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除草剂药害产生原因与补救措施

2021-04-19 12:31王红杰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有机磷药害除草剂

王红杰

玉米田间杂草不仅与玉米争夺水分、养分,还是滋生病虫的温床,不利于玉米健壮生长。化学除草技术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不仅除草效果好,还能够缩短劳动时间、减轻劳动强度。化学除草将农民从以往烦琐的田间管理当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外出务工,既降低了玉米田间管理成本,实现了高产高效,又增加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化学除草技术给玉米田间管理带来了极大便利,促进了玉米大面积推广种植,推动了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滑县常用的玉米除草剂主要有烟嘧磺隆、莠去津、乙草胺、二甲四氯及其复配制剂。近年,广大玉米种植户因不严格遵照除草剂使用说明书要求,盲目喷施药剂,随意加大剂量,施用方法不当,导致玉米化学除草药害时有发生,给玉米种植户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笔者结合滑县玉米种植实际,对玉米化学除草剂药害症状、产生原因和预防措施进行介绍,希望为广大种植户应对玉米除草剂药害有所帮助。

一、玉米除草剂药害常见症状

(一)烟嘧磺隆(磺酰脲类)药害症状

玉米心叶褪绿变黄,或叶片出现不规则褪绿斑。有的葉片卷缩成筒状,叶缘皱缩,心叶呈牛尾状,不能正常抽出。植株矮化,有时会产生丛生茎、次生茎。

(二)乙草胺(酰胺类除草剂)药害症状

乙草胺是一种选择性芽前土壤处理除草剂,在土壤中持效期可达60 d,用量过大时将引起玉米植株矮化,有的种子不能出土,生长受到抑制,叶片变形,心叶卷曲不能伸展,有时呈鞭状,其余叶片皱缩,根茎节肿大。

(三)莠去津(三氮苯类除草剂)药害症状

就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几种除草剂而言,莠去津在玉米田使用比较安全,但在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低于2%)的沙质土壤或苗前施药后遇到大雨,则有可能造成淋溶性药害。表现为受害叶片顶端褪绿变白,有时发黄,并经叶缘向下蔓延。

二、玉米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

(一)外部环境的影响

高温干旱情况下用药易对玉米生长造成影响。高温干旱天气,玉米生长缓慢,对除草剂耐药性降低,分解药害的功能降低,使许多潜性药害转化为显性药害。在午间高温时段施药易造成除草剂药害。玉米苗后5叶期使用,在低温多雨条件下对玉米也会产生药害。在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低于20%)的沙质土壤或苗期施药后遇到大雨则可造成淋溶性药害。

(二)随意加大剂量

稀释药液时未按除草剂使用规定对水喷匀打透。很多农民习惯每667 m2喷施15 kg稀释药液,导致药剂浓度过大,玉米难以完全分解,产生药害。农民未按除草剂使用的规定剂量用药,误以为加大用量可提高除草效果,随意加大用量,导致用药量过大、浓度过高,造成药害。

(三)不同农药盲目混配

施用有机磷农药会使玉米对莠去津的解毒作用明显下降。施用莠去津前后7 d均不能施用有机磷农药,否则玉米会受到严重药害。喷施有机磷农药的玉米对烟嘧磺隆敏感,因此,喷施烟嘧磺隆类除草剂时不能混用有机磷杀虫剂,与施用有机磷农药的间隔时间应超过7 d,否则会产生除草剂药害。

三、玉米除草剂药害补救措施

(一)加强肥水管理

如果及时发现误用除草剂,要立即用喷雾器灌装清水冲洗玉米受害部位,同时足量浇水,减少玉米植株对药剂的吸收,避免玉米发生药害。玉米叶片出现失绿斑、轻度褪色、生长受抑制等轻型药害的应对措施:首先,加强肥水管理,结合浇水,追施速效性化肥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促进玉米迅速生长,提高玉米的代谢能力和烟嘧磺隆在植株体内的降解速度。其次,适当中耕松土,增强土壤的通透性,增强玉米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促进玉米尽快恢复正常生长。

(二)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

如果除草剂药害严重时,可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赤霉素(920)、奈安、芸苔素内酯等,促进植株生长,可有效减轻药害。

(三)人工剖开扭曲叶片,助心叶展开

如玉米植株出现“马鞭状”“拳头状”等严重药害,要使受害玉米正常生长不现实。最好的补救措施是先人工辅助解除“马鞭状”“拳头状”的外部形态,再施肥浇水,并结合喷施叶面肥或生长调节剂,能收到明显效果。如不采取该措施,其他措施成效不大。

综上所述,如果玉米种植中出现杂草危害,开展化学除草是一项省工省时、最有效的防治措施。在玉米杂草防除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除草剂药害时有发生。一旦发生药害,要查找原因,科学应对。根据不同用药品种、施用剂量及对玉米造成的危害程度,立即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补救,以缓解玉米受害程度,促进玉米尽快恢复生长。在补救措施不起作用的情况下,要抓紧时间改种、补种,将损失降到最低。

猜你喜欢
有机磷药害除草剂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行急诊急救护理干预的效果
玉米除草剂药害的症状识别及防治方法
2015中国植保市场除草剂畅销品牌产品
泡沫分离法提取并富集底泥中的有机磷
玉米抗除草剂新种质创制项目通过验收
浅谈除草剂的混和使用技术
果树药害补救方法
农作物药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有机磷中毒的历史与现状
有机磷中毒的临床表现及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