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盘游戏疗法干预自伤行为高中生的个案研究

2021-04-19 11:20陈宇燕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家庭治疗高中生

陈宇燕

〔摘要〕梦想成为明星的16岁高一女生,学习上懒散拖沓,生活中与父母冲突不断,动辄情绪失控拿菜刀威胁要自杀,并且有自伤行为。心理教师采用“博采众长”的整合性辅导思路,在传统沙盘游戏治疗的基础上整合家庭治疗的理论和技巧,疏导案主积压已久的负性情绪,提升自我功能,重建内心秩序。咨询效果良好。

〔关键词〕沙盘游戏疗法;家庭治疗;自伤行为;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08-0044-04

一、案例概述

小夏(化名),16岁,某重点高中高一女生,人既聪慧又漂亮,但学习上极其懒散拖沓,学习成绩已濒临班级倒数。当班上同学全力以赴地学习时,她在课堂上堂而皇之地看小说或趴睡,還经常语带嘲讽地说“你们这么用功会猝死的”,由此也影响了她的人际关系。表面上风淡云清的她,实际上好胜心极强,受不了自己不尽人意的学业表现,每当想到高考就会有窒息感,继而用小刀或圆规割手腕来释放压力。对于自己的未来,她有不同寻常的构想——梦想成为韩国女团的一员。父亲认为这是“痴人说梦”,她与父亲有诸多不可调和的矛盾,每当冲突发生时,她会出现冲向厨房拿菜刀的失控行为。

二、问题分析

(一)外部压力事件——从“尖子生”到“后进生”的落差

从小学到初中,小夏很沉醉于“尖子生”的自我标签。进入重点高中后,她惊愕地发现,班上高手济济,且这些高手一个个既聪明又奋进,他们都能为了学习废寝忘食。小夏却依然故我,该睡觉睡觉,该看小说看小说,结果很快就在班级竞争中败下阵来,并逐渐“沦落”到了“后进生”的行列。

(二)自身人格特质——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面对外部压力事件,小夏缺乏心理承受能力,与自身人格发展不健全有关。在后续与小夏的深入工作中发现,她对自我的认知是割裂式、极端化的,经常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有时极端自恋,比如她认为“我是聪明绝伦的”“我要当明星”;有时却极端自卑,比如她存在“我是一个异类,别人都用异样眼光看我”“我是一个失败者”的信念。她找不到自己在现实中的恰当定位。

(三)家庭动力系统——母亲焦虑及父亲缺位带来的“失控”问题

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往往镜映的是家庭问题。小夏的原生家庭高度吻合“焦虑的母亲+缺位的父亲=失控的孩子”的家庭结构模型。小夏母亲自身有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遵医嘱服药中),在对孩子的养育过程中,既有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也有对孩子的高度控制与依赖。父亲因工作原因(也有主观逃避家庭的动力)缺席孩子的成长,家中经常只剩母女俩相依为命。

三、辅导目标

心理教师与小夏协商,确定如下辅导目标:

1.疏导小夏积压已久的负性情绪,提升自我功能,整合自负和自卑的人格面向,化解内心关于“异类”的自我标签,激活学习动力,提升对生活的掌控感,重建内心秩序;

2.理顺家庭三角关系,父母各归其位,为小夏提供良好的家庭沃土,协同助力小夏实现独立与成长的人生命题。

四、辅导过程

心理教师与小夏一共开展了22次咨询,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其中包括17次沙盘游戏、5次谈话咨询。同时为了提升咨询效果,心理教师与小夏父母开展了4次家庭咨询,每次50分钟。另外鉴于小夏有自伤行为,在正式咨询开展前,心理教师要求父母带其去专业医院接受诊断与治疗,诊断为轻度抑郁。以下咨询是结合药物治疗开展的。

(一)沙盘游戏治疗为主:从物质到心灵,重建内心秩序

在一个小小的盘子中装有或湿或干的沙子,来访者可以使用也可以不使用小物件,在上面创造出一个场景。来访者运用触觉、视觉、听觉和嗅觉,将最内在的意识和无意识想法、感觉变成物质的形式。通过运用积极的想象和创造性的象征游戏,沙盘游戏成为一种实用的、体验性的工具,它创造了一个从无意识到意识、从心灵到物质、从非语言到语言的沟通桥梁。

第一阶段:创伤呈现(第1~6次沙盘)

初始沙盘(见图1)对话片段:

师:你可以绕着沙盘四周走走,从侧面、后面、上面等不同视角来体验沙盘,你的感觉可能会不同。

小夏围着沙盘慢慢地走,慢慢地看。

师:这个沙盘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小夏:难过,堵得慌。

师:你身体的哪个部位感受到了这种感觉。

小夏:胸口和心脏的位置。

师:你可以在这种感觉里静静驻留一会。

让小夏与她正在体验的情绪形成联结,而不是急着去做分析,能为小夏充分展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提供可能性。

当小夏体验沙世界时,心理教师认真观察她的非言语动作,留意到她的视线多次落在一个沙具上,且表情凝重。

师:我注意到你很关注这个沙具,这是什么?

