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问题

2021-04-19 21:03狄青
杂文月刊(选刊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咸阳昆德拉面子

狄青

刘邦和项羽争霸,我觉得项羽还是输在了好面子上。对待面子问题,项羽远没有刘亭长来得实在;至少在功成前,刘邦是把自己的面子踩在脚底下的。这跟二人出身有一点关系:项羽是贵族,而刘邦是农民出身;项羽放不下的事,搁刘邦这里不在话下。

两军交战,项羽要把刘邦老爹刘煓煮了。刘邦说,你我二人皆受命于怀王,是兄弟,我爹就是你爹,如果你真要将我爹煮了,那就分一杯羹给我吧!刘邦不在乎面子,他很无赖,他奉行的是“凡事只要我无所谓,你就伤害不到我”。争霸的过程中,刘邦远不如项羽有面子——他要的是结果。结果便是刘邦率先攻入咸阳。面对咸阳城内秦王的豪奢宫殿、美女如云,小吏刘邦显然不会不动心——好在他有张良,好在他不好大喜功。他把部队退到霸上,还“约法三章”,把咸阳留给项羽处理。

项羽进入咸阳,便点起一把大火将咸阳付之一炬,所谓“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随后便带着抢来的财宝与妇女准备回去见其江东父老。项羽手下的谋士韩生建议项羽留在关中,说:“关中阻山带河,四塞之地,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羽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在这里,面子于项羽而言大过一切,甚至包括天下。我能体会项羽彼时心境,倘那时代有网络有抖音小视频之类,项羽肯定会将他火烧秦宫室的视频在江东的小圈子里直播。是的,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末,项羽想要的面子——只是带着金银财宝和满车的美女浩浩荡荡地返回江东,好证明他有多了不起。韩生献计不成,发牢骚“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羽闻之,二话没说就把韩生下油锅炸了。

刘邦也想回故乡。所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衣锦还乡同样是刘邦的理想。但他听了张良的话,把都城建在关中。他让手下弟兄把老家亲朋接来长安,他也把刘太公刘煓接了来。但刘太公闷闷不乐,刘邦问缘由,刘太公说:我这辈子最喜欢的就是看杀猪的、卖酒的、斗鸡蹴鞠的,现在这些都没了,我不开心。于是,刘邦把老家丰县的故人都迁过来,建了个城叫新丰,刘太公这才高兴起来。

吕雉当年嫁刘邦系下嫁。吕雉家庭条件好,比刘邦小15岁,刘邦还带了个私生子刘肥。要知道,当时与刘邦抢吕雉的还有沛县县令,但吕雉她爹会看相,看出刘邦虽说当下穷得叮当响,以后却能给吕家争足面子,所以他执意要闺女嫁刘邦。果然,刘邦成了大业,吕雉成了吕后。吕后不仅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皇后、皇太后,还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第一位临朝的女性,这面子为吕家争得不可谓不大啊!

2020年,伊丽莎白女王的老公菲利普亲王99岁。这位大半个世纪站在女王身后两步的人,婚后10年才得到“亲王”封号,谁让他入赘的是英国皇室呢!何时得到封号,连伊麗莎白女王也说了不算——当年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一直到他和女王结婚17年后,英国议会才正式授予他“女王之夫”这个非正式头衔,解决了困扰阿尔伯特多年的“面子问题”——而为娶到伊丽莎白,拥有德国皇室血统的菲利普则放弃了自己所有原头衔,把德国姓氏“巴登堡”改为外祖父的姓氏“蒙巴顿”,才最终与伊丽莎白成亲。从此,女王的面子也就成了他的面子,他还要兢兢业业为女王争更多面子。据统计,婚后他陪同妻子共出席活动22219次,96岁才退休,是女王近侍中最勤勉的。尽管,他是女王的丈夫。

2019年年末,捷克政府重新给予米兰·昆德拉国籍。这对于流亡异国43年、90岁高龄的作家昆德拉而言意味着什么?至少在昆德拉脸上没看出来,他只是对转给他国籍证明的人说了一声“谢谢”。有捷克官员称这是对昆德拉的高调承认。而在昆德拉看来,他早已把布拉格的气息带走了,他走到哪里,布拉格就跟到哪里。2008年,他被授予捷克文学奖,他没领奖。对昆德拉而言,他的面子早已用自己的文字向全世界证明过了,面子不是哪个官员可以给他的。

老舍写过喜剧《面子问题》,讽刺有人到死还“死要面子”。剧中,国民党官僚佟处长显然只知道项羽临死前还要演一出“霸王别姬”,斩杀上百汉军,为自己的自杀“争足”面子;却不明白刘邦的忍辱负重、韩信的胯下之辱,貌似都是不要面子,实则有大格局,赢得的也终是大面子。

摘自《今晚报》2020年12月3日孙万帅/图

猜你喜欢
咸阳昆德拉面子
《一种作家人生》:米兰·昆德拉生命中的重与轻
沐猴而冠
某贪官的面子
王朝教父
《做错题》《给足面子》
《做错题》《给足面子》
咸阳值雨
请叫他“法国作家”昆德拉
昆德拉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