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鲁钰
读一页书,呷一口茶。此之谓幸福;徜徉在书籍的海洋中,漫步知识的森林里,亦是幸福。高山流水之间,偶遇知音,亦是幸福。我的幸福,乃读诗论词也。
诗词的魅力,也许是在朗朗上口的旋律,亦可能是作者背后的不凡事迹。苏东坡在尘满面、鬓如霜的垂暮之年,能喊出“老夫聊发少年狂” “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千古绝句,不禁使我感慨他背后的辛酸,潸然泪下。
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陶渊明辞官隐居,走向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生活,使吾心向往之。“吴钩看了,把栏杆拍遍”的辛弃疾,大呼“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让吾心潮澎湃!
不知为何,我从小就对诗词有心灵感应似的,读上几遍,即可背过。五岁,别的孩子在识字,我开始背诗词,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等等。不得不说,我是真幸福,由于幼儿园没有作业,每次周末晚上,妈妈会让我看两个小时的《中华好诗词》,里面的人答题时,我就跟着答,有时候说对了,心里便翻起兴奋的海浪。我渐渐长大了,《中华好诗词》不常播了,取而代之的是《中国诗词大会》和《国学小名士》。我最爱看选手们玩“飞花令”,既刺激又有挑战性。有一次,题目是“花”,一个高中生竟对上了二百多句诗,其实也不足为怪,因为还有许多诗句没说上,比如脍炙人口的“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等等。能看到这样充满古典文化的节目,真可谓天下第一等幸福!
前年,语文课本改版了,新增文言文和古诗文,这对其他学生来说是噩梦,对我而言只有“快乐”二字。因为我用不做作业的时间来背诗词,多一份轻松,岂不乐哉?一次,我无意中看见了一个八年级朋友拿着语文书,借来一看,詩词占全书一半,而我却已背过大半。“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张嘴就来。能在他人背课内诗词时,自己背课外诗词,又岂不幸福乎?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能与它们相遇,是一种快乐,更是何等的幸福啊!
(指导老师:于永生)