠
、山鸡、白鹭毛当镜作七宝金凤”,文渊阁本省“翡翠”二字。“甲辰间,尼玛哈来为
行省征至彰德”,文渊阁本省“来为”二字。“契丹大将萧宁使叩雄州约和,知
州留福信之”,文渊阁本误省“知”字。“廷掾长者
一人”,“长者”,文渊阁本作“豪长者”,意思不同。通过以上的比较,我们发现文津阁本和文渊阁本《河朔访古记》虽然都是四库本,但可能因为抄自不同底本,或者由不同的抄手抄录,两本在字体使用习惯上不同,导致有不少异体字,也有不少因增省文字等原因导致的差异。出现差异的地方,有的文津阁本更优,有的文渊阁本更优,也有的地方两个版本都错。总之,两个版本的《河朔访古记》互有优劣,可以互补,不可偏废,在整理和使用过程中,需要对两个版本择善而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