小夏:这是一个婴儿。

师:她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小夏:觉得很可怜。

师:能说说关于她的故事吗?

小夏:一场车祸后,大人把小婴儿遗弃在了河里,婴儿希望有好心人能够把她打捞上来。在河边的上空有两个支架,上方是人造卫星和飞机,他们在监视着地面的一切,使一切井然有序。

第一阶段为“创伤呈现”阶段,包含第1~6次沙盘。该阶段的沙盘呈现了诸多创伤主题,如抛弃主题、被控制主题、被掩埋主题等。以初始沙盘为例进行分析。该沙盘激活了小夏早年的创伤性经历,由于母亲有产后抑郁症,她在生命早期是被忽略和被遗弃的。如今与母亲的关系过于紧密,又有一种被监控(人造卫星和飞机在监视地面的一切)的窒息感。在咨询中,她表示希望妈妈能够拥有自己的生活重心,不要太聚焦于她,否则她压力太大。希望妈妈像其他妈妈一样,去做瑜伽,和小姐妹散心。就这些信息,心理教师在家庭咨询中与母亲做了深入探讨,母亲有很大的触动和改变的决心。

第二阶段:对抗与转变(第7~12次沙盘)

第二阶段为“对抗与转变”阶段,包含第7~12次沙盘。该阶段反复呈现的是以剧烈冲突为主的沙盘,例如“两军对峙”(第七次沙盘)、“动物与神灵的博弈”(第九次沙盘)、“神族与异类的战争”(第十次沙盘)、“战争与救赎”(第十一次沙盘)。

第七次沙盘(见图2)对话片段:

师:你能描述一下这个沙盘吗?

小夏:这是两个对立冲突的世界,一方是现实世界,另一方是异类的世界。

师:关于异类,你联想到了什么?

小夏:我要走艺考生的道路。在重点高中我就属于异类,要面临数量众多但力量微弱的反对意见,就如同那些士兵(体格微小但繁多)。

师:静静地看着这些士兵,你内心涌现出什么样的感觉?

小夏:……

师:把你的感受说出来吧。

心理教师进一步引导她看清自己的内心冲突,她表示其实自己也并非一定要走艺考道路,内心有摇摆,生怕自己只是一时兴起,今后并非真正喜欢艺术。这种摇摆说明她已经开始以更现实、慎重的方式来看待自己的选择。

在来访者制作沙盘的过程中,治疗氛围始终是自由包容的,来访者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关注,可以自由地展现自己在现实中不被接纳、不被理解的部分,从而使得负性情绪得以宣泄。在这个过程中,心理教师是温暖的、关注的和淡定的,能够提供一个基本的工作同盟,而这样的同盟是有效转化的必要条件。

第三阶段:“焕心”再出发(第13~17次沙盘)

第三阶段为“焕心再出发”阶段,包含第13~17次沙盘。该阶段的沙盘无声地揭示了小夏的内心冲突,她对父母的爱恨交织、对独立的渴望与恐惧、对权威的依赖与抗争。沙盘也展示了她拥有的资源,比如她的兴趣爱好、潜能等。同期,父母也在接受家庭咨询,也觉察到自己身上的很多问题。夫妻感情在回温,与孩子之间逐渐建立边界感。这些生活中的变化也展现在沙盘中,画面有逐渐变和谐的趋势,斗争场面减少,代表治愈阶段和能量的沙具增多,心灵在慢慢愈合。

对于青少年而言,沙盘是一种非言语的沟通渠道,能够把认知的歪曲和情感的冲突象征化地表达出来,这是一条能使人格的各个部分得到整合的途径。在天堂和地狱之间是有中间态的,那就是人间。

图3为第17次沙盘,小夏创造的是剧烈冲突后一切回归平静和安静的场景,沙盘中出现了婚礼进行时、荷花盛开、茶饮小憩、垂钓抚琴等意象。她在沙盘中习惯性地用一条河隔开了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但两者之间不再是不可调和的,而是有了桥梁的连接,两者是可以对话、沟通和转化的。这个象征可能表明,小夏的内心在逐渐走向一种新的平衡与整合。

(二)家庭咨询为辅:打破魔咒,做孩子的帮助者

每位青少年身上都烙有原生家庭的印记,影响着其身心发展。家庭咨询旨在改变家庭成员内部的动力关系和互动模式,促进青少年自身的积极改变。所以本案例采用了“博采众长”的整合性思路,在传统沙盘游戏治疗的基础上整合了家庭治疗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咨询片段如下:

师:孩子住校,丈夫经常晚归,妈妈的心情如何?

母:内心很孤独,觉得自己不被需要,年纪轻轻就成了空巢老人。

师:被冷落的感觉肯定不好受,那你会用什么方式让丈夫明白你的不舒服?

母:我不会直接告诉他,会跟他长时间怄气,当他是空气,总之不怎么理他。

师:现在你更有觉察力,你会如何看待这种回应方式呢?

母:这样大家容易憋出内伤,而且直接的结果是丈夫回来得更晚了。

师:当你失落怄气的时候,你觉得谁会第一时间觉察到这一切呢?

母:我想应該是我女儿吧,她从小到大跟我最亲。

师:当你女儿觉察到妈妈的处境,你觉得她可能想做些什么?

母:(迟疑后若有所悟)她可能很想陪伴我……最近她总说不愿意住校,说在家学习效率更高……还说担心我一个人在家挺寂寞的。

……

师:(转而面向父亲)听了妻子的一番话,你内心有什么感触?

父:我对她的情感需求有了更多了解,他们母女这么依赖彼此,我觉得也跟我有关系。

师:你很有领悟力,家庭是一个系统,夫妻关系是一个家庭的定海神针。

父:老师,我不愿回家是有原因的。我在家时她总爱答不理,大家各自刷手机。女儿在家时就更明显了,她们俩一个鼻孔出气,我严重被孤立。所以宁愿在外待着,外面的朋友更欣赏我。

师:嗯,我发现你们夫妻俩其实有一个共识,都渴望被对方看见。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结束冷暴力,我们努力看见彼此,找回家庭该有的秩序。

本案例中,在面向家长的咨询中,心理教师的干预策略重点聚焦于以下两方面。

(1)打破失控魔咒,父母各归其位

在家庭咨询中,心理教师引导家长意识到,要打破“焦虑的母亲+缺位的父亲=失控的孩子”的魔咒,父母各归其位,让孩子有自己的成长空间。他们决定每个月开一次家庭会议,积极沟通,营造民主氛围。母亲不再把所有的精力投注在孩子身上,在健身房办了瑜伽卡。父亲开始反省与孩子的关系,意识到简单粗暴对孩子身心带来的后果,自己有生意应酬也会尽量带上妻子一起出席,多创造夫妻的共处时间。因为父亲的改变,孩子的情绪很少再爆发,只在咨询前期有过一次不愉快,但也没有极端表现。

(2)做孩子的帮助者,助力生涯目标落地

引发情绪失控的很多场景都与小夏想当明星的执念有关。咨询教师在咨询中引导来访者重新澄清和拓宽了艺考的概念,从一开始的“去韩国当明星”拓宽为从事电台主播、编导、婚礼司仪等接地气的工作,这是一个让生涯目标落地的过程。而且,母亲在搜集三位一体信息时了解到:“一流艺术类院校,只要文化课分数达到一段线,专业分可降低要求。”因此很自然地找到小夏够得着的目标——“考一段线”,这对激活小夏的学习动力有重大价值。

五、咨询效果

经过一个阶段的咨询,来访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形象大变化:第一次咨询时化着浓艳的妆,穿着时尚的服装,而第四次开始,她就不再化妆了,每次都是穿校服过来,越来越像学生样,说明她更认同高中生的身份。

情绪日益稳定:咨询的后半段,她一直心境不错,没有出现情绪的爆发。

学习成绩提升:基本可以按自己的学习节律,虽然惰性的想法会时不时冒出来,她已经澄清,学习本身是她喜欢的,不喜欢的是超负荷学习。目前由年级排名前进了70多名,再前进100名就可以进一段线。

生涯目标落地:从当明星拓宽为从事与表演艺术、播音主持相关的艺术工作,使艺考目标更接地气,更有实现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Baibara Labovitz Boik,E.Anna Goofwin. 沙游治疗——心理治疗师实践手册[M].田宝伟,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2]Eva Pattis Zoja . 沙盘游戏与心理疾病的治疗[M]. 张敏,刘建新,蔡成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3] Ruth Ammann . 沙盘游戏中的治愈与转化:创造过程的呈现[M]. 张敏,蔡宝鸿,潘燕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市第三中学,嘉兴,314001)

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

猜你喜欢
家庭治疗高中生
应用心理学专业家庭治疗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第十九届“新作文杯”高中生放胆作文征集活动获奖名单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青少年学习障碍的家庭治疗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庭治疗方案执行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不停歇的家庭三人舞
依据家庭治疗理论对中小学问题学生家庭进行教育引导的个案研究报告
外婆的担忧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助你高考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